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说起浙江省德清县,很多人想到的是莫干山唯美的民宿和动人的风景、古色古香的新市古镇和能够体验趣味农业项目的德清下渚湖。在浙江省这样一个“美丽乡村大省”里,连美丽乡村之间的竞争似乎也格外激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只是这里的“标配”。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村庄都想尽办法扬长避短,德清县禹越镇的“全国文明村”三林村就是其中的黑马之一。他们抓住的机遇,则是数字乡村战略的热潮:这里有着全国第一个走进村里的数字乡村研究院,在乡村数字化战略的实践上走在领先地位。


去年,三林村还把过去的小水塘旧厂房改造成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万鸟园,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服务业,打造了一套休闲观光体系,吸引了2000多万元的社会工商资本投资。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发展的路子这么多,怎么三林这村子就选择了数字化?这还得从三林村自身的情况说起。


三林村位于禹越镇内,总人口在4000左右,在8700亩的土地总面积里,耕地面积就占了65%,农业在这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耕地之中,又有一半都是鱼田,12%为河港,故而有了这里的“水乡风情”。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一直以来,三林村都特别注重村庄产业,主要养殖黑鱼、青虾及四大家鱼,并且借助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养殖桑蚕,桑田面积约占总体土地面积的15%,村里还有着全禹越镇最大的蚕丝被生产工厂。


除此之外,还种植水稻、棉花,部分葡萄和枇杷果园规模大,接连成片,前途广阔。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农业的发达,却让三林村似乎到了发展的“瓶颈”: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农业产业和产品,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论建筑,因为村里经济情况并不差,反倒导致了许多建筑已经趋于现代化,脱离了水乡风情。尽管村子里不乏一些特色的古桥古道,像新市古镇那样的风情在这里却已经不可能。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论产业,这里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固化的程度,人足田足货足,总不能光靠“种更多的地,养更多的鱼”来求下一步发展。


如何让农产品走出村子,展现在更多人面前?如果传统的手段效率已经赶不上村庄发展的速度,是不是就该用更加新颖的路子?数字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了三林村。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了乡村振兴“换道超车”的新方向,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提出了数字乡村战略,这一切都让三林村对这个新的发展方向充满了信心。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从“数字化黑鱼生态养殖示范平台”到“KiKi的数字花园”,从“数字HOME”到“数字乡村网红学院”,从“数字荣誉村民”到“互联网党建”,从“数字图书馆”到“互联网医疗驿站”,三林村不断尝试、不断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乡村智脑”体系。


其实今年四月,三林村就出过两件“大事”:一是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院正式落地于三林村,二是德清县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称号。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随着研究院落地在村里,三林村正式成为了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的试点之一,从数字化产业、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生态六大模块开始建设,着力打造“数字乡村第一村”。


听起来似乎有点悬乎,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的。以其中的“数字化人才”为例,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套专业的培训体系和课程,以三林村甚至德清县里那些产业做得好的领头人,回乡创业的新农人为主要对象,培养出一批“正能量乡村网红”。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现在爱看乡村直播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为了选购农作物,更是为了在城市当中给自己找回一份带点“土味”的淳朴,火遍全网的“华农兄弟”绝对不是个例。


在西瓜视频网站上,“赶海”主题的视频平均播放量都达到了好几百万,看着渔民在海边找野味、采扇贝,捉螃蟹,观众虽然吃不得,却也都乐在其中,而这更说明了跻身视频行业对于乡村是多么大的机遇。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正如9月24日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上展示的一样,在2小时的直播里,主播对着镜头相当接地气地展示了三林村当地的各种农产品,还在直播间里煮起了鲜美的黑鱼。


这条鱼可来历不小,它来自三林村的数字化黑鱼生态养殖中心,身上带有专属芯片,而这些信息,往后都能够借助新一批“乡人网红”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如果说数字化方式能够“隔空”抓住年轻人的眼球,那么三林村的“万鸟园”则是吸引中老年旅行者的最佳去处。白鹭飞舞,煽动微风打破湖面的平静,来到这里的人很难想象到这里的前身,居然只是一片小鱼塘和几座废弃的房子。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2016年,三林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编制了《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精致小村的规划方案》,“白鹭水乡·国际慢村”的设计理念就此诞生。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总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400余亩的“万鸟园”在去年6月开放。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万鸟园总平面图

原本破旧平凡的村子,变成了风景如画的景区,规划公司与外来投资方、经营者共同成立了德清滋农乡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投资2000多万元。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以万鸟园为核心,三林村更发展起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服务业,废旧工厂被改造成了创业园,农村小屋成了水乡民宿,闲置厂房变成了精致的咖啡屋,开张2个多月,已经有10几家青年创业团队入驻。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三林村内民宿

绿水青山固然是金山银山,但是这样的转变需要人去推动,需要根据村庄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方向并且不断探索尝试。


三林村从一个农业普通,景观普通,建筑普通的平凡乡村,变身拥有创业基地,AAA级景区和数字乡村研究院的美丽数字化乡村,做的并不只是加法,更是翻倍发挥自身价值的“乘法”。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乡村建设不要害怕风口,守护村庄资源,扬长避短,才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人与自然的生活共进步。


成立首个数字乡村研究院,新农人上“网红班”,是数字乡村无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