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养就不要生,这是我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两夫妻由于疫情被困在家里,两个月没有收入,结果由于实在撑不下去,就把孩子给"遗弃"了。这件事情一出,网友纷纷责骂这对父母,说他们是禽兽,应该被抓去坐牢。

网友说,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遗弃"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无论如何,太大了,它把那些属于绝境下的逼不得已也包括了进去。

我看完了整个新闻,孩子的父母绝对是有错的,他们有多种方法度过这次的难关,但他们选择了一个最不应该的,也是最坏的做法。但以这个行为就能判定他们是一对禽兽父母吗?也不能,这对父母并不是真的想"遗弃"这个孩子,在他们被"遗弃"孩子的衣服里,他们说明了自己面临的困境,他们只是想把孩子寄存到他们恢复工作,到时他们再把孩子接回来。

他们也许没有太爱这个孩子,不然的话他们不会舍得将自己的孩子"遗弃"。但还有一种可能,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他们怕,怕这个孩子会在他们的面前死去,因为能夺走一条幼小生命的,不单只是饥饿而已,一场高烧就足以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更别说现在疫情还在肆虐着中国。他们明白,一旦感染,就真的有可能救不回来了。

他们也许考虑过,但最终,他们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将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短暂抛弃,我不知道更多的具体情况,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只是一时糊涂。

不能养就不要生,这是我听过最恶心的一句话,而这句话,被无数受过良好教育,自诩为精英的人作为批判的工具。

对于这句话,我首先想问,什么叫不能养?它的定义是什么?它是否有一个标准?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来反驳一下这句话。

我小时候很快乐,但是我家穷得一贫如洗,一直在欠着别人钱,而且似乎永远也还不清。

大概在我一二年级的时候,一个女的来到家里讨债,为了几百块钱,当时应该已经是05或06年左右了,但是我家连那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那个女的可能是急需那几百块钱,也可能是怕我们拖着拖着就不还了,所以在我们表达了家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后,她依旧不依不饶。

说实话,那个场面很难看,当然,最难看的还是我们,后来事情怎么解决的我不知道,我爸不让我待在家里,他把我撵出去了。之所以现在的我还记得这个场面,不是因为愤怒,只是因为,这件事不知为何,我记得很深,忘不掉。

可你知道当我回顾我那贫穷的童年时,我有多快乐吗?父母健在,且对你倾注了百分百的爱,尽管他们不能给你一个富足的生活,但只要一家人以爱的名义生活在一起,这个童年也能治愈你的一生。

我和我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比较笨,只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我姐聪明,高考稍微有些发挥失常,但还是考上了全国排名前五的政法类大学。

所以,从那样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我,一直就知道,养育一个孩子的金钱成本不一定很高,甚至可以很低,但只要倾注足够的爱,付出多一点的时间成本,你的孩子也能茁壮成长。养育一个孩子,它的底线真的能很低。

说完了不能养,接下来说一下不要生。首先我们要明确,生育是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没有人可以对此指指点点。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对夫妻,这两个人年纪都不大,学历低,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资水平也较高的工作。而这样的处境,他们也应该能知道他们只能养活孩子,而不能给孩子一个富足的生活环境。

在探究这件事背后的原因时,我突然想,女方为什么会愿意生呢?在中国,照顾孩子大部分的还是母亲,而既然这样,她就应该明白自己今后会面临的责任,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玩吵哭闹,这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变得暴躁。

我们这些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觉得自己很理性,所以他们常常忽略了一件事,而这件事就是这起事件中女方所做的事,我在最爱那个男人的时候,和他结婚,为我们的这个小家生个孩子,我们一起过着也许不太富裕,但是一家人还算幸福的生活,这有什么错吗?

没有一个时机是最好的时机,我们都听过那句话,一棵树最好的种植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很多人总是喜欢等一切准备就绪了,再去结婚,再去生孩子,但我想问,在彼此最为相爱的时候生孩子,不也是一个好时机吗?等到有钱了,等到三十多岁了,等到激情消退了,等到再不生就来不及了的时候,这两者相比,后者不一定比前者更好。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要拿自己的生活态度要求每一个人,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