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扬雄之后,首推苏门三学士: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占据唐宋八大家之三席,令人叹为观止。而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虽然后世更推崇苏轼兄弟,但是他们的父亲,却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没有进士及第的人。苏洵靠的是硬实力,真学问。只有一个有实力、有学问的父亲,才有可能培养出两个如此有才的儿子。

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很多父亲,都有这样的心结: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苏洵也是如此!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落第,从此看淡功名,专心学问,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带着两个儿子遍访名师,其中最德高望重的是张方平。张方平官至参知政事,一生宦海飘零,对苏轼兄弟的影响很大。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麒麟二子进京应试,中途去成都辞别张方平。张方平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这六个题目,暗藏玄机。第一题,出的生僻;第二题甚至题目本身就有问题。张先生这么考,想必有他的特殊用意。他静静地在隔壁和苏洵窥探苏轼兄弟的一举一动。

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谁知道第一题就难住了弟弟苏辙,于是便指着题目问哥哥苏轼,苏轼想来也是知道有人在盯着他们的,便不敢直接告诉弟弟答案。于是他举笔敲了几下桌子,提醒弟弟这题是出自先秦的《管子》。第二题,苏轼一眼就看出了是“陷阱”,根本没有出处,于是直接勾掉不答。

两道题答下来,张方平对兄弟俩是赞叹不已,把他们都夸了。据《瑞桂堂暇录》记载,当时张方平说了下面这段话:

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说苏轼“长者明敏尤可爱”说的是苏轼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以及划掉错题的事;“少者谨重”则是说苏辙有不会的题,能想到向他人确定了再答。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判断与苏洵十年前的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早在这件事发先十年前,苏轼才10岁时,苏洵就写过一篇《名二子说》的散文,在文中他解释对两个儿子的期待。都说知子莫若父,又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但我们依然佩服苏洵的先见之明,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所谓“轼”,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什么实际用途。大儿子取名“苏轼”,是希望他放低身段,不要锋芒毕露。苏轼聪明、豪迈、洒脱,但也因此容易受人中伤。苏洵当年取名的深意,令人感慨。

所谓“辙”,也有深意。车莫不循辙,然而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所以“辙”要甘于平淡,

但如果车烦马毙,辙却总是完好无损。苏洵性格平和,取名“辙”,是希望可以免祸。果不其然,与苏轼相比,苏辙一生并未遭遇“乌台诗案”那样的大祸。

苏轼苏辙一同被考,哥哥不动声色帮弟弟作弊,考官却把两人都夸了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轼一生宦海飘零,弟弟苏辙总是百般周璇,照顾哥哥。不仅如此,眉山老家,也多为苏辙照料。苏轼身陷囹圄,奔走相告的依然是弟弟苏辙。虽然最后苏轼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为官方面,都略胜苏辙。但有人指出,如果不是处处想着哥哥,苏辙的成就应该会更大。

当年苏洵以及恩师张方平的期待,大抵印证了苏轼、苏辙后来的人生轨迹。一生得遇如此睿智而慈祥的父亲,如此博学而识才的老师,也是苏轼、苏辙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