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流浪星空的人類將打造一支3000萬艘戰艦的超級艦隊

被罵還是很有效果的,意見被一條一條的提出來,大到戰艦武器,推進,控制,小到按鈕的位置,在沒有星際戰爭經驗的情況下設計的獵殺者,缺點還是很多的。

“還有沒有了?平時怎麼沒人提,現在捱罵了就說這麼多。”文中華說道。

“總參謀長,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大的缺陷沒條件解決,小缺陷也不想麻煩大家,科技工作者實在太忙了。”

“好了,大家的意見很寶貴,曾院士領導的戰艦設計小組會把你們的意見考慮進去的,你們會後也要去聆聽一線艦員的意見,及時彙總整理發送給曾院士和我,現在曾院士已經有一份新式戰艦的初稿,給你們先高興高興。”

“同志們,大家請看。”曾院士指著會議桌上的全息影像說道,一艘類似於三角形的小飛船三維影像出現在眾人面前,在外形上看,新戰艦和獵殺者並沒有太多差異,曾院士開始了講解。

新式的戰艦命名為隱殺者,這個類似於等腰三角形的飛船長度100米,底邊寬80米,最厚處20米,比起獵殺者戰艦來,隱殺者的體積只有其十分之一不到,完全解析掉沙蟒文明和其它幾個文明的曲率技術後,又在四維空間泡中呆了三十年,空間物理學家對曲率的研究如同坐上了火箭,加上隱殺者的小巧體形,計算機模擬數據得出隱殺者的最高航行速度可達500倍光速。

隱殺者戰艦體積變小後大功率激光炮只能拋棄掉,這些激光炮佔用了太多的能量而且攻擊距離有限,在沒有新的技術突破以前激光炮只能暫時放棄大規模裝備,隱殺者戰艦的武器主要以反物質為基礎,這其中包括各種反物質炸彈,反光子束等等,而反物質炸彈又會有曲率反物質炸彈和電磁反物質炸彈,反物質曲率炸彈的速度將會和隱殺者一樣超過500倍光速,電磁反物質炸彈則是通過磁力線通道發射出去,它們是速度每秒只有幾百公里,但是他們將遍佈整個作戰空域,對敵方戰艦進行無死角打擊,現在艦隊的反物質產量已經提高到每天十公斤了,存儲下來的反物質也已經超過200噸,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提高反物質的產量,少部分隱殺者還是會繼續裝備激光炮等其它武器以應付未知的戰場形勢。

隱殺者戰艦雖然減小了體積,但是防禦並沒有減小反而加強了好幾倍,第一是材料科技的進步,第二是我們研發了新型的防禦系統,這些年來我們對能量的使用又提高了幾個級別,所以新型的防禦系統得以打造出來,這是基於能量場和空間的防禦機制。

在四維空間泡中躲避的時候,我們對維度和空間有了更深的理解,新式戰艦通過調整曲率引擎的位置和功率,把戰艦周圍的球形空間用能量場進行不規則扭曲,敵方攻擊過來的不管是激光束還是實體武器,明明是直奔隱殺者而來,在即將擊中的一刻卻會詭異的改變方向,老式的曲率引擎也是彎曲空間,只不過空間的彎曲的規則的,起不到防禦作用。另外新式引擎仍然存在防禦死角,暫時最大能做到全艦百分之八十的區域進行防禦,加上隱殺者個體小,機動能力更強,比起獵殺者是生存係數大了最少二十倍以上。

“院士,如果再改進一些,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防禦,我們的戰艦豈不是立於不敗之地了。”陳鵬問道。

“哈哈,當然不可能,即便是百分百防禦,也是要講能量的,一塊鐵板的防禦強,那是針對於木棍,如果換成槍炮,鐵板就會不堪一擊,空間扭曲防護也是這個道理,只要敵方的攻擊能量超過一定界限,就能擾動空間,突破我們的防護打擊到隱殺者,所以在戰爭的時候還是要告誡我們的艦員不要硬抗,不被擊中才是最安全的。”

“隱殺者小了這麼多,會不會對我們艦員生活造成影響,畢竟他們需要長時間呆在裡面,生存空間小了,會產生很大的壓抑感。”

“當然不會,隱殺者進行了重新佈局,加上我們現在對能量的利用更加有效,減少了很多設備,所以戰艦內的空間會很充裕,我們預留了很多空間給艦員使用,等到列裝的時候還可以根據每位艦員的喜好來進行小範圍調整,儘量讓他們有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來緩解孤獨,再說了,隱殺者雖然小,那也是一個一百米長,80米寬,25米高的龐然大物,如果放在幾個世紀前,就是一棟摩天大樓,艦員們在裡面生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那我們就放心了。”

