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導讀:“程序員”去理髮送免費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美髮店也不僅僅是理髮服務了,現在各家美髮店服務的範圍和內容也越來越多了,除了理髮,還有美容,理療,按摩等等名目眾多的服務項目,一位”程序員“說因為職業原因跟外界接觸比較少,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所以稀裡糊塗在店裡消費了15800。下面來看下怎麼回事?

來自湖北的小羅,畢業後就來杭州,找了一份程序員的工作,做了兩年多。以前在家裡樓下的一家”領先“美容店辦了會員卡,因為最近在裝修,月底才好,店員說可以去隔壁家的彩尚護膚造型消費。

當天小羅去理完髮後,工作人員說是領先的會員,可以免費體驗店裡面的按摩。考慮到自己有女朋友,雖然在異地,但是技師是女技師,比較不方便,怕引起誤會,但是店員說這是正經按摩,而且免費的。經不住再三勸說,小羅去了二樓的包間。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按摩了兩三個小時的肩頸之後,技師跟說小羅體內“肝火旺”,可以請老師免費檢查身體。老師進來後幫小羅檢查了下身體在小羅同意了後,過會又出去了。趁著這空隙,店員跟小羅說不要自己去談價格,自己可以要到優惠價,花不了多少錢的。

過了一會,老師回來給小羅的背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部紮了東西,小羅感覺應該是針灸之類的東西,具體是啥自己也搞不清楚。可等做完之後,小羅被告知要付15800元在買單的時候。小羅這才感覺到這家店存在“誘導消費”,消費完了還“強買強賣”。店員稱因為服務療程已經開始了,這個錢一定要給的。小羅心裡十分的氣憤,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這家店的呂經理表示店長不在,現在我們先私下溝通,小羅說的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公司是有嚴格規定,不講清楚,是不會讓客戶付錢的,每個客戶都是一樣的。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至於小羅消費了啥內容,目前他是不清楚的,店裡面五位數以上的消費,買產品療程和美容方面消費是有的,對於開卡這些是沒有的,國家規定不允許開這麼高額度的預付卡。小羅進店消費屬於自願行為,刷卡前也進行了告知,小羅也簽字確認了。至於小羅說的老師沒有跟他談價格這會跟老師核實,而直接讓他消費是不可能的。小羅要求的退款,要等店長回來在協商。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小羅覺得”領先“和”彩尚“這兩家店可能存在某種關聯,呂經理表示目前領先關門了,系統放在我們店,這樣就不用客戶去找他們,我們接收這批資源。具體合作是領先和我們領導談的。小羅說店員跟他說百分之80的顧客都是程序員,他感覺程序員這一職業確實跟外界接觸比較少,這次會長記性,不會再迷糊。後面店家退還了1萬1千元沒有消費的款項。

“程序員”去理髮送按摩,花了1萬多,經理:強買強賣是不存在的

小編也遇到在街上髮卡,說免費做頭髮,後面又推出各種明目的消費。對於這種事情,大家怎麼看?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