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明家庭:“逆行”只为做好血液安全“守护人”

朱祥明家庭:“逆行”只为做好血液安全“守护人”

2月19日中午1点40分,经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治愈的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成功捐献B型血浆400毫升,成为云南省第一位捐献血浆的康复者。这份血浆是否健康安全、能否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这离不开血液检验。省卫生健康委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标本的血清学检测交由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检验科独立承担。而朱祥明,就是该中心检验科的科长。

责任

特殊时期 也要守护好血液安全

经过检测的安全血液是临床挽救生命的重要资源,不容有丝毫松懈。按照规定,血液样本自采集开始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全部检测。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只能加班加点。”朱祥明介绍,检验人员要24小时待岗。

1月23日晚11点,朱祥明在与科室成员一同检测血液标本时,突然接到了来自省卫健委的一份紧急通知,要求春节期间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由于妻子是延安医院血液肿瘤科的临床医生,为了更好地坚守岗位,两人商量后,次日就将两个儿子分别送到各自父母家。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虽然没有到疫情医疗救治第一线,但朱祥明和妻子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月25日,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朱祥明任副组长,分管清洁消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管理等工作。“第一要务是保障血液安全,所以我第一时间对检验科的工作进行了总协调,要求大家以正常上班的工作节奏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注意疫情期间的防护。”此外,他还召集中心的外采科、机采科、总务科、成分科等科室工作人员就疫情期间的清洁消毒工作进行了布置,加强对献血场所、工作场所的消毒,营造安全、干净的采供环境。

争分夺秒

对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标本开展检验

2月18日,省卫健委紧急要求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执行全省首批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任务,并要求完成血浆后续检测、制备、储存等工作。但此前,该中心并没有血浆单采的经验,也没有对血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相关检测的能力。

“再难,也得上!”接到任务后,朱祥明一面安排采血组人员调试采血设备,领取物料,准备耗材;一面及时与西双版纳州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沟通,安排采血、检测、标本处理等事宜。2月19日早上6点30分,朱祥明与其他8名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急采血分队携仪器设备从昆明出发,经过5个半小时的急行于当天中午抵达西双版纳州中心血站,顺利完成采集工作,当天下午,这支应急采血分队就将采集的血浆和标本运回昆明进行后续的检测和病毒灭活等工作。

“真的是跟时间赛跑,一天内往返昆明、西双版纳人也很疲惫,但当时心想要赶紧采集血浆、赶紧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尽早救治一个危重病人。”朱祥明说。

回到昆明后,朱祥明又率领检验科的业务骨干,第一时间拿出了可行的检测方案,连夜加班,争分夺秒,第二天就完成了标本的所有项目的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提交省卫健委,供治疗专家组研判,是否选择用于危重症患者。

“过程挺难的,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的病原体,检测试剂没有批文,检测试剂也不稳定,需要开展其血清学检测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接触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标本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开展检测时需按照阳性标本来对待,得穿防护服,每次检测大约需要6个小时。” 朱祥明介绍,为了尽量节约防护用品,减少开支,长达6小时的检测中他们都不上卫生间。

奉献

两口子都积极参与献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受疫情影响,献血人数更是大幅减少,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液库存也在下降,供应较为紧张。

作为一个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朱祥明也是一个无偿献血的倡导者、践行者,早在2008年,他就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今年春节前,朱祥明又无偿献血400毫升,而他妻子也参加了延安医院组织的“医务人员献血月”活动,献血200毫升,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力量。

针对往年春节、寒假期间献血人数都会减少的情况,昆明市每年的1月和2月份都会组织开展“医务人员献血月”和“公务员献血月”活动,目前“医务人员献血月”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10届,“公务员献血月”活动进行到了第5届,得到了各医疗单位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医务人员和公务员献血活动频次较往年同期减少了许多,但仍在有序组织推进。截至2月底,今年已经开展了近80次团体献血活动。(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