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對於彩禮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認為彩禮是一種風俗習慣,要尊重這種風俗。

並且給女方彩禮不僅可以顯示男方的大方,並且也表示對這段婚姻的尊重,無論對於婚前還是婚後都是有利的。

而有的人認為,要求彩禮就是在賣女兒,把婚姻商品化明碼標價的行為讓人反感,並且很多人認為因為彩禮往往會讓這段婚姻失去了原本那份純真。

其實彩禮是中國一直傳下來的習俗,適當的彩禮是對這段婚姻表示用心表示尊重。

但有的男人結婚一旦女方提到彩禮,就會覺得這段感情不純真,奔著錢來,而女方要彩禮的行為就是在賣女兒

他們往往很主觀的看待問題,全然忘了一段婚姻女人要付出的是什麼?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33歲的張全和龐玉經過村裡人介紹談戀愛談了兩年,後來兩人還一起去了城裡打工,這2年兩個人雖然有過吵鬧,但是關係越來越恩愛。

尤其是龐玉有一次半夜發燒,上吐下瀉,實在感覺自己不行了以後,趕緊告訴張全。

張全知道了以後二話不說,揹著她就往醫院跑,因為住的地方偏僻,這個時間點很難打到車,那一夜張全鞍前馬後,可算是打動了她的心。

就這樣兩個人準備回村裡結婚,領上證,辦上婚事,真正的成為一家人,一起牽手到白頭。

兩個人都回到了村裡,和父母商量好了之後,就通知了親戚籌備起了婚禮。

張全卻沒想到前兩天龐玉跑來跟他說,母親說結婚要30萬彩禮才行,龐玉顯得有些難為情。

張全有些驚訝的說"我們倆在一起這麼久了還在意什麼彩禮不彩禮的?談錢不是傷感情嗎?,而且咱們村彩禮最高也就10多萬,怎麼到我這就翻倍了呢?“

憨厚老實的龐玉帶著尷尬的笑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也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這麼多的彩禮,問了母親,母親也不說,只讓她把話帶到就行了。

其實,張全家庭還不錯,30萬還是能拿出來,但他覺得真的沒必要做這一步,多找事情做,他覺得也不過就是女方要面子罷了。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沒想到,第二天龐玉母親也打電話過來說彩禮得要30萬才行,張全有些生氣,衝動的就說了句:"您這要彩禮不就是賣女兒嗎?"

龐玉母親聽了心裡也不是滋味,氣憤地問了張全2個問題:"

我們就一個女兒,小玉嫁給了你是給你爸媽養老還是能一心一意地給我們養老?給你30萬讓你入贅到我們家你願不願意?"

龐玉母親說完,張全啞口無言,當時的他只有一種想法,男嫁女方家,從沒這規矩,這婚愛結不結,但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妹妹突然有所醒悟了。

自從妹妹出嫁了,自己一年都很少見到一回,一般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露面,妹妹也沒辦法,要做家務,照顧小孩,還有去城裡打工。

是啊,女兒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後來他想明白了,也答應了30萬彩禮的要求。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張全拿著彩禮上了龐玉家裡,他告訴龐玉當初確實有些自私,沒有考慮太多,現在他想明白了,結婚以後也會一心一意的對龐玉。

而龐玉母親數了彩禮,竟然發現有40萬,張全說"媽,您說得對,小玉嫁給我,你們付出得多,她也付出得多。我願意給40萬的彩禮,以後我也會一心一意對小玉好的。"

最終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生活裡張全也履行了承諾,兩個人在一起一直和和睦睦,照顧著自己的小家庭。

讓張全沒想到的是,大概有半年之後吧,自己的丈母孃把40萬彩禮還回來的了不說,還給了10萬的陪嫁錢。

張全一下徹底明白了,這就是父母的愛啊,別子女受委屈,怕她過得不好。他也越來越能理解丈母孃的心意了。

心說,幸虧自己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不然啊,正錯失了這一家的好人了。

是啊,有太多的人因為彩禮而失去一段婚姻,問題就在於各自都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看待問題。

無論是婚姻還是彩禮,都是需要相互體諒的,女方合理的提出彩禮的數額,男方也不要把彩禮就看作是在賣女兒,彩禮也是對這一場婚姻的尊重。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在電視劇《風光大嫁》中,寧馨和隋然在一起7年,就在要結婚的時候,母親卻讓男家拿出50萬迎娶自己的女兒,而寧男方父母都是工薪階層,突然提出50萬一時也拿不出那麼多錢。

看著爭吵不休的父母,寧馨也沒有辦法,於是只好逼迫隋然拿出50萬的彩禮錢,否則自己也不結婚了。

隋然高興得跑來迎娶新娘,卻沒想到兩人7年的感情比不上50萬的彩禮錢,因為這50萬彩禮錢,最後這段婚姻也一拍兩散沒有走到結局。

其實在這個劇中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是女方母親獅子大開口,明明知道男方的條件卻還非要拿出50萬才能嫁女兒,作為女兒,寧馨也沒有辦法,只好向男方開口。

而作為男方一聽要50萬的彩禮,就不高興,雖然50萬確實過多,但男方一開始也全然沒有表現出要給彩禮的意思。

男方認為7年的感情足以讓五十萬的彩禮歸零,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其實都只站在自己的視角看問題。

“要30萬彩禮就是賣女兒”:丈母孃反問2個問題,小夥子決定40萬

結婚本來就是一種愛情的儀式,而在中國人的風俗習慣中,婚姻又夾雜了太多利益與面子,就像一場博弈,沒有處理好雙方的關係,很容易就會兩敗俱傷。

面對彩禮的問題,男方多理解女方的付出,嫁女兒的不捨,以及未來自己妻子對自己的家庭的付出,而女方也要懂得權衡,就算是要彩禮也要懂得禮數,切不可不考慮實際情況隨便開口。

彩禮並不代表著就是賣女兒,其實更多的因為有彩禮才顯得對這段婚姻的尊重,彩禮畢竟是一種風俗,也值得尊重,不能武斷的評判對方,面對真愛緊緊抓住,別因為錢財失去了來之不易的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