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經典面試題整理:問題拆解與回答思路

導語本文是筆者產品經理面試經歷中的遇到的經典題目,將其總結成文,希望可給初級、中級產品經理一些啟發和幫助。

本人2017年畢業,工作時間2年半,這篇文章總結了最近面試遇到的經典問題以及個人的一些回答思路,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

此篇文章也是針對1-3年初級或中級產品經理適用的,更高層次的面試可能考察的問題不是如下這些問題。

一、產品經理面試考察的能力和素質

首先,不同級別的產品經理面試時考察的能力和素質是不一樣的,針對1-3年的產品經理,主要考察的能力如下:

1. 執行力

接到一項任務時,能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大部分的情況下,初級產品經理所負責的項目是比較雜的,會面臨很多的任務,怎麼去高效的拆解任務並完成,需要我們有強大的內驅力,可以有力地推動項目按時高質量完成。

2. 學習能力

產品經理需要很強的學習能力,很多時候我們會面臨一項新的任務,有時候也會接觸到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如何利用工具和互聯網的資源去快速的學習新的知識也是需要產品經理掌握的技能,換個角度有可能考察的是你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3. 溝通協調能力(項目推動能力)

產品經理是推動項目的核心人員,在推動項目的過程中需要跟運營、交互、設計、開發、測試、財務、法務等各個崗位的同事進行溝通。

如何高效溝通需求、解決問題、協調資源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技能,換個說法就是能不能很好推動項目如期高質量的上線。

4. 邏輯思維能力

產品經理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業務模式梳理、交互流程梳理,需要我們深刻的理解每一個節點需要注意的點。

在考察的過程中,可能會考察思維模型,具不具備成熟的思考方式,回答問題是不是有很好的邏輯。

5. 分析能力

分析包括很多場景,比方說市場分析、數據分析、競品分析等,而這幾類分析中都具有一類共同的能力,即數據分析的能力,需要產品經理掌握基礎的數據分析能力,在日常彙報和需求撰寫的過程中,都會需要我們用的數據分析。

其他也還會考察產品經理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會考察需求管理能力,項目規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會根據不同的崗位職責來差異化的考察相關能力。

產品經理經典面試題整理:問題拆解與回答思路

二、產品面試問題彙總及解答思路

不同崗位和行業的產品面試問題會有一些差異,比方說面向用戶C端的可能會著重考察產品sense,同理心,用戶體驗和交互能力;面向B端的可能會著重考察邏輯能力,業務梳理能力。

以下這些問題不涉及具體的行業和業務,是比較經典和常見以及通用的產品面試問題,每個問題也包含了筆者對於這類問題的解答思路。

1. 自我介紹

這是整個面試的開場白,需要看面試官的要求,按照要求可以準備幾個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紹,分別滿足不同面試官的要求,比方說簡單做個1-3分鐘的自我介紹,5分鐘的自我介紹以及10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

一定要提前準備,不然面試的時候一開始就手足無措,導致後面的問題也回答失常。

除了簡單的項目介紹,一般自我介紹包含如下信息:姓名、學歷、性格、優勢、愛好、經驗等,以下是我常用的自我介紹模板:

我叫XXX,今年XX歲,畢業於xx大學XX專業;我是一個充滿激情,學習能力強,執行力強且注重團隊合作的典型產品狗;目前在一家XX公司工作,負責千萬級用戶XX品的策劃工作,有XX年的XX行業經驗,熟悉PC端,APP端、H5以及微信服務號相關的產品策劃工作,熟悉從0到1的產品策劃及項目管理。

2. 做過的項目中,你覺得最成功的的項目或者產品是哪一個,為什麼?

