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的我們,大人們整天忙著幹農活,我們一群小孩子,就會滿村,漫山遍野的玩耍,無憂無慮,像風一樣自由。

那時候,玩到哪裡,吃到哪裡。田裡的西紅柿,黃瓜,草莓等,隨便摘了吃,也沒人會說。那時候,大半個村子的人家都去過,都可能去蹭過飯。和村裡的小夥伴玩累了,去到哪家飯熟了,都會在哪家吃飯。那時候,生活條件普遍都不好,但是大家都挺快樂的。

農村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隨著我們慢慢的長大,農村裡面慢慢都富裕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我發現,以前身邊的小夥伴都漸遠漸行,而以前經常去串門的人家,都不怎麼走動了,很多關係都惡化了。特別是鄰居之間。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農村,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沒人情味呢?

首先,人都會變,以前淳樸的性格,都變得自私冰冷。不在那麼熱心腸。

其次,領地意識,體現的淋淋盡職。在農村,每家都沒有很多塊責任田,而且每一塊都和不同的人家相連。這個就有了和不同的人家產生矛盾的條件。每當在耕地,栽種的時候,無意識的破壞了農田的交界,或者踩到了一棵農作物,或者是農作物漲到其他家地裡,都可以演變成為謾罵,甚至是武力糾紛。

再次,大部分都翻新,重新蓋新房子,貪圖小便宜,往鄰居家挪一釐米,往馬路上挪一釐米,最終是,鄰居視為入侵,其他家車都過不去,又引發謾罵,武力動粗,甚至鬧到法院。

最後,父輩的兄弟姐妹多。為了爭祖輩留下的那一畝三分地和宅基地,哪家多了一公分,兄弟姐妹反目,祖輩親人兩行淚。

農村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在我們懵懵懂懂的從小孩子成長為成年人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被長輩,父輩弄的村裡的以前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都不在交往,也不知道怎麼交往了。

最終才發現,村子裡面以前可以玩耍的幾十號小夥伴,最後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人,而且還各奔東西的生計,只有偶爾的節假日才能聚在一起,而那個留下我們童年的村子,突然的不喜歡回去了,即使回去了,也是宅到離開的那一天。

農村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的讓牆故事,在知識水平整體不足的農村,何時能達到這種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