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事,通过这件事,竟然.....


本次疫情期间,多地市发布了假期延长的通知,规定各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这些城市民众的假期就变成了这个节奏:

1月24日,您的假期还剩5天

1月25日,您的假期还剩4天

1月26日,您的假期还剩3天

1月27日,您的假期还剩2天

1月28日,您的假期已充值,还剩6天

1月29日,您的假期还剩5天

1月30日,您的假期还剩4天

1月31日,您的假期已充值,还剩10天

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事,通过这件事,竟然.....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员,刚开始,你可能还为实现了自己长期以来的愿望:每天能睡到自然醒、可以连续刷剧、成天打游戏而窃喜不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却有一个声音:我想上班!

01 为什么曾让自己上瘾的东西,突然就没吸引力了

是的,每天睡到自然醒,在你睡眠不足时,这是一种奢求,但当你能一直打游戏、一直刷剧时,你会突然发现,原本让自己上瘾的东西,它的吸引力居然就这么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边际效益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益递减?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和行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也被称为“幸福递减率”,它是指在人们的心理中,开始时收益效用很高,但越到后来,收益值就会变得越来越小的一种现象。

比方说你去自助餐厅吃海鲜,刚开始的时候,各种三文鱼、雪蟹脚、北极甜虾、烤羊排等饕餮美味,一定能给你的味蕾带来极大的享受,但随着你进食数量的增多,吃到后半场,再昂贵稀缺的食材也开始变得不再那么诱人了。

那么什么时候你会放下筷子,不再进食呢?

答案是:当边际效益为零的时候。

所以你看,如果要让自己摆脱对一件有趣事物的瘾头(这里指非药瘾和赌瘾的行为上瘾),不是动用意志力去克服它,不去想它,反而是大量地去接触它,从而实现“脱敏”的效果。

02 还有什么可以脱敏

除了行为上瘾可以用以上方法实现对喜好内容的脱敏,对于厌恶、恐惧这种抗拒情绪,也有类似反过来使用的脱敏方法,这种心理学临床干预上经常被使用到的脱敏方法被称为

“暴露疗法”。

什么又是暴露疗法呢?

简单来讲,暴露疗法是心理学中一种基于想象和实景,让人进入他最抗拒、最焦虑情景中,从而迅速矫正人们对焦虑源错误认识,消除焦虑和反抗情绪反应的一种方法。

这样讲有些抽象,我来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比如有的人会很害怕蜘蛛,看到蜘蛛会发出控制不住的尖叫和颤抖。那么,怎样才能消除他们对于蜘蛛的恐惧呢?

暴露疗法的通常做法,会分成下面这八个步骤:

第一步,让受试者想象有一只蜘蛛出现在他的书桌上;

第二步,想象这只蜘蛛正在向他爬过来;

第三步,想象这只蜘蛛爬上了他的手背;

一开始想象的时候,受试者可能会表现出非常焦虑和害怕的神情,但如果第一步到第三步重复演练上3~5次,这种情绪就会被逐渐释放出来。

当达到了这个阶段后,就可以继续后面的步骤了:

第四步:把一只蜘蛛装进一个塑料瓶子里,放在被试一米开外的地方;

第五步:让被试拿起这个瓶子;

第六步:把这个瓶子颠来倒去,让受试者观察蜘蛛在瓶子里上爬来爬去的情景;

这个过程同样会和第一步到第三步那样,需要重复演练,而被试的情绪也会从最开始的抗拒,到逐渐坦然地接受。

好,暴露疗法继续:

第七步:让受试者带上塑料手套,把蜘蛛从瓶子里倒出来,让蜘蛛在被试的手套上爬。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同样需要来回操作3~5次。如果这步结束,并且被试的情绪也能相对稳定了,那么最后一步就可以开始了:

也就是最后的第八步:让蜘蛛在受试者的手背上,没有任何阻隔物地爬行。

我猜你可能会有两种反应,比如:这能管用吗?

是的,根据2012年Katherina Hauner博士有关暴露疗法的实验显示,整个过程虽然只需要短短2个小时,但它能极大概率消除受试者对蜘蛛的恐惧。

而你的另一种反应可能是,蜘蛛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多数人不可能会那么害怕吧。那就请想象一件你害怕的事情,用来替代蜘蛛(比如蟑螂),可能就能提升我们的同理心,去理解一些他人对蜘蛛的恐惧了。

03 还有什么有趣实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非常有趣却实用的学问,我再来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5元人民币拍卖游戏”。

什么?5元人民币就是价值5元啊,这有什么好拍卖的呢?

当时我正在读在职商学院,我们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教授曾经在班级里就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有趣游戏,她拿出一张崭新的5元人民币,请我们对这张纸币开价,以5毛钱起拍,每次叫价也是5毛。出价最高者可以获得这张5元纸币,不过出价最高和第二高的同学都要支付自己的叫价。

一开始,同学们还有些腼腆,没人吱声,我作为班级的组织委员要带领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于是就硬着头皮,率先喊了一下:5毛!

