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復興與文化旅遊

熊大尋/文
美國主流媒體《商業週刊》指出:“未來競爭的基本單位應定位於城市”,“當城市成功的時候,整個國家也會成功。”城市的成功取決於城市建設。如何搞好城市建設成為市委書記和市長的重要課題。


經濟形態決定城市形態,中國經濟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與之相對應,中國城市建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農業社會城市建設:從《周禮·考工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時的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廟,前朝後市,市朝一夫……”。這套理論一直影響著中國數千年來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其基本原理是天人合一、中軸對稱。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瓦以鍋弧攝日月精華(像我們俗稱的鍋蓋的衛星信號接收器,方便接受日月的光華),廳堂過白採天地精氣(何謂“過白”?它是傳統建築剖面設計中的一個要點,要求在後座建築內部某個特定點(祠堂通常是龕前神几上香爐燃香位置)向前觀望,透過本座建築簷板和前座建築屋脊上皮所能看到(“過”)的一定尺度的天空(“白”)。
這樣一種青瓦白牆、小橋流水的意境,構成了東方文化的詩意居住空間,形成了最初的城市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這是中國城市建設的原創時代。
第二個階段是工業社會城市建設。建國後,我們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效法於蘇聯老大哥,大批蘇聯工程師、建築師來到中國,導致了城市建設的“蘇修”即按蘇聯模式修造。基本特徵是“四菜一湯”即樓堂館所+廣場。隨著城市富裕程度的增加,新的四菜一湯也出現了。一個龐大的政府辦公樓,中間搞一大片禁止市民進入的草坪,兩邊羅列著博物館、圖書館等建築物,再加上一個巨大的音樂噴泉,這就是新時期的“四菜一湯”。

在大拆大建、大破大立的指導思想下,大馬路、大綠化、大樓房、大廣場遍地開花。這種低品味、低層次的宏大敘事大興其道,成為城市領導者們競相學習模仿的榜樣。而民國時期尚保存完好的一千座古城,現在僅餘3座!
因為長期從事城市及旅遊策劃工作,一年平均接受二、三十個市縣委書記的邀請和會談,我不相信我們的城市領導者會如此低能。追根究底還是體制的原因,中國的決策體制是民主集中制,重大決策主要取決於民意。而中國的民意是什麼?就是羊群效應,中國人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民族,所以人們吃喝玩樂、經商從政無不需要跟風和順大流,因為這樣才最安全。你要吃晚餐會選哪裡?哪裡人多選哪裡!你要旅遊會選哪裡?哪裡人氣旺選哪裡?
同樣,你要建設城市你會怎麼建?別人怎麼建我就跟著怎麼建!因為這樣最沒有風險,你要問他為什麼把城市建成這樣?他告訴你,大連不是這樣嗎?上海不是這樣嗎?這叫有交待。我們的城市領導者知道,這種低品味、沒文化的城市建設肯定不漂亮,但是肯定最安全。
在這一階段,我們的城市千人一面,我一年坐80趟飛機,空降到任何一個城市,如果你不提前知道你的目的地,你絕對搞不清身處何方。中國城市進入山寨時代!

我們的城市缺乏文化,缺乏文脈。我們用工業製造產品放進貨架,最後我們被工業製造成產品放進水泥格子。在山水難尋、 詩意無處的城市中,期望心靈家園的城市人和藝術家,只能在廢棄的工廠裡找點安慰,搞點藝術工作室。北京的798、昆明的創庫、深圳的藝術家村等都是所謂現代化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可憐的精神自慰地。
第三個階段,是後工業時代的城市建設,即城市復興階段。70、80年代是日本人的天下,日本憑藉汽車和電子工業成為世界經濟一哥。政治上是美國馬仔的小日本居然騎到大哥頭上,美國焉能不生氣?但是美國人很聰明,沒有尾隨日本發展汽車和電子工業,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隨著90年代初,克林頓上臺,制定了差異化競爭全面超越日本的國策。網絡產業從軍工轉為民用,信息高速公路引導美國經濟重回世界第一的寶座,從此掀開了後工業時代的序幕。全球經濟開始進入後工來時代的軌道。
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在中國兩億件襯衣才能換回一架波音飛機的刺激下,中國提出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綠色GDP,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等新的理念。北京不再提做“經濟中心”的口號,而是做“中國首都”和“文化中心”,杭州和成都城市功能分區後,提出了世界休閒之都的發展方向。作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珠三角,也通過“珠三角9+2”把周邊省市兄弟拉過來,轉移自己的低附價值工業,從招商引資轉向招商選資,轉身面向高價值、高科技和高利稅產業。上海也把工業園區讓給了崑山,崑山迅速脫掉“戲劇之鄉、中國水鄉”的長袍,把上海丟過來的洋馬甲套到了身上。上海因此換了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的後工業時代的休閒裝。

