擬募集資金12.65億元“夾縫”中搶佔市場 民營加油站第一股問世

日前,中國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湖南和順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順石油”)的首發申請,擬募集資金12.65億元,意味著A股市場迎來民營加油站第一股。

作為民營加油站股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和順石油也明確表示擴大發展的信心和野心。“在湖南省市場,和順石油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及其他民營企業,和順石油在業務規模、品牌影響力方面尚有較大成長空間”,和順石油在招股意向書中提出。與此同時,募集資金還將用於油庫建設項目、和順智慧油聯平臺項目和和零售網點的擴張。

對於民營加油站來說,在競爭激烈、從“藍海”向“紅海”過渡的加油站市場,利用登陸資本市場、擴大零售網點提升競爭力是否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國資和外資加油站之間“夾縫求生”的民營加油站又該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和不足趨利避害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無論何種方式,未來加油站規模化競爭將成趨勢,個體化經營將邊緣化。

(文丨本報記者 渠沛然)

一次巧妙嘗試

民營加油站從無到有,經歷了快速擴張、數量萎縮艱難求生到目前穩步發展的過程,已成為成品油市場的重要補充。

作為湖南省內除中石化、中石油外第一家獲國家商務部批准取得成品油批發資質的石油企業,和順石油已是中部地區較具規模和實力,擁有成品油採購-倉儲-批發-運輸-零售的完整產業鏈的石油銷售企業。加油站數量低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但高於其他民營企業加油站數量。

根據股權意向書,截至2019年底,和順石油經營加油站共30座,擁有庫容為2.95萬立方米的湘潭油庫,擁有1條3.2公里鐵路專用線使用權、25輛不同噸位的油罐車。

面對零售市場完全開放、國資外資和民資加油站競爭白熱化的局面,區域佼佼者也在尋求“夾縫中”繼續搶佔市場的方法。

和順石油欲藉助“資本之手”擴大品牌,然而道路也是一波三折。

2017年6月,和順石油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2018年2月,和順石油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的更新稿。2018年4月,證監會發審委對和順石油做出暫緩表決的審核意見。

直到2019年末和順石油的首發申請才過會。2020年2月21日,證監會核准了和順石油的首發申請。

上市成功,和順石油成為民營加油站第一股。但與其他傳統中小民營企業類似,和順石油股權集中,“家族基因”過重引發業內質疑和擔憂。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其發展壯大過程中潛在絆腳石。

但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家族基因”過重有利有弊,或許正是目標和利益一致才能促使上市成功。

“民營加油站藉助資本可以說是眾多方式中的一抹亮色,一定經過多年籌備。不能說是今後的一種發展方向,但不失為巧妙的方式和嘗試。” 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尹強也給予肯定,“就算僅僅為融資,上市後監管更為嚴格,對公司合規經營有顯著效果,比‘散落’於市場的加油站風險更可控。”

並非“量多即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董秀成表示,企業擴大規模是發展必經之路,但加油站數量並非越多越好,具備一定規模、有抗風險和贏利能力是未來民營加油站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求質才是未來民營加油站發展的核心。

“雖然民營加油站成為市場的重要補充,但其零售網點區域相對集中、規模相對較小等限制,受市場波動因素影響很大,即使像和順石油這樣在流通領域具有完整的產業鏈企業,一旦資金和油源出現問題,其抗風險能力也無法與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國企和外資企業等同。”董秀成對記者說。

對於經營區域集中的問題,和順石油在招股意向書中坦言,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如公司不能制定並有效實施向其他核心城市拓展的策略,公司將面臨經營區域集中的經營風險。

尹強認為,解決區域集中經營風險問題,只顧一味擴張,以量取勝並不能幫助民營加油站提升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目前加油站數量已較為飽和,繼續擴張也只是搶佔市場‘蛋糕’,而不是‘做蛋糕’,意義不大。”

“對規模民營加油站來說,反而要發揮區域規模優勢,可以擴張一定體量後,借力外部資源,提升品牌、形象、運營、服務和人才等核心競爭力。”尹強說。

上述不願具名人士表示,今後國內很難出現“第三桶油”“第四桶油”,即使有進展也不會太快太好。“規模民營石油企業在局部區域內完全可以成為當地的‘第三桶油’‘第四桶油’,並藉助資本力量實現產權多元化與品牌國際化,提升抗風險能力,這也是規模民營油企未來的發展方向。”尹強表示。

而對於其他實力不足以實現規模化的民營加油站,“抱團取暖”是否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一致給予否定。

“多家民營企業形成一套體系,採購形成合力,樹一塊招牌不容易。中小民營油品流通企業共患難易,同發展難。在行業面臨困境時,他們可以‘抱團取暖’,一旦市場恢復,企業各自發展模式、理念和目標不同,無法形成合力繼續‘捆綁’發展。不僅實施困難,效果也不好,這條路行不通。”董秀成說。

未來,無論是加盟外資、加盟國企集團還是提升自有品牌,民營加油站企業未來要面對的是規模化經營的競爭。或許個體化經營將越來越困難,越來越邊緣化。

經營合規創新

我國民營加油站布點不均現象嚴重,核心城區網點偏少,外圍局部地區資源集中造成浪費。在農村的零售網點嚴重不足,導致一些條件達不到要求的加油站難以取締。此外,還存在零售業態落後、非油品業務發展滯後,運營管理水平低等問題。

然而隨著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從供不應求轉為嚴重過剩,批發和零售價差消失,加油站進入薄利時代,由“藍海”向“紅海”過渡。

上述不願具名人士表示,未來有一定實力體量中等或以上的公司會越來越多,他們對市場市場供應量、價格彈性適應和市場包容性將起到積極的調劑作用。“在原有的經營模式上,民營企業應注重改變盈利模式,嚴格執行合規經營才能在市場中佔有更多份額。”

董秀成也表示,民營加油站要拒絕違法操作、提升安全意識,杜絕假票假油。

“上市有助於合規經營,但這不是每一個民營加油站都具備的能力。因此其他初具規模或規模較小的民營加油站,一定要遵守規則,更好地規範自身。此前經過市場全面放開、政府從嚴控稅和加強監管的大形勢下,依法合規經營是品牌深入市場的內核,十分重要。”尹強強調。

“另一方面民營加油站要利用自身靈活的優勢,在商業模式、非有業務和管理上創新,依託智慧油站和互聯網吸引車主提升品牌競爭力。”尹強表示。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