首先這個問題考察2個點:

第一個即什麼才能算成功的項目或者產品,從3個方面回答:


  • 這個項目或者產品給用戶帶來了哪些價值(用戶體驗、服務提升、解決了什麼痛點),

  • 給公司帶來了什麼價值(產品帶來了多少利潤,提升了多少用戶量,提升了多少活躍等),

  • 自己在項目中獲得了什麼(能力的提升,價值的體現,解決了什麼問題)。


第二個考察的點即是項目描述的能力,產品經理能不能很好的對項目進行復盤,能不能清晰描述一個完整的項目經歷。這裡很多文章都提到過的STAR法則,運用這個法則可以很好的描述一個項目,這裡就不展示論述。產品經理要學會講好一個故事,讓面試官不感到枯燥。

3. 你覺得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這個問題主要是考察用戶對於產品經理的理解,換個形式就會問,你覺得什麼樣的產品經理是好的產品經理。

這裡參考第一模塊面試產品經理主要查看的能力和素質,主要回答包含以下方面:執行力、溝通協調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思維、創造力、同理心、分析力、管理能力等。

每個能力都可以展開拓展,最好是結合項目和日常工作中的經歷來說,相互印證。

4. 項目延期怎麼解決的?怎麼避免項目延期?

此問題考察的是溝通協調能力以及項目推動能力。

第一點,項目延期怎麼處理?


  • 瞭解情況:瞭解不能按時上線的原因及需要延期多長時間上線;

  • 知會需求方:確定影響範圍,知會需求方,討論解決方案;

  • 確定解決方案:協調資源加班解決;或者砍掉非核心功能保障上線時間點。


第二點,怎麼避免項目延期?


  • 保障產品文檔質量,避免需求變更導致延期,前期溝通評審功課做足;

  • 合理評估時間,設置任務里程碑,每天過進度,及時發現風險點;

  • 建立一個內部網絡空間,所有文檔資源統一存放,供團隊成員共享;

  • 利用即時聊天工具,建立一個項目群,每天通報項目進度;建立項目郵件組,所有變更達成一致後,發送郵件確認;

  • 制定制度和標準,實行獎懲措施,制度和標準及其重要。


5. 你最近都在用什麼APP?能給我推薦一款嗎?

本題主要考察產品的體驗和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

這類問題類似的問題有請分析一款產品,並說明優點和缺點;你最喜歡的一款APP是什麼,為什麼?

這個問題面試官一定是不希望聽到微信、微博、QQ、淘寶這類產品的;希望聽到的是相對小眾的產品。

這類問題可以從以下2個思路回答:


  • 根據APP的場景和功能滿足來回答,也就是這款APP為什麼讓你使用感很好,提供了什麼功能,滿足了你的什麼需求;

  • 用戶體驗要素五要素,也即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和戰略層五個方面來進行解答,可以體現一定的專業素養,但是如果面試上這麼說的話,可能會覺得你裝逼過度,需要好好把握。


6. 產品的需求來源有哪些?你怎麼去劃分這些需求的優先級?

考察產品需求管理的能力。

第一個問題,產品的需求來源:用戶意見反饋、客服反饋、用戶調研訪談、內部其他業務方需求、老闆需求、競品調研需求、數據監控反映的需求;

第二個問題,怎麼劃分需求的優先級,此問題可以參考KANO模型來進行需求優先級劃分,首先需要對需求分類:基本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無差異需求,反向需求。其次是按照要求對優先級進行劃分,劃分標準按照用戶滿意度(需求價值)和實現難度來進行。

基本需求>興奮需求>期望需求>無差異需求,其中興奮需求和期望需求還需要再根據具體情況來討論。


  • 基本需求:必須要有的基本需求,沒有用戶會很不滿意,有了用戶也不會為此感到滿意;

  • 期望需求:如果這個需求有,用戶會感到滿意,如果沒有用戶滿意度會下降;

  • 興奮需求:如果這個需求超過用戶預期,達到用戶興奮,則會滿意感大大提升,沒有的話用戶滿意度也不會降低;

  • 無差異需求:又或者沒有,都不會影響用戶的滿意度,用戶不在意; 反向需求:少數派需求,做了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7. 說一下一個產品從開始到上線的整個過程?

