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居然又打起了“臺灣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美國還沒忘了打“臺灣牌”。

上週四,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臺北法案”。按美國人的說法,該法案意在幫臺灣“鞏固邦交”並“支持臺灣加強其與世界各國的關係”。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5日表示,有關法案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敦促美方採取切實舉措阻止有關議案通過成法。


俠客島: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居然又打起了“臺灣牌”


鼓搗

經常看時政新聞的朋友會覺得“臺北法案”有點眼熟。

是的,美國已經鼓搗好幾年了,早在2018年9月,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盧比奧等4人就提出了全稱為“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的“臺北法案”,當時因未及排入議程而無疾而終。去年5月,賈德納等捲土重來,再次在參議院拋出“臺北法案”。

2018年版的“臺北法案”,主要是衝著協助臺灣“固邦”而來。當時,民進黨當局接二連三地丟掉“邦交國”,狀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

而2019年的新版“臺北法案”,又納入兩項新重點,包括“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新版“臺北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後,還要送入參議院表決,獲得通過後再送入白宮,由美國總統簽署成法。

從美國政府這幾年大打“臺灣牌”的表現來推測,該法案獲得“最高簽字”應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問題來了,美國要怎樣用其國內法來幫臺灣“固邦”呢?

這份“法案”是這麼說的:美國各行政部門在適當的情況並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的前提下,對那些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臺灣安全或繁榮造成傷害的國家,應當考慮“改變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適當的情況”“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利益”,從這些限定詞及後文那些語意模糊的措辭不難看出,該法案對於美國政府在何種情況下執行何種政策,留有不小的空間

翻譯成白話約等於:“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至於什麼是“不跟臺灣好”及美國要怎樣“不跟你好”,並無明確標準。


俠客島: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居然又打起了“臺灣牌”

美國國會大廈


口惠

這符合美國“護臺大法”雷聲大、雨點小的一貫特徵。

單就近幾年看,美國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2017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

其名為“法”,卻更接近於一種表態,對美國政府並無強制力。具體要怎麼做,仍是美國政府說了算。

與此同時,美國真動手也未必能見效。2018年9月,美方將臺灣的“前友邦”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和巴拿馬三國的美國大使召回,頻頻表態“挺臺”;但這並未改變一年後民進黨當局在5天內被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斷交”的事實。

歸根結底,美國用國內法的“賞罰”來控制其他國家與臺灣之間的關係,既不合邏輯,也沒有正當性。

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自己40年前就跟臺當局“斷交”、跟大陸建交,現在是站在什麼立場、以什麼理由要求其他國家不得同中國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

至於“臺北法案”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利用其影響力與其他工具,支持臺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成員,並在其他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份云云,則更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典型。

以民進黨當局最近借疫情重新炒起來的“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為例,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能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是在兩岸都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大陸給臺灣做出的特殊安排;當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安排就難以為繼。

事實很清楚,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空間大小,主要取決於兩岸關係,而非美國的“關愛”。

至於“臺北法案”提到的“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美臺經貿關係”,不要忘了,美國不是慈善家,該國牛肉、豬肉正排隊等著進入臺灣市場,大量美國廢舊武器也在等著民進黨當局來當冤大頭——要想從美國那兒分點湯喝,自己必須先做好割肉的準備。


俠客島: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居然又打起了“臺灣牌”

蔡英文“過境”美國企圖博取支持


炮灰

不管從國際法還是道義角度,“臺北法案”聽起來都像個笑話和噱頭,但它並非毫無實際效果,甚至可能會帶來嚴重惡果,因為這世界上總有人對它信以為真、歡喜信受、感恩戴德——說的就是民進黨當局。

蔡英文、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官員一再對美國表達感激之情,說了諸如“充分反映臺美關係緊密友好”“臺灣和美國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除了展現民主、自由是臺美雙方共享價值外,也是對臺灣防疫的肯定”等肉麻話。

美國的出發點從來只有一個,就是美國利益,臺灣不過是棋子和籌碼;對這一點,民進黨當局恐怕也心知肚明。但後者卻必須將自欺欺人進行到底,並作感激涕零狀。

原因無他,民進黨的基本路線是“聯美抗中”,美國是他們早已設定好的“靠山”和“希望”。美國願意逢場作戲,民進黨就得假戲真做;美國給點顏色,民進黨就得開染坊,盡力把“臺獨”迷夢塗抹得更加斑斕唬人。

美國出爐一系列“護臺法案”的直接後果,就是民進黨當局日益膨脹、欲罷不能,在對抗大陸的路上越衝越遠——自以為可以“挾洋自重”,實則只是自掏腰包買了一個當馬前卒的機會。

這種詭異、扭曲的關係,不禁叫人想起幾年前老“臺獨”吳澧培見美國官員時所說的那句“不反對美國把臺灣當棋子、當做籌碼壓迫中國”

世上竟有人自願扮演這種受虐狂的角色,真是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