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有些地方你一定要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它帶給你的震撼。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我行走其間,忽然覺得這地方活了過來,它緩緩吐納著渾厚的氣息,充斥了整個宮殿,它的脈搏就是這一條條的小道,不斷跳動著,流淌著汩汩的熱血。


你真的會不自覺的一股酸楚湧上來,眼眶溼潤,被這人類的歷史深深感動在其中,我到過敦煌,到過布達拉宮,到過圓明園,到過泰姬陵,一次次的被這份歷史的厚重感所折服,並且敬畏。


吳哥古蹟——它像是一顆遺落在人間的靈珠,它是質樸的,也是華貴的。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吳哥古蹟就藏在面積45平方公里的一個森林之中,直到1861年被法國學者發現才重現於世。,它曾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大、最繁榮的王國之一的高棉王朝皇家中心,在1431年泰族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吳哥,此城便被廢棄,王朝被迫遷都到了金邊。


如果你漫步其間,會發現它是一部流動的史詩。它在建築落成之時並非停止了建造,而是隨著朝代的更替,信仰的轉變過程中,不斷的豐富和改變它的建築風格,以及上面的宗教浮雕畫像。


在那一段300餘年的吳哥大規模建設時期,宗教內容從印度教崇奉的溼婆、毗溼奴諸神到大乘佛教崇奉的觀世音,再從大乘佛法到小乘佛法。其中最出名的兩個景點就要數女王宮和空中宮殿莫屬了。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被稱作“吳哥古蹟的明珠”的女王宮又名為溼婆宮,你走進去一看,這正中的神祠供奉著溼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著毗溼奴神。而環顧四周的殘桓斷壁,竟大大小小刻著溼婆神跳著創造和滅世的天舞,一時間頓覺得身在九霄之上金碧輝煌的天宮之中,亦或者在九幽之下的地獄等待懲戒。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而空中宮殿建在12米的高臺之上,成金字塔形,塔有三層,而塔尖塗金光芒四射,你在那高臺之上往下看,可窺得吳哥城大部分全貌。在一片青山綠水的環繞之下,一座落敗的古城靜靜沉睡在其中,幾百年前的人聲鼎沸早已消散在長空之中,曾經那不管怎樣的繁華也盡隨大江東去,讓人頓生感嘆,此刻的心境又是別樣的滋味。

走下來,在迴廊中隨意神遊,你也許可以看到那一座座保存尚且完整的佛塔,塔周邊又是各形各色活靈活現的佛教人物,你不認識沒有關係,但你難免會心生疑惑,當初建築者們是否會按照自己的模樣雕刻了一尊人像在上面呢?或許他們也希冀成為神邸下一名忠誠的教徒而已。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不知不覺走到了吳哥窟中,又稱小吳哥,它建在三層臺階的地基上,每層臺基四周都有石雕迴廊,浮雕大多取材於印度著名史詩《摩珂婆羅多》與《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畫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米,全長達七百餘米,整整繞寺一週!


這真堪稱得上移步換史了!


我看柬埔寨之傳世迎來的風-吳哥古蹟

而在1988年,應柬埔寨政府的要求,中國政府就曾派遣專業隊伍參加了吳哥古蹟周薩神廟的修復工作,歷時十年,才基本恢復了周薩神廟原有的建築格局和藝術風貌。而在2009年12月,中柬又再度合作簽訂協助修復吳哥茶膠寺的工作,耗時8年。


吳哥古蹟穿過了歷史的長河留存到了現在,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瑰寶,舉世矚目,中柬雙方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也為這共同的人類遺產仍舊在不斷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