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精华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1.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清·魏子安《花月痕》

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3.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民国·秋瑾《对酒》

4.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宋·王禹偁《待漏院记》

5. 九牛亡一毛。——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6. 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8.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诗经·国风》

9.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曾子

10.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15.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7.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唐· 刘禹锡 《台城》

18.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 明·汤显祖《牡丹亭》

19.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双翼! —— 南朝宋·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论语十二则》

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恨读书迟。—— 颓真卿《劝学》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上下同欲者胜。(孙武·《谋功》)

2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武·《谋功

25.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30.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明·袁宗道《论文》

31.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3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吴书》

3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34.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吴承恩《西游记》

3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6.川不可防,言不可弭(止息)。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8.大行不顾细谨,大理不辞小计。—— 汉·司马迁·《项羽本纪》

39.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1.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3.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孙武《谋攻》

44.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汉·司马迁·《项羽本纪》

4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47.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4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4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唐 ·元镇 《菊花》

5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劝学》

51.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5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54不惜歌者若,但伤知音稀 。—— 汉·无名氏 《西北有高楼》

5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劝学》

56.不尤人,何人不可处;不累事,何事不可为。——《明史·儒林列传》

57.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5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西晋·陈寿《三国志》

59.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苏轼《教战守策》

60.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

61.天下之道,理安撕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柳宗元《封建论》

6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留候论》

6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6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6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67.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68.天下之祸,皆生于内。

6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70.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曹丕《典论·论文》

71.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订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7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

73.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74.文籍虽满腹,不及一囊钱。—— 赵壹《刺世疾邪赋》

75.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 韩非《五蠹》

7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77.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7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纪》

7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80.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勤惠恩二僧》

8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五蠹》

8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燕·荆轲《易水寒》

83.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王通

84.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范仲淹《岳阳楼记》

85.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86.仁义礼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隋书·酷吏传》

8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89.父母之言,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0.世上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

9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杂说四》

9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93.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楚. 宋王 《登徒子好色赋》)

9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95.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晓步》

9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7.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赵壹《刺世疾邪赋》

9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0.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晁错《论贵粟疏》

101.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二

10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旁宫赋》

10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105.生於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06.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武《谋功》

107.巧言令色,鲜点仁。——《论语》

10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9.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汉· 曹操《蒿里行》

11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1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1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3.先知嫁墙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尚书·天逸》

1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1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民为贵》

117.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宋·贺铸 《踏莎行》

118.当言而不言,尔之责也;言之不听,我之咎也。——《元史·博尔术传》

11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

121.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晏子春秋·《国有三不祥》

122.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12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124.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汉·司马迁《淮阴候列传》

125.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礼运》

126.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 曹操《龟虽寿》

12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

128.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南朝宋.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129.自古女祸,大者亡天下,其次亡家,其次亡身。——《新五代史·梁家人传第一》

130.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1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132.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133.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明·郭允礼《官箴(zhen)》

134.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

13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136.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 李贽《又与焦弱候》

13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国语《召公谏历王弭谤》

138.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39.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纪·滑稽列传》

140.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旧唐书·魏征传》

14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142.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唐 ·杜甫《佳人》

14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十三章》

14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14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14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47.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朋党论》

14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50.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易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