此問題考察項目管理及從0到1的項目上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可以展開來說:

想法形成-市場調研-需求分析-產品規劃-需求落地-開發測試-問題跟進與解決-驗收產品-內測體驗-發佈上線-數據跟蹤反饋、用戶問題收集-迭代優化。

8. 你是一個傾聽者還是演講者?

此問題主要考察面試者的性格。

其實對於產品來說,既要做一個傾聽者(面向用戶),也要做一個演講者(面向內部人員)。

傾聽者和演講者並不是對立或者衝突的,都是需要溝通交流的一部分。

在生活工作過程中,既要做一個善於演講的人,也有做一個誠摯的傾聽者;比方說在產品過程中,需要清晰的表達需求,這時候就需要是一個演講者。如果是溝通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瞭解用戶訴求的時候,就需要是一個傾聽者。

9. 你是怎麼做數據分析的?

考察的是數據分析的能力。主要從以下4個維度回答,結合具體的數據分析來進行闡述:


  • 明確數據分析的目的;

  • 確定數據分析的方法以及獲取所需要的數據;

  • 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並進行分析;

  • 輸出數據分析報告,提出相應建議。


10. 你是怎麼做用戶調研的?

考察用戶調研和訪談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分析:


  • 明確調研目的,選擇調研方式:用戶訪談(電話、線下、圓桌訪談、微信)、問卷調研;

  • 確定調研的對象,怎麼找到你需要調研的對象,即調研的目的是什麼,根據目的是尋找調研對象;

  • 準備好調研問題和提綱;

  • 調研結果收集和分析,形成調研報告。


11. 用戶為什麼選擇你的產品,你的產品相比其他競品有什麼優勢?

考察競品分析能力以及對自己產品的瞭解程度。

首先,需要明確市場上,你的競品有哪些,列舉一些主要的競爭對手;其次,分析自己產品主要的特色和其他競品的區別(用戶體驗、需求、場景、業務模式等);最後,歸納總結產品特色和市場發展的趨勢,上升一個層次去說整個市場的發展。

12. 請估算武漢出租車司機每個月的收入?

考察用戶的邏輯思考、分析和心理抗壓能力,這類問題有很多衍生的問題。比方說北京有多少加油站,請估算2018年考研人數,此類問題統稱為【費米問題】。

一般這類問題需要通過2個方法去互相印證結果的準確性,這裡直接引用其他優秀作者的答案給大家參考,產品經理面試策略,估算題解答思路

13. 為什麼要離職?

這個問題是每次面試必然會被問的,不管是專業面試還是hr面試都會問這個問題,這類問題有幾個原因建議不能說:人際關係複雜問題(說明你溝通能力不到位)、上司問題(說明你人際關係不好,跟老大沒法合作)。

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 個人發展選擇,尋求更大的平臺和機會;

  • 因為愛情,比方說女朋友在深圳,所以來了深圳;

  • 因為家庭原因,想找一個離家近的公司

  • 行業環境,比方說互聯網金融國家監管嚴格,發展受限,想換一個環境。


14. 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計劃?

主要考察面試者的規劃能力以及穩定性。職業規劃可以從2個維度來回答:一個是時間維度,一個是業務維度。

時間維度可以說3年內、5年內、10年內的職業規劃;比方說3年達到中級產品經理水平,5年達到高級產品經理水平,10年上升到管理層。

業務維度可以從業務學習和成長方向,結合行業因素來說。比方說現在負責理財的業務,可以說接觸瞭解信貸、基金保險的業務,橫向拓展業務能力。

總結

面試是一項苦力活和技術活:苦力活要求我們一定要養好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身心的健康,要找到自己的滿意工作也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需要耐得住寂寞;技術活則是需要我們積累面試的經驗,把每次面試都當做一次學習交流的過程,需要去汲取有用的知識,也需要去不斷覆盤每次面試的經驗。

面試前需要將面試的JD好好研讀,根據面試的JD來準備對應的面試資料。

以上的一些問題可能是適用很多崗位的面試,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結合工作經歷靈活回答。


本文由作者@harry李 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產品經理經典面試題整理:問題拆解與回答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