除了上述因素,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文化旅遊產業的興起等,更進一步推動和深化了城市轉型升級的進程。在後工業時代,城市呼喚文化,城市復興的時代到來。
這一時期城市建設從原創時代、山寨時代過渡到了復古時代。全國各地興起造古城、建古街、起古鎮的風尚。如果說是這是復古的階段,還不如準確的說是收藏的階段。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建築群中,人們找一小塊空地收藏幾件殘存的破樓爛房,因為體量太小、數量可憐,怕外來的客人笑話,所以又在旁邊再搞點仿品來襯托一下。可以理解為是城市在搞收藏。
這個城市收藏風一來就不得了!久居水泥格子的人們一下子奮不顧身撲了進來。麗江1996年在大地震的廢墟上搞了一個仿品,結果全世界每年500人跑去朝聖——朝心靈的聖!上海收藏了一個新天地,馬上成了“夜上海”的新代名詞!
這就給我們帶來了兩個命題:後工業時代如何進行城市建設?沒有經歷過充分工業發展的城市有沒有跨越式發展的方法?
對這兩個問題,我有一個一致回答:牽文化旅遊一發,動城市發展全身!如果說工業時代是批量複製時代,後工業經濟時代就是獨創個性時代。後工業時代有這樣一個特點:“贏家通吃”,在一個領域中只有第一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且第一會吃掉排在後面的幾位。為了不被第一吃掉,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

我們在策劃城市時提出過一個策劃法則叫“第一法則”,即人們只記得住第一,記不住第一;只會消費第一,極少消費第二。漢高祖劉邦大家都知道,漢朝第二個皇帝就很少人知道了;唐太宗李世民盡人皆知,第二個繼任者呢?你記得住嗎?宋太祖趙匡胤知道人很多,第二個皇帝呢?明太祖朱元璋大家知道,第二個皇帝呢?
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旅遊產業就迎來一個全民旅遊的時代。旅遊的本質也隨之發生變化,從經濟型社會的“走馬觀花”到小康型社會的“安營紮寨”,“旅遊”正從“旅居”過渡。從快節奏中出來休閒旅遊的人們需要慢節奏,旅遊方式正在慢下來。旅遊產品也開始發生變化,旅遊熱點從景點景區變為了城市本身,城市就是最大的旅遊景點。麗江、大理等就是明證。人們不再謀求“到此一遊”的稀罕,而是追求品味體驗的悠閒。在後工業時代旅遊新形式拉動下,城市發展就找到了契機。通過城市建設打造文化休閒平臺和文化旅遊項目,把城市變為最大的景區,吸引人們遊玩並過夜(過夜是旅遊追求的最大目標,城市文化空間是最佳選擇),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經濟的增長。
後工業時代城市需要文化空間收藏文脈,市民需要從更多的工作空間中留出休閒空間來,遊客需要體驗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休閒客廳。這三個需求決定了後工業時代的城市建設的主題是:復古造城,以文會友。實現從城市文化向文化城市轉型。

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就像一個令人生厭的暴發戶。
對於沒有經歷工業化充分發展的城市,此時也有了機遇。當中國從生產型社會轉向消費型社會,以前城市向生產型產業提供基地,現在轉向為消費型產業服務了,哪種消費量最大?哪種消費可以輻射全國?文化和旅遊!
上帝是公平的。歷史的發展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改革開放三十年佔盡優勢的城市,幾乎都付出了環境上的代價。這就為被冷落的城市提供了發展機遇:賣環境、賣氣候、賣自然。河東賺錢到河西消費,不需要汙染環境就可以坐地收錢,何樂不為!海南、雲南和歐洲的瑞士就是明證。
中國就像一個大商品房,北京是深思熟慮拍腦袋的地方,所以北京是書房;上海是金融中心、世界都市,上海好比一家的裝門面的客廳;廣東是世界製造業的中心,汙染較重,這裡好比廚房;杭州、大連最適宜人居,這些城市就是臥室;哪裡是花園呢?一個住宅如果不帶花園,那一定不是高檔住宅。中國要進入城市人居環境的上流社會,必須要帶花園,而且還不能小,一定要比住宅大得多。因為人家歐美國家都是大莊園。這就是國家發展需求和城市發展機遇。所以,中國一定要有生態旅遊聖地,這些地方就是雲南、四川等地。這些“花園地帶”還遠遠不夠,因此,誰能優先打好文化旅遊牌,誰能在城市建設中高瞻遠矚,走一步看三步,誰就可會贏得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城市建設分為了身體空間和心靈空間兩部分。當一個城市身體空間大於心靈空間的時候,城市居民是人在曹營心在漢;當城市心靈空間大於身體空間時,則居民身心合一,幸福指數最高。古人為什麼發明了哪麼多詩詞歌賦?為什麼創造了那麼多文物古董?因為古人身心合一,幸福得很啊。
旅居時代,現代發達的交通工具、酒店飲食業、地方文化特色越來越分化人們在一地居住的時間。交通時間的大大縮短,人的活動半徑的增大,終於為靈魂提供了快車,讓靈魂趕上身體成為了日常行為。誰營造好城市的心靈空間,誰就能贏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