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錢幣就已經流通了上千年,關於錢幣的故事更是為人稱道,其中的一些趣談不但能擴大我們收藏的視野,也能成為增加閱歷的談資。

招納信寶

1131年,正是金滅北宋的第五個年頭。

監軍完顏昌率領大軍再度南下,在承楚紮下軍隊,準備一舉吞併南宋的半壁江山。當時,宋高宗派浙西安撫大使劉光世出守鎮江,兩軍夾江相峙。

一天黎明,從長江對岸,有一批兵士模樣的人偷渡來到宋營。不待宋兵盤問,即有人從懷裡掏出珍藏著的一種錢幣。宋兵就如見到介紹信一樣,態度馬上變得友好起來,把他們一一接納進營。

這是怎麼回事呢?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杭州博物館藏

原來,劉光世得悉金兵不少是強徵來的各族百姓,從軍久了,就會思念家鄉,這不就有機會離間人心了嗎?

他當即下令鑄造金、銀、銅三色錢,正面為楷書“招納信寶”,背面穿上有一“使”字,穿下是一花押。

當俘虜敵兵後,不是一殺了之,而是曉以利害,勸其歸降。

然後設宴相送,派遣他們帶了招納信寶錢回到金營,秘密分發給願意歸附宋營的同伴。

這些人渡江過來,拿了這種“招納信寶”錢作為介紹信,宋營就可加以收納。

凡是持有這種錢幣的人,不但美酒佳餚款待,而且來去自由,願回家的,發足路費,不願回家的,編成“赤心”和“奇兵”兩支新軍共同戰鬥。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於是,歸附的人陸續不斷,不久便得到女真、契丹、渤海和漢族的兵士數萬人。劉光世像對待本國人一樣,給他們良馬利器,編成了赤心、奇兵兩支軍隊,頗得其用。

結果,完顏昌只得拔寨而去了……

儘管招納信寶錢不屬於正用品,但因傳世數量甚少,為古錢收藏家們所珍視,在一些錢幣專著中,多有提及。如高煥之的《談泉雜錄》就說過:“劉光世招納信寶錢有金銀銅三品,金銀者不能見矣,即銅者亦極不易得。”

此枚“招納信寶”小金錢是存世孤品,具有極高文物價值,彌足珍貴。

(原錢載於2003年出版《錢幣學大師馬定祥》紀念冊)


西王賞功

明代末期,農民起義軍領張獻忠率軍南征北戰,節節勝利。

在封為定西王的時候,他別出心裁地發行了一種“西王賞功”錢,以此作為軍功獎章,賞給有功的將士。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這種“西王賞功”也有金、銀、銅三等。

當時這類錢起了鼓舞士氣的作用。但是後來起義失敗,他們卻成了罪證,於是軍功錢幣很快地消失了。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時至今日,這類錢幣成了十分罕見的大珍品。

義記金錢

在清代的天地會起義隊伍中,也有一種奇特的錢幣,叫“義記金錢”。

凡是參加天地會組織的人,不論職位大小,均有一枚錢幣防身。它們正面文字相同,僅背面文字不同。

職位最高的背面有“天”字,其次為“地”和“離”字。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最低的士兵,什麼文字也沒有,僅有兩對方勝圖案。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天地會把“義記金錢”當作了會員的身份證。後來天地會在浙江瑞安一帶失敗。從清代後期至今,收藏家為了獲得這種珍貴的特殊錢幣,竟紛紛前往瑞安淘金。

奇聞:用一枚錢幣,離間敵軍幾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