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扎实推进标准厂房建设

  3月5日,一走进长治经开区晋潞集团注塑一期项目厂区,就看到两排标准厂房赫然耸立,高大现代,机器轰鸣。“它们对我市家电配套产业发展、提高长治制造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项目负责人介绍,现在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还有两座标准厂房预计4月底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去年以来,长治市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为主阵地,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要求,立足“三个主抓”推进标准厂房规模化建设,创优营商环境,加速项目落地,集聚产业集群,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抓高起点规划。确定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工作思路,坚持厂房建设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相适应,突出通用性和实用性;与入园企业需求相适应,立足不同行业特点、企业特色,量身打造、定制个性化标准厂房;与集约化利用土地相结合,除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厂房采用单层结构外,鼓励建设多层结构厂房,既有利于同类项目集中入驻,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又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与商贸、公寓、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相配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做到边建设边招商边承接。

  主抓高标准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积极尝试四种融资模式保障标准厂房建设。政府自建模式:由开发区管委会采取直接投资或成立园区融资平台开发建设。襄垣经开区、长治经开区等采用此类融资模式建成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企业自建模式:在园区统一规划下,由民企作为主体投资开发建设。高新区菘宇科技、壶关经开区山西天禹新举等采用此类融资模式建成标准厂房近8万平方米;PPP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采取BOT等方式开发建设。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由首创资本和盈田集团联合体(创盈)与高新区共同开发建设,总投资38.94亿元,建设6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目前一期工程3座主体已封顶,3座正在建设;EPC总承包模式:园区投融资公司将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工作全部委托给工程总承包商,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投资15亿元的高新区5G电子智造基地项目,10座标准厂房主体已完工,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的目标。

  主抓高质量服务。一方面强化开发区土地收储,为标准厂房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目前全市共收储土地5312亩。另一方面深化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在开发区全面推行先建后审模式,“全承诺、无审批、拿地即开工”,同时开通长治项目通平台,推行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秒批服务,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确保了标准厂房建设的顺利推进。

  梧高自有凤凰栖。标准厂房建设有效增强了开发区项目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撑起了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为长治市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基础。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标准厂房项目9个,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入驻已建成标准厂房或签订入驻协议的企业60余家。(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 曹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