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博物館邀你網上逛“三博”

三明市博物館邀你網上逛“三博”

網上鎖之韻展覽截屏

“大家好!歡迎參觀三明市博物館……”點擊屏幕的“走進三博”全景導覽圖,一聲親切的話語響起。一步步點擊圖標,就“走”進了“三明市博物館”。

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三明市博物館線下閉館,線上開館,在其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推出了“走進三博”網上博物館 ,讓市民足不出戶在家中輕鬆“逛展”

線下博物館一至三樓的“客家祖地”“紅色三明”“館藏文物”展館都“搬”進了手機裡。360度全景視頻,真是讓人身臨其境。每個展廳館藏精品、代表性文物,都配有精美圖片、簡短文字、語音介紹等,點擊自己感興趣文物的圖標,伴有音樂的解說就會在你耳邊迴響,想看哪裡點哪裡,方便又快捷。


三明市博物館邀你網上逛“三博”

“走進三博”全景導覽圖截屏

根據線下、線上參觀者遊覽習慣不同,網上博物館對館藏文物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推出10個“網上送展”館藏精品系列和3個“網上展覽”,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6個陶人“雲端漫步”


三明市博物館邀你網上逛“三博”

網上陶戲俑展覽截屏

6個陶土捏製的陶人粗糙細小,平日裡“躺”在博物館的櫥窗裡,常被人忽視了。這次“網上送展”專題介紹了這組宋代的寶貝陶戲俑,解讀這小物件背後的大學問。

這組寶貝是1974年在三元區莘口鎮的山麓中一座宋代古墓中發現的,出土了5件陶戲俑和1件陶人面。這組陶戲俑平均高15釐米,樸實生動,造型各異、表情誇張,有樂舞俑、說唱俑、滑稽俑,是典型宋雜劇的人物角色。

如今,大田縣朱坂村和永安槐南村的“作場戲”,還保留著宋雜劇的遺存形態。戲劇形態,與宋人吳自牧《夢梁錄》、周密《武林舊事》雜劇形式相類似,兩處雜劇都有面具和麵具戲,與古代儺祭活動有關。宋墓雜劇陶俑的出現,可作物證。

宋雜劇是中國戲曲的最早形式,通常五人表演。演出時先演一節由五個角色出場的小歌舞,稱之為“豔段”,再演“正雜劇”,內容或是一段滑稽戲,或是以大麴曲調演唱故事。宋雜劇表演形式在古代磚石雕刻、絹畫中也有發現。莘口鎮宋墓出土的這組文物,可見當時宋雜劇的表演流傳地域甚廣,除了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區和開封、杭州這兩宋京都外,邊遠地區亦甚為興盛。

這組陶戲俑出現在古墓裡,體現墓主對戲曲文化的熱愛,它為研究和考證古代戲劇前期的藝人形象、戲曲藝術發展和演變,以及瞭解宋時閩西北地區的生活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三大專題網上展演


最近,網上博物館連續推出了三組專題展《鎖之韻——三明市博物館館藏鎖具展》《客家探秘——福建三明客家民俗文物展》和《三明土堡風光攝影展》。

“中國鎖,鎖重門,鎖不住的是時間,鎖得住的是記憶…… ”三明市博物館將館藏百餘件的各類古鎖,甄選出精品搬到網上。這批古鎖造型工藝精美,構思奇巧,年代從宋代到清代,專題展分為“古鎖分類”“設計智慧”“精品展示”三部分,讓大家瞭解中華古鎖,領會中華古鎖文化的博大精深。

《客家探秘——福建三明客家民俗文物展》也贏得網友好評。本展擷取200多件服飾、刺繡、金銀首飾、銀元族譜和雕版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客家民俗文物精品,通過圖片、文字展示,讓觀眾感受到獨特的三明客家民俗的魅力。

我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山區,二十萬年前就有古人類生息,漢晉之後,中原漢族百姓逐漸南遷閩粵贛交界地域,與閩越等少數民族相融合,宋明時期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客家民系。由於特殊的歷史地位,三明成為海內外宗親公認的客家祖地,民俗文化底蘊深厚而豐富多彩。

“客家”這兩個字就是東晉以來動盪的幾次移民史的縮寫,戰亂、飢餓、逃跑,最終這些人在閩粵贛地區停下喘口氣,休養生息,墾荒擴土,逐漸形成了有獨特語言、風俗習慣和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此次“網上展覽”裡展出的客家民俗文物,正像一位老人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

鎮館之寶大放異彩


三明市博物館邀你網上逛“三博”

網上石造像展覽截屏

雲展館裡,一組佛、菩薩、羅漢、天王等明代的石造像在聚光燈下威嚴肅穆。

1984年,將樂當地農民在海拔1551米的將樂縣龍棲山斷崖處,發現了一座坍塌荒廢的聖水巖庵,它是利用崖壁的自然走向打造而成的石窟類寺廟建築,倒地的石造像和石構件精美生動,經有關部門批准,將聖水巖庵留存的石造像和石構件整體遷移至三明市博物館收藏。這組有著我市地域特色的寶貝,它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讓人歎為觀止,被推為鎮館之寶。

石造像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道教造像,共35件,包括佛、菩薩、羅漢、天王、祖師、弟子、雷公等,以及石瓶、石塔、石香爐、石井圈和建築石構件。造像均為灰色沙岩,大體採用單體圓雕形式,偶見高浮雕雕造。

有趣的是:在聖水巖庵中既有佛教造像,又有道教造像,佛教和道教同堂共祀,共受信眾香火,這現象也是當時社會民間宗教信仰文化的一個縮影。據《將樂縣縣誌》記載,聖水巖庵“青雲堂”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青雲堂自唐而歷經宋、元、明、清,長盛不衰,成為遠近聞名的宗教聖地,清末庵堂塌毀。

石造像整體雕造細膩,結構勻稱,造形生動,刀法遒勁有力,線條流暢,體現了當時能工巧匠的雕造風格,許多文物專家被這組石造像深深吸引。

在眾多石造像中,尤以羅漢像數量最多也最為生動,共13尊。特別精彩的一個羅漢《祖師》石造坐像,通高86釐米,坐姿。頭戴僧帽,帽耳長披至肩頭。面相方圓豐潤,左拇指按壓右袖口,善跏趺坐,完全是生活中修行僧侶的真實寫照,通過五官的喜、怒、哀、樂,讓觀者從表相中看到內在的思想和靈魂。

網上博物館的開通,不僅突破了觀看博物館的時空之限,而且科技賦予了網上看展新的體驗。一位網友在網頁留言道:“我也時常到三明市博物館參觀,但這次博物館把鎮館之寶,編輯系列專題搬上了手機,搬上了網站,這種線上與線下逛博物館感受各有不同,線上內容對線下進行了補充,對文物介紹更全面、詳實,具有學術價值,對我們收藏愛好者有很大幫助。”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周志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