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北民族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全套]2021年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考研真题及详解


2021年西北民族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名校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2.代差

3.非正式制度

4.社会资本

5.阶层性贫困

6.无讼(费孝通)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2.简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简述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4.简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5.简述晏阳初的“愚贫弱私论”。

6.请结合社会学理论解释“远亲不如近邻”包含的道理。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试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后世对其发展,并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得当的话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2.代差

答:代差是指社会和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非正式制度

答: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他不仅可以蕴涵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而且还可以在形式上构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

4.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社会资本既取决于他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也取决于网络中各个成员所拥有的资本(经济的、文化的与符号的)的容量。

5.阶层性贫困

答: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6.无讼(费孝通)

答:“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 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向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简言之,就是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是推行法律和法庭,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代表作,这本书是韦伯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这本书通过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层层分析,阐述宗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

8.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

答:互动的维度分析是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社会互动的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和利益关系。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最基本向度,情感向度上遵循回报性,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补性。

(2)社会互动的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可以从互动双方利益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3)社会互动的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限于特定的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方式上较为灵活。

(4)社会互动的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深浅和好坏。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本文选自“才聪学习网”考研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