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聯回憶兩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陳錫聯回憶兩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969年3月2日、3月15日發生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曾經險些引發中蘇兩國核戰爭。

1968年1月5日,在中蘇邊界發生了七里沁島事件,蘇聯軍隊進入中國境內,雙方發生衝突。顯然,這是蘇聯方面的強硬派把兩國之間早就存在的思想政治領域裡的分歧進一步擴展到兩國國家關係領域的一個行動。但這個事件正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激烈進行之時,不能不引起擔任國務院總理同時也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正在為維持國內穩定而日夜操勞的周恩來的關注。情況報到中央後,周恩來認真研究了有關材料,指示有關部門,密切注意事態發展,防止事態擴大,同時,邊界地區部隊要做好應對一切挑戰的準備。如何應對蘇聯方面的挑釁?周恩來提出了八個字的方針:針鋒相對、後發制人。周恩來的這個意見,是考慮到,中蘇兩國即將舉行不定期的中蘇邊界會談,我們方面應該為會談創造良好氣氛,但我們也應該有應對措施。周恩來的這個意見,得到了毛澤東的贊成。後來,這個方針以中央軍委的名義下達邊防部隊。這個八字方針,實際上是要求,我們方面決不挑起和擴大事端,但是,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也決不能在對方的面前表現軟弱。對於蘇聯軍隊的挑釁和侵略行為必須予以堅決反擊。為了貫徹執行中央軍委的這一方針,瀋陽軍區專門從值班部隊中抽調部分精幹人員進入七里沁島附近,秘密做好了反擊準備。由於我們方面按照這個方針做好了準備,加上當時東歐國家出現一些動亂情況,蘇聯高層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處理東歐不穩的問題上,收斂了在東部邊界的軍事行動。中國方面準備的這次反擊行動未能實施。


陳錫聯回憶兩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狀似元寶的珍寶島。

但是,蘇聯高層中一些反華派沒有放棄對中國的挑釁。在東歐局勢稍稍穩定後,他們又蓄意在中蘇邊界挑起事端。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動亂中,毛澤東從全局考慮,打算在1969年召開黨的九大。因此,中央在1968年底就開始籌備召開黨的九大。毛澤東想通過召開九大,結束“文化大革命”後,開始整頓國家,搞生產,尋求安定。毛澤東和當時的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以至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都不願意看到中蘇邊境發生衝突,干擾開九大。但蘇聯方面卻一再主動挑起衝突。從1968年初到1969年初一整年時間裡,在中蘇邊界發生衝突四十多次,尤其是1968年12月28日,1969年1月23日兩次,中蘇兩國軍隊在珍寶島兩次發生了嚴重衝突。蘇聯方面的一再挑釁,不能不引起中共中央高層的注意。周恩來與中央軍委其他領導人一起商議後,指示邊防部隊密切注意事態發展,拿出反干涉方案。此指示由中央軍委下達。根據這個指示精神,黑龍江省軍區首先提出了反干涉鬥爭的自衛還擊方案,主張派精幹部隊上島潛伏,在蘇方以武力強行干涉我巡邏分隊執行任務時,給予對方以沉重教訓。黑龍江省軍區的報告經瀋陽軍區同意上報中央後,周恩來建議中央再進行慎重考慮。我們方面決不先挑起衝突,但對於侵犯我國領土的軍事行動,必須予以反擊。應對措施要穩妥,注意國際影響。

到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邊界的挑釁行動更加頻繁,衝突不斷升級。在此情況下,周恩來和中央軍委、外交部的領導人一起商議對策。最後決定要進行自衛。於是,由總參謀部、外交部於2月19日聯合下達指示:同意黑龍江省軍區的鬥爭方案。總參謀部還給予了具體指示。經中央軍委批准後,瀋陽軍區迅速進行了周密的戰鬥部署。於是,在3月2日和3月15日,我軍進行了兩次自衛反擊作戰。


陳錫聯回憶兩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969年2月中國邊防軍官兵與與入侵珍寶島地區的蘇聯邊防軍軍官等對峙。

這兩次自衛反擊,打得很漂亮,據當時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陳錫聯同志後來回憶,這次自衛反擊戰,是經過中央軍委批准的,周恩來是中央指定的下最後決心的直接領導人。我們方面對此次行動早有準備。3月15日的戰鬥是從北京直接指揮的。當時正準備召開九大,大軍區首長都已經來到北京,中央軍委專門在京西賓館開設了一個房間,架設了專線,由陳錫聯負責直接與前線聯繫。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負責掌握國際方面的情報,隨時向周恩來彙報,並由周恩來下最後決心。陳錫聯說:我們準備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從三個軍中抽調了三個偵察連,一個連二三百人,由有作戰經驗的參謀人員帶隊,進行了專門的訓練和配備,打得乾脆利落。3月2日戰鬥後,“我們知道他們要來,就在江叉口埋了大量地雷。他們首先從西邊來了坦克,我們給炸了,他們不敢走了。從正面來了30多人,炮火掩護。我們在島上也沒有什麼人,但炮火都準備好了。在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島上,幾十輛車,幾十輛坦克、裝甲車,我請示總理:現在是開炮的時候了,得到總理的同意,我就讓開炮。打了半個小時,珍寶島變成了一片火海,把他們的車輛都打了。他們也沒有再增援部隊,也用炮向我們射擊,我們也用炮回敬他們,打了一會兒,那天的戰鬥就結束了。”


陳錫聯回憶兩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入侵蘇聯邊防軍退出珍寶島地區。

戰鬥結束後,周恩來及時向毛澤東作了彙報。毛澤東聽後很高興。毛澤東和周恩來根據我們過去戰勝敵人的經驗,都認為,我們不怕他們,讓他們打進來,就使我們動員起來了。但毛澤東和周恩來,統籌考慮中國和世界大局,從內心不願意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他們共同商議了國內外局勢後明確指出,到此為止。毛澤東還明確表示“不要再打了”。毛澤東在當時“中央文革”碰頭會上說:對這次邊界事件,我是比較樂觀的。2日的衝突,他們上邊的人也不知道,政治局也沒有討論,同我們一樣。就連珍寶島在什麼地方,許多人也不知道。毛澤東講,九大政治報告對這次邊界衝突,不要講得那麼嚴重。周恩來當時完全支持毛澤東的看法和決策,並且為貫徹執行毛澤東的決策,要求瀋陽軍區指示邊防部隊,我們方面一定要忍讓剋制,決不採取進一步行動。為了執行周恩來的這個指示,黑龍江我邊防部隊,即使在蘇軍隨後對珍寶島進行狂轟濫炸之時,也沒有進一步採取使對抗升級的步驟。

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周恩來貫徹毛澤東的決策而下達的對邊防部隊的要求,是正確的。這使中國方面始終處於有理有利有節的地步,也為後來中蘇結束激烈對抗奠定了基礎。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