看着我带头,学习委员也接招了:1元。这下气氛终于活络起来了,一位来自IT行业的技术总监老梁举了举手,仿佛参加真实的拍卖会一样,喊了一句:2块。

“2块5”,“3块”,“3.5块”……叫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出价到4块5的时候,叫价已经极其接近5元的价值了,但如果游戏到此结束的话,意味着叫价4元的聂女士,一位英语8级证书的拥有者,跨国公司供应链部门的高级经理,也要按照规则支付4元钱,作为叫价次高者的惩罚。为了避免这项惩罚,她不得不以5元的价格叫价试图购买下这张5元的纸币。

可游戏并未就此结束,出于同样的理由,刚才出价4块5的老梁同学喊出了5块5。班级里的气氛变得有一些诡异,有些同学露出了看戏的神情,有些捂着空心拳头举在鼻子前,陷入思考。

“6块”,“6块5”,……“9块5”,“10块”…

最终,聂女士以17.5元买了这张5元纸币,而老梁则需按规矩支付17元给我们敬爱的女教授。

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事,通过这件事,竟然.....


04 为什么5元最后可以卖17.5元

聂女士和老梁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对付,当然也没过多的交情,我们都是一个MBA班的同学,只是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一起吃过几顿饭而已。不过在这场拍卖游戏中,聂女士净损失为12.5元,拿到了一张崭新的5元纸币;老梁不仅净损失17元,而且啥都没有捞到;而我们的女教授老师却仅仅只是付出了一张5块新钞,却净赚了29.5元,一顿还不错的午饭钱落实了。

这个结果让班级里第一次接触该游戏的我们大跌眼镜。事后女教授带着我们复盘该游戏,聂女士表示,当叫价达到5元时,自己存在不愿损失,期望老梁放弃的心情;而老梁也觉得自己当时存在侥幸心理,期望自己叫价后让聂女士知难而退。

但后面的结果是大家都看到的,彼此互相抬价,企图迫使对方离场的意愿居然反而伤害自己,两人在这个泥潭中越陷越深,直到老梁发挥绅士风度,果断地在聂女士喊出17.5元的时候中止了这场无休无止的竞价。

女教授又让其他参与者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一开始只是觉得有趣,但越到后来越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坑,但身在坑中的聂女士和老梁发现时已经没有办法全身而退,只能通过加价的博弈让对方退出,但实际上双方都是这个念头,结果价格攀升,参与者更后悔,到最后只有等哪一方率先恢复理性,这个游戏才得以结束。

06 原来是这个心理机制在作怪

实际上,这个让参与者痛苦却上瘾的5元钱拍卖游戏已经在地球上被玩过了n遍。最早把该游戏设计出来的学者是耶鲁大学博弈论专家马丁·舒比克(M.Shubik),他所设计的“1美元拍卖陷阱”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经常能以20~66美元之间的价格竞拍出去。所以,从这个结果来看,17.5元购买5元纸币看来并不算太过吃亏。

不过,包括我们的两位同学(一位技术总监、一位跨国公司高级经理),他们和其他参加过这个游戏,来自名校的学生都是智商过人的有识之士,却无不落入舒比克教授的陷阱中去。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经济学和行为心理的一项原理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这里面存在一个概念叫做“沉默成本”(Sunk Cost),也就是指发生在以往,但和当前的决策并不相关的费用。这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单单考虑做这件事情的益处,而是还会去看,之前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投入。

很多人之所以坚持看完一部烂片,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投入了电影票和看了前半部分的时间成本;女孩子不愿意放弃一个渣男,也往往是由于自己已经在他身上花费了几年大好青春;而大多数股民,也会因为觉得卖出已经下跌的股票就是承认失败,所以面对每天继续阴跌,逐步蚕食自己资金的投资标的会仍旧不舍得止损。

同样的,如果你去过迪士尼乐园或者环球影视主题公园,你会看见游客们经常排成长队,花费60甚至120分钟的时间,去乘坐仅仅3分钟左右就结束的游乐项目。不是人们傻,而是这些排队的路线都经过了游乐场行为设计师的巧妙设计,游客始终看到自己在往前移动,每次转弯都觉得应该快到了,但这次转弯后又是下一次转弯,既然已经排队排那么长时间了,那么就再坚持一下,总会排到的。

07 最后的话

疫情期间,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刷剧和游戏,不妨来学习一些反直觉的行为心理学,今天我和你讲了三个行为心理学效应:

第1, 边际效益递减,它是指在人们的心理中,开始时收益效用很高,但越到后来,收益值就会变得越来越小的一种现象。

第2, 暴露疗法,是心理学中一种基于想象和实景,让人进入他最抗拒、最焦虑情景中,从而迅速矫正人们对焦虑源错误认识,消除焦虑和反抗情绪反应的一种方法。

第三,是指发生在以往,但和当前的决策并不相关的费用。这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单单考虑做这件事情的益处,而是还会去看,之前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投入。

以上内容在我的新书《行为上瘾》中,有更详细和更多的拆解,同时,如果你还想知道:

盲盒心理:为什么不确定的奖励让你沉迷?

差点就赢:什么让你感觉再来一次就抓到娃娃了?

如何夺回主动权:让自己对有意义的事“成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