“對了,還有一項技術已經完全成熟,也會裝備到影殺者上面,就是我們的全息影像技術,以前的全息像都是點陣式的,非常粗糙,現在我們光學組的科學家新研發的矢量全息像,可以把物品的每一個細節都完全展示清楚,如果事先沒有告訴你這是個全息像,你可能無法分別真實和虛幻的差別,我們利用這個技術在每艘隱殺者裡面都會佈置一個一模一樣的大廳,雙方如果想對飲的話,只要發出申請並且走到大廳裡面,系統就會把彼此的全息像投射到兩艘隱殺者的大廳裡,在彼此看來,朋友就像真的一樣坐在你旁邊陪你喝酒。”

“真這麼好?”

“當然,我們還會在深藍號上面設立多個超級大廣場,艦員們在工作之餘,可以在大廣場上和家人團聚,甚至舉行一場舞會都沒問題,不過限於這個東西太過真實,我們人類目前的智力程度很容易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混淆,全息設備的使用時間和範圍都會受到管控,等未來我們的智力整體水平提升了再取消管控。”

“對了,院士,居民艦不會重新制造嗎。”陳鵬問道。

“深藍號會進行一些小範圍的改造,建造深藍號不容易,不可能說拆就拆了,我們會對深藍號的曲率引擎進行優化升級或者直接更換,調整位置等等,雖然工程量很大,但是比起重建一艘深藍號這點工程量不值一提,改造後的深藍號理論速度會達到一百倍光速左右,和隱殺者一樣具有能量場扭曲空間進行防護,深藍號能量充足所以防禦強度比隱殺者還要強幾倍,”曾院士回道。

“院士,你的意思是,獵殺者要全部拆掉?”高建川有些不捨得。

“是的,獵殺者已經沒有改造的價值了,加上現在我們處在地下城中,為了隱蔽我們不能在行星表面大規模建造冶煉基地,僅憑地下城中這些冶煉廠想要獲得我們需要數量的鋼鐵起碼需要上百年的時間,直接拆解獵殺者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我知道你們很捨不得獵殺者,它們雖然只是一個機器,但是卻陪伴了大家兩百多年,相信我,這不是獵殺者的終結,而是它們的涅槃重生。”

“謝謝院士。”

“不用謝我,你們接下來可是有得忙了。”

“忙點好,在基地中我們都沒什麼事情可做。”

“幾位司令,我們科學院通過對戰爭的模擬,會同將軍和文總參謀長一起商定,隱殺者的建造數量將會達到3000萬艘,也就是說最少需要6000萬艦員,現在我們的所有艦員加起來才不到300萬,連領頭都不夠。”

“院士,這也太多了吧,且不說艦員問題,3000萬艘隱殺者,沒有上千年也造不出來啊,難道我們要在這裡停留上千年的時間嗎?”

曾院士笑笑:“當然不用那麼久,隱殺者戰艦我們全部採用模塊化設計,幾個世紀前,我們造一架飛機大約需要幾百萬到一千萬個零件,現在我們造隱殺者,只需要不到50萬個零件,這就是技術的進步,這50萬個零件我們都有成熟的生產線,每一款零件生產3000萬個其實用不了多長時間,比如用時最短的螺絲和鉚接件,以我們的製造能力,即便只有一臺小機器,也會在5000個小時之內製造完成,也就是200多天,實際生產的時候這些東西我們會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其它複雜一些的零件也不過超過20年,最慢的環節反而是組裝階段。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十年內把所有的相關工業體系在地下城中搭建起來,同時要優先製造相關的生產設備,等工業體系搭建完畢,機器設備也要同時到位,接下來我們需要花費三十年時間來生產這些零件,邊生產的同時也要邊組裝。”

“院士,我還是不敢相信我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造這麼龐大的艦隊!”

