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活在人世间,情绪人人都有。为身边人怒,为二三事恼,坏情绪总能跟你不期而遇。


疫情之下,心理更受考验:心烦意乱者有之,六神无主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


当情绪来临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或是屈服,或是克制。控制情绪有四层,你在哪一层?


第一层 知怒


不要把坏情绪留给家人,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道理。


可有一部分人,在外受了一肚子气,回到家就情不自禁地对家人冷脸相待了。


他们大多数也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做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但等事情真正发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火急火燎,抓耳挠腮,什么岁月静好被忘得干干净净。


其实,这些人就是处于控制情绪的第一层:


知道自己容易被情绪左右,想改变却无能为力,事情发生时仍被情绪拖拽着走。


这段时间以来,网上曝光了多起不配合防控、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新闻,当事人都为自己失控的情绪付出了代价。


他们往往一味地跟事较劲,忘记了先把情绪捋顺抚平。处在这一层的人,只顾自己一时嘴上爽,不考虑后果,最终必然要为自己的坏情绪买单。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第二层 止怒


蔡康永曾说:

在我们内心通行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该为自己建立内心的交通规则,我们要认得出我们的红灯与绿灯。


处在情绪控制第二层的人,就在于他们能及时亮起“红灯”,刹住自己的坏情绪


若是能达到这一层,感情和生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情绪一致性效应”的概念,指的是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会更倾向于发现和加工与该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


简而言之,如果一直耿耿于怀于坏情绪时,那么人会不由自主地在越陷越深。


如果把坏情绪消化掉,那么事情就会拨云见日,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学会退一步,把情绪收纳好,才能更游刃有余地解决事情,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第三层 制怒


生气是本能,但控制脾气却是本事。


处在控制情绪第三层的人,懂得不该发脾气时就得克制住,该发脾气时就得发


三毛留学西班牙时,秉持着“凡事忍让”的原则与舍友相处,可这样的处事态度换来的是舍友得寸进尺的欺凌:

三毛,我很忙,帮我洗下床单。

三毛,屋子脏了,你怎么还不打扫?


忍无可忍之下,三毛终于爆发了,在一次室友在她床上喝酒打闹时,三毛抓着扫把,狠狠扫过去。


经过这次事件后,舍友的态度转了180度的弯,从此不敢再欺负三毛。


《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这样说的: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脾气,它有七分坏,三分好。三分好,就是好在可以体现在自己的态度,好在向别人明确无误地摆明自己的底线。


处在第三层的人,他们驯化了脾气,可柔可刚。柔时,把情绪消弭于无影;刚时,情绪如一把明晃晃的剑。


他们不会像一点就就炸的火药桶一般,随便把气撒在别人的头上,更不会像老好人一样处处迁就别人。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第四层 心静


控制情绪的顶层,就是在控制住内心的慌乱后,生出静气,长出智慧,有所行动


在如此重大的疫情面前,人的情绪出现波动也是正常,但只有先处理好心情,才能处理好事情。


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普通人所谓的大事,常态的不过是事业、爱情与家庭,极端情况下则是需要面对的各种灾难等意外事情。


灾难面前,有静气的人才能沉得住气。一切福气,源于心静。


  • 不困于心,不困于事,不乱于情。


疫情之下,正视现实、随遇而安、心平气和、安分守己,方能不给自己添堵,不给社会添乱。


  • 心不静,则行必乱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有静气的人,待人心平气和,遇事从容淡定,言行得体。


  • 静能生慧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多一份沉静、心安,就多一份智慧和力量。


有静气的人保持理智、头脑清醒,不盲从,不跟风。他们能够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进行有价值的行动。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疫情之下,紧张慌乱、六神无主,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和自身的健康,只能徒增烦恼。


宋代苏洵在《心术》中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控制自己的情绪,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


知怒,只有明白自己的坏情绪,才知道如何安放;


止怒,才能不给他人添堵,不失人际和谐;


制怒,才能少一些进退失据,多一些从容不迫;


静心,才能不增无谓烦恼,心无旁骛、举重若轻。



灾难来临时,控制情绪的四个层次


编撰整理 | 释放能量 (ID: SFNL88 )


【鸣谢】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