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滴滴試水跑腿業務,意欲何為?與美團正面交鋒?

滴滴3月9日上線“滴滴跑腿”業務,隸屬滴滴普惠出行事業群,是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新服務,由滴滴代駕團隊負責,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的代買服務。目前,該業務只在成都、杭州兩地試點,第二批城市將在3月16日開放,逐步擴大覆蓋城市,並面向社會招募跑腿員。

這是繼外賣、打車業務之後,滴滴和美團再次交手。在此背景下,出行霸主此番殺入跑腿業務,又能攪起多大風浪,值得關注。

疫情之下滴滴試水跑腿業務,意欲何為?與美團正面交鋒?

滴滴方面相關公告還顯示,在計費方面,4公里內跑腿費用為12元;4-10公里為20元;10公里以上為30元,同時規定單次購買重量低於10千克,價格不超過500元。記者注意到,這一計費淨額,與目前跑腿市場相關玩家費用相差不大。

疫情之下滴滴試水跑腿業務,意欲何為?與美團正面交鋒?

滴滴為何此時殺入跑腿市場?

隨著2019年新冠肺炎的突然來襲,其所造成的衝擊則是目前共享經濟平臺所面臨最迫切的問題。

由於訂單量的大幅下滑,租賃公司為司機減免一半租金。並且,出車的司機數量亦明顯少於疫情之前。網約車司機尚且如此,代駕司機的相關境況可想而知。

滴滴方面表示,跑腿主要提供酒精、藥品、糧食蔬菜等生活物資的代買服務,為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的居民提供便利,也為平臺上的代駕司機師傅們提供更多獲得收入的機會。

疫情之下滴滴試水跑腿業務,意欲何為?與美團正面交鋒?

在此背景下,滴滴的機會又有多少?

實際上,在此番入局跑腿之前,滴滴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早已有所行動,最典型的便是,滴滴外賣的探索。不過其後滴滴又重新聚焦出行主業。

有觀點認為,一方面,滴滴跑腿尚處於試水期,作為後來者必然面臨激烈競爭;另一方面,作為超級獨角獸,滴滴推出此項業務有一定的底氣。同時,本地出行服務與出行之間本就存在天然的互補關係,與快車、專車等業務亦形成聯動,加之滴滴在本地生活服務已積累一定經驗。在此背景下,滴滴跑腿究竟能攪動出多大的浪花,值得觀察。

疫情之下滴滴試水跑腿業務,意欲何為?與美團正面交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