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扶蘇廟是當地先民為紀念秦始皇長子扶蘇而建造的,始建年代儘管不詳,但據廟內遺存的珍貴碑銘考證,最遲也在隋唐時期。因與柏枝山相鄰的崞山上原有一座蒙恬廟,史稱崞縣八景之一“崞山疊翠”,所以兩座廟宇應為同一時代產物。歷朝歷代被敕封為“崞山大王”、“崞山神”、“柏枝大王”、“柏枝神”,御賜為“崞山神祠”、“柏枝神祠”等名。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我國現存活楸樹中胸徑最大、樹冠最高、樹齡最長的一株就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一對鴛鴦柏,樹齡1300餘歲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一對龍鳳巨楸樹齡2000多歲,其中龍楸胸圍13.2米,高達35米,冠幅東西25米,南北23米,是我國現存活楸樹中胸徑最大、樹冠最高、樹齡最長的一株,10位村民手拉手才可以環抱樹體,人稱“華夏第一楸”。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石券龍泉洞是扶蘇廟中保存完整的另一處古代遺存,其石洞構築工藝堅固巧妙,出水設計是自然流淌的山泉水與民間能工巧匠智慧創造的完美結合。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每年5月份楸樹開花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從2009年開始,柏枝山風景區籌建管委會就著手對扶蘇廟的修復工程。到目前為止,扶蘇廟三大殿(正殿一座、配殿二座)已全部完成修復工作,彩塑、壁畫製作基本完成。雄偉高大的殿宇、形象逼真的塑像、精細壯闊的壁畫,圍繞秦王朝那令人扼腕嘆息的史實主題,表現了扶蘇、蒙恬忠義仁孝的性格特徵,反映了崞縣先民對英雄豪傑的敬仰心理。扶蘇廟北側的大佛殿也已基本完成修復,寺院其它建築的修復正在規劃中。扶蘇廟院中的四株古樹已被省綠化委掛牌保護,其中號稱“華夏第一楸”的巨楸已名聲遠播。2012年,這裡開闢了寬敞的文化廣場,並新建以書畫碑為主的文化長廊一處。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地址:山西省原平市大林鄉西神頭村柏枝山景區

  

“華夏第一楸”在原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