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天是驚蟄,一個驚動萬物復甦的日子,一聲聲春雷響,驚動了春雨,驚動了大地,驚動了花朵,驚動了動物,驚動了春耕,也驚動了我們沉寂的身體。

驚蟄過後,氣溫逐漸變暖,萬物是甦醒過來了,但是許多的細菌、病毒同樣也甦醒過來,侵襲著我們的身體。在這個季節裡我們還常常容易犯“春困”,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們人體,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需要多吃些苦味的蔬菜,來抗抗菌、解解熱,提提神。苦菊這種蔬菜就是很不錯的選擇,有以上那些的作用。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苦菊是一種地道的來自歐洲來的蔬菜,口感中帶有苦味,具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它是蔬菜中清熱去火,提神醒腦的佳品。春季適量的多吃些苦菊,對於身體有好處。不過對於它的苦味,大人還能接受的,孩子一般就很難接受,甚至是很討厭,每次督促孩子多吃點苦菊,他總以太苦了,不好吃,為藉口逃避。

我們吃苦菊不就是要吃它的那份苦嗎,如果沒有了苦味,吃它還能發揮什麼作用呢?不要把苦菊的苦想的複雜了,我覺得苦菊的苦還挺應這驚蟄的節氣,苦菊的苦就像是這驚蟄過後聲聲響的春雷,陣陣輕輕敲打著我們的味覺,帶給我們既清爽又刺激口感。苦菊雖苦,卻是沒有達到很深的程度,它的苦味不會在嘴裡停留太長時間,通過咀嚼,最終留給我們的是淡淡的回甜的味覺體驗。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為了讓孩子能多吃些苦菊,清炒的、涼拌的、帶肉炒的、焯水的,都嘗試過多次,取得的效果都不是那麼的明顯,孩子還是在抗拒吃苦菊。

經過一番取材和實驗,打破成傳統的做飯理念,最終為孩子做出了一種他喜歡吃的口感。孩子對什麼最有情感,我想就是最初餵給他的第一口食物——奶,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喝奶長大的。奶是給予他們最安全、最有愛的食物,不少的孩子都對奶情有獨鍾。給孩子們做飯,就要挑選他們喜歡的味道。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把傳統中做飯的調料換成他們愛吃的,用酸奶來代替調味品,配上顏色好看的紫色甘藍,再來些能量高的堅果,其中核桃就是很好吃也很適合孩子吃的,苦菊配上核桃碎粒的除了增加營養外也能綜合苦味,放上一勺的白糖、一勺的橄欖油,一片片檸檬片,使口感吃起來清新。

這樣做出來的酸奶拌苦菊,別說孩子愛吃,每次都能吃一盤,就連我也喜歡上了吃。有甜味、有酸味、有苦味,有顏值、還有清新的香味,勾引這我們的慾望,讓我們欲罷不能的放下筷子。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酸奶拌苦菊

【準備材料】:苦菊、紫甘藍、檸檬、核桃、酸奶、糖、橄欖油

【製作過程】: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第一步:苦菊去除底下的根,挑選新鮮的葉子一朵朵的摘下來,用淡鹽水泡一泡,去除上面的農藥殘留,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第二步:紫甘藍一片片的葉子摘下來,用刀切成細絲,放入水中,清洗乾淨,瀝乾水分。

第三步:準備一把核桃仁,可生也可熟,根據自己的喜好,愛吃熟的可以把它放入烤箱內烤熟。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第四步:檸檬一個,外皮用鹽摩擦下,去除上面的蠟,然後清洗乾淨,切成圓形的薄片。

驚蟄到了,給不愛吃青菜的孩子換個法拌苦菊,結果一盤不夠孩子吃


第五步:準備一個大碗,把苦菊、紫甘藍還、核桃仁還有檸檬,再加入一盒酸奶、一小勺白砂糖、一勺橄欖油,攪拌均勻,就可以裝盤了。

隨然說:

製作這道菜放檸檬提酸,比用醋提酸更新鮮,口感更清爽;用橄欖油調試沒有太濃味道,不會衝撞蔬菜的新鮮,吃起來也不餬口,油膩;酸奶的加入讓這菜融化了苦菊的苦味。

帶有苦味的蔬菜最好是涼拌生吃。加熱油炒過後,不僅會損失蔬菜裡的一些維生素,也還會導致熟菜中油脂含量過高,更會失去破我們吃苦味蔬菜清熱解毒、提神除煩的作用。

我是隨然之戀戀不捨早餐,愛吃、愛美美食、更愛生活,希望能尋找出各種食物最適合的做法,把最美味的食物傳遞給你、我、他。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去尋覓和挖掘食味、食趣、食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