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乖乖,不怕不怕,我們都在這……”這是武漢兒童醫院護士王珊珊,對著一位剛出生的嬰兒溫柔的話語。


2月14號,人民日報發佈一條視頻,題目是:【心都化了!#隔離病區新生兒哄睡畫面#】

因母親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小傢伙剛出生就要成為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不得不與母親分開隔離。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人民日報微博)

從呱呱落地,到離開媽媽的那一刻起,小傢伙就驚恐的感受著這個陌生的世界,

小小的心靈也許在期盼:有沒有人能在身邊陪伴我?有沒有人能給我一個溫暖的懷抱?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人民日報微博)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人民日報微博)

“有人聽到了,她,聽到了,護士媽媽聽懂我的話了……”小傢伙不再哭鬧,她安靜的看著這位穿戴有點“特殊”的護士媽媽。

疫情期間,在武漢兒童醫院,經常會有這樣一幕特殊的“溝通”場景,有這樣一群護士,她們能聽懂寶寶們在說什麼。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人民日報微博)


雖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平時簡單的護理操作,現在也變得異常艱難,但她們還是掌握了和寶寶“溝通”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溝通”讓寶寶知道,無論在任何時候,這個世界都是充滿愛的。


真愛用這樣神奇的溝通方式去傳遞,就像天使一樣揮一揮翅膀,讓生命不再懼怕!


疫情爆發時,因為有效的“溝通”,史為亮醫生的一句話,讓緊張到崩潰的患者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


史為亮醫生是洛陽市中心醫院急診醫生,多次參與並轉運患者。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在第一次執行轉運確診患者的途中,安靜的負壓車內,這位患者高度緊張,全身都在顫抖,同時帶著哭腔問道:“醫生,我嚴重嗎?”


史為亮語氣輕鬆地安慰他說,“沒事,就是要早發現、早治療,我在你身邊,有什麼不舒服及時告訴我。”


可是,這位患者依然很擔心,史為亮醫生看著他說道:“別怕我在這,相信我們能治癒好。”


患者聽到這句話,身體從剛剛的緊張,也慢慢放鬆下來了。


“別怕,我在這。”多麼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


真誠的溝通是一劑良藥,有時候不需要華麗的語言,只要一句:“別怕,我在這”,就夠了。


袁曉珊和黃茗勇都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職工。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他們不約而同地加入抗疫戰鬥,因為分屬於不同的科室——袁曉珊是腸胃外科護士,支援感染科,黃茗勇是放射科技師,給患者拍胸片,倆人都忙得團團轉,幾天也見不了一面。


有一天,袁曉珊運送患者去做檢查時,偶遇丈夫黃茗勇,倆人都穿著防護服,包裹得像粽子。為紀念這場偶遇,袁曉珊對黃茗勇說,“給我拍張照片吧”。


照片中,袁曉珊站在醫院的走廊裡,對丈夫比了一個心,那手勢就像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的一個句號。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黃茗勇給妻子袁曉珊拍的照片)


拍完照片後,倆人遠遠地揮手告別。


不能靠近,不能擁抱,不能給病毒一點機會,卻都沒有忍住護目鏡後的熱淚。


這就是一對醫生夫妻在疫情期間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箇中國家庭的堅守。


這無言的溝通叫心有靈犀,它讓愛情得到昇華,也可以達到:我站在你面前,一句話不說,你也懂我的默契。


1月15號,我的女兒放假回家,做高鐵經過武漢。


1月31號,疫情確診人數出現猛漲的時候,我的女兒也因為擔心會被傳染,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疫情爆發時,最治癒心靈的聲音是:乖乖,不怕!


當我們不知緣由,推開她房間的門時,她崩潰的哇哇大哭:媽媽,我會不會被傳染?我會不會被抓去隔離?我會不會以後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看到這個情況,沒等我說話,老公搶著說:孩子,我先來問你幾個問題啊,你是1月15號回來的,到今天1月31號為止,你回家已經16天了,對吧?”老公問。


“是的”女兒答到。


“疫情的潛伏期是幾天?你有沒有發燒?呼吸困難?拉肚子症狀?”老公接連問了幾個問題。


“潛伏期7-14天,沒有不舒服。”女兒想了想回答。


“你回家的這16天和我們接觸最多,是不是?如果你被傳染了,我們是不是也逃不掉?”老公問。


“嗯……可是我做的高鐵經過武漢了?”女兒回答。


“做高鐵經過武漢,不代表就要被傳染”,我緊接著說道: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鑽牛角尖,自己給自己製造恐懼。


“哦……”女兒低下頭不再說話了,她應該是在思考,我們剛才的談話。


“一個16歲的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慌張,這很正常,但是,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吃不喝,也不和父母說原因,那是不是咱們溝通能力還有待提高了?”老公看看女兒,鼓勵的說道:希望這場疫情,不僅可以讓你變得堅強、勇敢、有判斷力,還能使你學會溝通,加油!


女兒破涕為笑,如釋重負的自嘲道:下次要長點心了。


親情溝通很有魅力,它可以讓孩子學會幽默,親情溝通更像一盞明燈,在孩子失去方向的時候為她指明方向。


溝通是人與人的交流,是心與心的對話。有時它無需繁瑣華麗的語言,也許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簡單的點撥話語,就足以讓人感受真誠和友愛了!


作者:圓曉圓。用文字記錄內心情感,談生活感悟,聊人生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