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四项检查异常,意味着什么?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在抱怨,我明明没有得肿瘤,为什么要查肿瘤标志物?或者是患者很疑惑,我家人诊断为恶性肿瘤,但肿瘤标志物为什么都是正常的,会不会是诊断有误?

其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病初期,由于肿瘤较小,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由于肿瘤细胞本身的代谢或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通常会产生一类物质,导致该物质在血液、组织或体液中明显升高,而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和复发的检测。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如怀疑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抽血化验时将会加测肿瘤四项。但鉴于肿瘤发病机制的复杂及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较差,仅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即肿瘤四项明显异常,不能确诊为某种肿瘤,而肿瘤标志物完全正常,也不能排出某种肿瘤之诊断。

肿瘤四项检查异常,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临床上最常见的四种肿瘤标记物:

一.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胎儿出生后,AFP合成受到抑制,在血清中的浓度不超过25ug/L(RLA、CLIA、ELISA)。当肝细胞或生殖系统发生恶性病变时,AFP重新开始合成,以致血中含量明显升高。

临床意义:1.见于原发性肝癌,约50%的患者>300 ug/L,但约18%的患者不升高;2.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生殖系统肿瘤,胃癌或胰腺癌时也可升高;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通常<300 ug/L;4.妊娠3~4月,孕妇血清中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但多<400ug/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肿瘤四项检查异常,意味着什么?

二.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早期胎儿的胃肠道及某些组织均可合成,出生后合成减少,血清中含量极低,一般不超过5 ug/L(RLA、CLIA、ELISA)。

临床意义:1.协助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2.癌症术后或病情好转,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升高;3.某些良性疾病如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也可轻度升高;4.大量吸烟者,约20%~40%可>2.5 ug/L,少数>5ug/L。

肿瘤四项检查异常,意味着什么?

三.癌抗原125

癌抗原125(CA125):存在于胎儿体腔上皮分泌物及羊水中以及成人的输卵管、子宫和宫颈内膜,当卵巢恶变时,明显升高。正常血清中含量不超过3.5万U/L(RLA、CLIA、ELISA)。

临床意义:1.在卵巢癌组织细胞和浆液性腺癌组织中明显升高,其早期诊断和复发诊断的敏感性可达50%~90%;2.可用于鉴别卵巢包块,特别适用于绝经后妇女;3.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程度的阳性反应;4.少数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也会明显升高,但不超10万U/L;5.肝硬化失代偿期、早孕期(3个月)也可升高。

四.糖链抗原199

糖链抗原199(CA199):存在于正常人唾液腺、前列腺、胰腺、乳腺、胃、胆管、胆囊、支气管的生皮细胞,但血清中含量极低,不超过3.7万U/L(RLA、CLIA、ELISA)。

临床意义:1.胰腺癌筛查首选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可达95%,敏感性达80%~90%;2.诊断胆囊癌和胆管癌的阳性率为85%左右,胃癌、结肠癌为40%,直肠癌为30%~50%;3.连续监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发诊断有重要价值;4.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型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血清CA199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肿瘤四项检查异常,意味着什么?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都有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然而,仍有很多疑难杂症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这不,小编前不久刚收治了一位女性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查肿瘤标志物提示血清中AFP含量>1210ng/mL(参考范围0~7),追问病史,患者既往多次检查AFP含量均在1000ng/mL以上,而相应的腹部B超及腹部CT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2月复查血清AFP,结果仍大于1210ng/mL。这让小编一头雾水,不得不提出以下疑问:1.AFP长期明显升高,会不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2.乳腺癌的发生会不会导致AFP明显升高?3. 在腹部B超及CT均正常的情况下,如何解释血清AFP含量长期大于1000ng/mL?4.血清中AFP含量长期明显高于正常值,有什么危害,该如何治疗?

欢迎广大的头条好友留言解惑。

请问您是否同意将肿瘤标志物作为入院常规检查? (单选)
0人
0%
同意,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0人
0%
不同意,增加住院费用
0人
0%
只同意必要时检查
0人
0%
无所谓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