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文章:長安老徐

插圖:來自網絡


模範媳婦遭遇困境

 齊娜蘭的婆婆跟他們一起生活,已經超過15年了。老公邱建彰是家裡長子,還有一個弟弟在家務農。公公去世後當年,婆婆就搬過來一直跟他們一起住。

娜蘭一直把婆婆當自己母親一樣看待,平時下班後家務搶著幹,過年過節不忘送禮物,婆婆只要說哪裡不舒服,她就馬上帶她去看病,並且細心提醒她服藥,把家務全部包了,不讓婆婆伸手。

所以這麼多年來,婆婆逢人便誇娜蘭是個難得的好媳婦。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前一段日子,娜蘭的父親查出肺癌晚期,一家人覺得天都塌了。隨後馬上住院治療,各種檢查後接受手術,不幸的是她的父親沒扛過過半年,就撒手去世了。

這段時間,娜蘭跟母親都照顧病人,累得心力憔悴。老公邱建彰也常去醫院探望,跑前跑後地照顧,在背後支持惶恐心碎的妻子。

辦完父親的喪事,娜蘭的母親傷心過度,整日躺在床上落淚,一天難吃下一頓飯。

娜蘭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就跟丈夫商議,先把母親暫時接到家裡住。邱建彰沒有意見,可她的婆婆不樂意了。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丈母孃死男人晦氣,不該來咱家住

娜蘭媽媽開始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可一個人守著丈夫的照片,想想心裡太悽苦,架不住女兒、女婿的勸說,不如先換個地方吧,隨後就跟著他們來到女兒家。

建彰媽看見親家來了,馬上不高興了,跟娜蘭媽寒暄幾句,就悄悄把兒子拉到一邊說:

“建彰啊,你怎麼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就把她弄咱家了?她家剛死了人晦氣的很,不能隨便到別人家去的。”

“這是咱家又不是別人家,媽你可別這樣說啊,當心她們聽到生氣。”

“真是不懂道理,”婆婆皺著眉頭不喜,又問:“那可怎麼住啊,我可不跟她睡一個屋子。”

“她們娘倆睡我們的臥室,我暫時睡客廳,你還睡你屋裡,不會影響你休息。”

“那彬彬回來怎麼辦?也讓他睡客廳?”彬彬是她上大學的孫子,平時住校,週末才回來。

“讓他暫時別回來,就算回來了住哪個屋都行。”

建彰媽接下來幾天,對親家母不冷不熱的,看到自己兒子對丈母孃,每天端茶倒水她實在難受,一天婆媳倆第一次在廚房吵起來。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你媽不該住咱家,也不該讓我兒子伺候

娜蘭早就看出婆婆不喜歡媽媽來這裡,她心有不滿卻一直忍著沒有說,就怕吵起來讓媽媽傷心,不肯在這裡住下去。

媽媽來了第五天,娜蘭下班回到家發現媽媽不在家,馬上問婆婆:“我媽呢?”

“下樓轉悠去了吧?”

娜蘭馬上拿出手機打給媽媽,電話那端媽媽說:“我在你們那裡住不慣,已經回家了,還是陪著你爸爸好,娜蘭你放心我好著呢,自己一個可以的。”

娜蘭掛掉手機,猜測肯定出了什麼事,否則媽媽昨天還沒說想回家,今天怎麼突然走了她走的時候沒跟婆婆打招呼,肯定生氣了才會這麼做的。

到廚房問婆婆:“媽,你今天跟我媽說什麼了嗎?”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我能說什麼?你媽想走就走誰能攔得住?”婆婆用圍裙擦著手說:“我說娜蘭,你爸爸才走,你媽媽不應該上別人家走動,來咱們家也不合適,這是老規矩懂吧?”

“什麼老規矩?”娜蘭第一次高聲跟婆婆喊起來:“我爸去世了,那我也不該回這個家是不是?”

“你喊什麼呀?我又沒有這麼說你,你是嫁到邱家的媳婦,不一樣的。再說了,她每天躺床上,要建彰給她端吃端喝的,我看著心裡不舒服,我是建彰的親孃,都沒有要他這樣伺候過。”

娜蘭眼淚落下來,“怎麼不一樣?這是我的家,買房子我爸媽也出錢了,現在我媽那麼傷心,讓她來我家住幾天,怎麼就不行了?”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她哭了一通,擦了一把淚水說:

媽,法律是規定女婿沒有伺候丈母孃的義務,媳婦也沒有必須孝敬婆婆的義務,法律面前男女平等。過去的就不說了,將來你老了、病了,我也可以不伺候!”

婆婆呆了一下隨後嘟囔:“我只是說說,你想讓你媽來住,叫建彰去接回來嘛,今後你們的事情我不管就是了。”

娜蘭拿起車鑰匙出門,回孃家去陪媽媽。

“兒媳,不該把你媽接家裡,我兒子沒義務管她,”兒媳依法懟回去


結束語

法律規定的是做人的底線,你沒有孝敬配偶父母的義務,但是從道德方面來說,你應該協助配偶照顧對方父母。

婚後,把照顧配偶的父母當成自己的責任是美德,夫妻感情也會因此更加深厚。

娜蘭婆婆自私的雙標心理,實在要不得。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長安老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