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边的商贾重镇——华州柳枝河头村

河 头 村

作者 刘文涛

河头村在华州柳枝王宿古镇北,紧依河堤。河头顾名思义:解放前,从河南、山东、安微,沿黄河逆上入渭载米拉煤的重船,行至此地,就到头了,再向西,水弱船托㡳,拽不动了。货物在河头村必须卸下一部分,改走陆路向西,所以此村紧南边有祖籍江苏弋阳的弋家巷,安徽毫州的亳州巷。

渭河边的商贾重镇——华州柳枝河头村

现在坝外的地平,比河头村台高4米余。一九二四年《京报》主编周伏园,和鲁迅坐船从潼关进入华州后,在《长安道上》写到:“平地比(渭)河面高出三五丈,在船中望去似乎都是高山……”。以前可是村比河床高十米左右呀。

渭河边的商贾重镇——华州柳枝河头村

河头村以前是商贾集散的重地,盗贼免不了觊觎他们的钱财,商人们就在河头村西北角(现坝北一道渠位置)修有:贼娃子庙,下船商人,脚着异地,必先叩拜此庙,安慰飘泊的心,以求经商历程平安无事。这贼娃子庙有个传说,以前河头村有个贼娃子,凡是客商在此卸的货物,他见啥偷啥,按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村里从东到西也被他摸个遍,头顶生疮脚巴流脓,人说这货哈(瞎)透透了。

有一天晚上,这货偷了一户可怜人家的锅,背回家时,让他妈发现了训叱到:“跪下,娃呀!你乍凑(做)这断人烟火,没尻子门的事,这户人没了锅,明早就得挨饿,你敢紧送回去。”这贼娃子是个孝子,最听他妈话,可是这时天快亮了,锅乍送回去?他妈说到:你只管送回,苍天自有安排,天于是有了:黎明前的黑暗,贼娃子把锅给人家送了回去。贼心立马绝,善念刹那生,破财立庙,佑征途路人平安。到民国年间,贼娃子庙只有方方三米青砖外垒土台,土台上有拱形龛,残破不已。

渭河边的商贾重镇——华州柳枝河头村

河头村以张姓为主,分三大户,兼有少数刘姓。旧社会时,村东、南、西呈C字形围有城墙,北边以北列人家的后院墙为阻土匪的临时性防御,河头村只有西城门。河头张姓祠堂在村东南方向。

河头和老堡子村中间,以前有:张新庄村,只有几户人家,在现北刘大队部位置,因为张新庄村小,修不起城墙,土匪时来骚扰,一部分张姓迁入老堡子,一部分迁入河头。

柳枝张桥的张姓,一部分先祖为河头村人。河头先祖在张桥置买山地,叫张家山。在一九四八年前,张桥张姓逢年初一、清明,要来河头祭祖。张家山人若来早,城门没开,等在城外受冻;来迟了,罚给河头张姓所有男丁,发一个烧饼。张家山人在后来祭祖中,背走先祖牌位,抱得张姓族谱,再不来祭祖。在文化大革命时,族谱毀于破四旧。

渭河边的商贾重镇——华州柳枝河头村

河头村自己的渭家,一个平凡的村,无数次的走过,走进遥远的梦境,走进了点亮母亲童年的灯。

图文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刘文涛(华州柳枝镇毕新社区北刘三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