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泰山一直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和“五嶽獨尊”。這也是皇帝和名人爭相前往的地方。因此,泰山上留下了許多種類石刻。據不完全統計,泰山石刻在外形上大致可分為九種類型:石造像、造像記、經幢、墓誌、摩崖碑刻、碑刻、石闕和石碣。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要說泰山上最著名的石刻屬於“蟲二”這個詞。它位於鬥母宮附近的路邊上。它是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濟南的一位才子劉廷桂題刻的。它目前是泰山72個景點之一。據說,劉廷桂邀請杭州的朋友去參觀泰山時,朋友們談起了杭州西湖邊的“風月無邊”亭的故事。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受此啟發,劉廷桂寫下了“蟲二”二字,並令人把它刻在泰山上。這裡補充一點,西湖邊的“風月無邊”亭,源於乾隆下江南時,正逢月明星稀之夜,乾隆帶著紀曉嵐和其他人在晚上游覽西湖,觸景生情立刻寫下了“蟲二”二字。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紀曉嵐認為,這裡乃風月無邊,這就解釋了乾隆提到的“蟲二”二字,因為“蟲二”二字,取自“風月”的中間部分。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鬥母宮裡的尼姑不守規矩,經常會鬧出許多風月故事。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劉廷桂正在觀光泰山。當他經過鬥母宮向尼姑討水喝時,可尼姑拒絕了。劉廷桂一怒之下,變寫下了“蟲二”二字,來諷刺尼姑搞那些風花雪月之事。然而,最著名的解釋還是郭沫若。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1961年,中日兩方文學專家參觀泰山。每個人都飽覽泰山的無限風光。經過“蟲二”石刻前,對這兩個字很感興趣,但沒人知道這兩個字的內涵。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正在這時,郭沫若站了起來,微笑道:“此乃風月無邊。”經過一番解釋,日本學者突然意識到原來是“風月”二字中間部分。但魯迅也有他自己的看法。

郭沫若解釋泰山“蟲二”二字,但魯迅也有自己的看法

1933年6月20日,魯迅給林語堂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蟲二》,不準人開一開口,則《論語》雖談蟲二,恐亦難,蓋蟲二亦有談得討厭與否之別。魯迅用“蟲二”的典故來諷刺了林語堂的《論語》中,主談風花雪月無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