“這一切都是經過我們嚴格計算的,不過這都要感謝第一批工程艦和第一批獵殺者的艦員,他們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內給我們打下了基礎,他們建造了地下城,製造了足夠多的設備,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才開始建造地下城,進度起碼要慢50年。我們現在有50多個地下城,其中一半用來居住,另外一半用於生產,而且還有新的地下城在挖掘中,我們的生產速度會隨著時間推移會越來越快。”

“這麼給你說吧,我們把時間倒推幾百年,21世紀初,全球的汽車產量一年接近一億量,如果市場需求足夠大,這個產量還能再翻幾倍,再來看2050年的數據,當時智能手機已經完全普及並且完全國產化,我國一年就可以生產超過15億臺手機,一臺手機兩百多個零件,一年零件產量就是三千億,用於這些零件生產的工人大約在50萬,現在我們的零件總數是15萬億,是當年手機一年零件總產量的50倍,但是我們現在花費的時間是當年的50倍,人員是當年的20倍,技術進步也是當年的幾十倍,加上在天倉五我們已經積累了完善的戰艦生產經驗,雖然這麼簡單的比較並不恰當,但是起碼可以證明我們有能力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打造出一支3000萬的隱殺者艦隊。”

“曾院士,雖然戰艦的建造不成問題,但是需要的艦員數量也太多了吧,6000萬,我們現在總人口經過了一兩百年的發展,也才剛剛8億多點,現在一下子要了差不多十分之一的人,不太現實啊。”

“哈哈,我嚇唬你們的,如果真需要這麼多艦員上艦,我們的艦隊結構是非常不健康的,所以隱殺者戰艦並不會像獵殺者一樣,我剛剛也給你說過全息技術了,大部分的隱殺者都是無人狀態,艦員直接在深藍號上就能模擬隱殺者的真實情況進行駕駛,就像打遊戲機一樣簡單,這部分隱殺者省略了最為複雜的艦員生存保障系統,結構更加簡單,所以我們才有信心建造3000萬艘,只有少部分隱殺者裝備生存保障系統以便某些特殊任務需要真人上艦,因為將軍考慮到未來戰場的不確定性,我們仍然需要一批熱血艦員進行實操駕駛。”

“那還好,那還好。”幾位司令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如果真的需要那麼多艦員上艦,一旦戰爭爆發,損失可就難說了。

“我們製造了一副眼鏡,帶上這副眼睛,視角就會變成隱殺者的視角,人員只需要進行模擬操作動作,戰艦就能做出同步,這樣即使隱殺者戰毀也不會對艦員造成傷害,如果人員實在不夠,隱殺者的AI也比獵殺者更先進一些,完全可以配合操作員進行自動攻擊,不過還是希望能儘量多的培養操作員,AI在規則的領域完全可以打敗人類,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還是有些落後於人類智力。”

“好了,差不多了,會議就到這裡了,大家去忙吧,曾院士會參考你們的意見對隱殺者進行修改設計的。”胡宇說道。

不得不說,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3000萬艘隱殺者的建造確實不容易,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和奉獻,好在艦隊經過了幾百年的磨合,現在的民眾完全不同於地球時代,在地球時代不工作不會餓死,也不會有任何危險,但是艦隊時代不一樣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保障自己的生命和未來,大家不光有工作的熱情,還有著嫻熟的技術和很高的素質,每個人都以工作和學習為榮,以懶惰和不務正業為恥,正是有了這麼好的民眾,艦隊才一次次在危急中生存下來。

胡宇閒不下來,離開了科學城後又馬不停蹄的通過管道來到了生物艦中,因為生物技術的特殊性,肖院士提出不需要建造專門的地下城,生物學家仍然在生物艦中工作,其實這裡的生物學家只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而已,生物學的其它正常分支一直和曾院士呆在一起,只有這個分支單獨使用了一艘飛船。用其他人的話說,這群生物學家就是魔鬼製造者,他們搞出來的東西往往驚世駭俗。不過這也是大家的猜想而已,因為生物艦中到底有什麼是嚴格保密的,知道的人很少。

經過了十層防護門,換了三套衣服,消毒五次,胡宇才來到生物艦的中心實驗室。

“將軍,剛準備去找你,我們需要一座獨立的地下城,和其它地下城完全隔絕,或者一艘深藍號,深藍號離開原來的艦隊群飛往行星的另外一側就可以。”

“肖院士,要一座地下城或者深藍號沒問題,現在新的地下城還在建造,我讓工程隊在行星另外一面給你們挖一個吧,深藍號不太適合你們,有什麼具體要求沒有?”

“沒什麼要求,就一個大點的空間就行了。”

“院士,要這座地下城做什麼用?”

“來,我給你看看,我們的新產品。”

我已經做好被鍵盤的準備了,說實話,3000萬,我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只要設備齊全,材料齊全,人類的生產力超乎想象,我朋友工廠生產數據線,機器手工各半,年產量1500W條,常年大概50~8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