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楹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楹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對於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銀岡書院來說,楹聯文化更是其濃郁文化氣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當遊客朋友身臨古書院,緩步走近每一處景觀之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懸掛在兩側的楹聯。為了更好的讓人瞭解銀岡書院,體會每一幅楹聯的奧妙所在,筆者整理了書院的楹聯並做簡要的介紹,以饗讀者;也使得當前疫情之下不能身臨書院的朋友們,圖遊銀岡,觀賞佳聯。

書院正門楹聯:

文明沾溉八方河山映日

人傑隆興百代桃李迎風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這幅楹聯是原遼寧省委宣傳部長、著名散文家王充閭書題,寓意書院在培育人才、振興地方教育、弘揚民族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沾溉本義為浸潤澆灌,用以比喻使人受益。

西齋房門外楹聯:

寓天地玄機,釋道墨儒皆存妙理

讀聖賢嘉論,詩書經傳大有名言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這幅楹聯是鐵嶺市原文管辦主任孟祥忠撰,著名書法家、魯迅美術學院教授徐熾先生書。說的是佛家、道家、釋家、儒家這些哲學流派,寓藏著天地間無限深奧的道理;這些先聖、賢者傳世的經書之中的至理名言,能夠指引後世學子的方向。

西齋房內楹聯:

萬卷千函充鳳閣

天光雲影耀雞窗

這幅楹聯化用了《龍文鞭影》裡“古帝鳳閣,刺史雞窗”的兩個歷史典故。

鳳閣:傳說鳳在阿閣築巢,上古帝黃帝問天老鳳築巢這件事的吉凶,天老詳述其象,說:“鳳出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見則天下大安。”黃帝於是在殿中齋戒,鳳凰蔽日而至,築巢於閣中。這裡用鳳閣代指銀岡書院,是講其在地方上的非凡地位。

晉代宋宗,字處宗,官至兗州刺史。一次得到一隻長鳴雞,非常喜歡並養在窗前,後來雞忽然能說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玄致。處宗因此學業大進。後人便用雞窗代指學子讀書的書齋。

東齋房門外楹聯: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這是1915年周恩來在南開中學讀書時撰寫的自勉聯。“有肝膽人”,指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無字句處”,指的是日常生活。意思是要成就大事就要和有忠心誠信的人共謀,治學上要擺脫前人桎梏,另闢蹊徑。體現出總理的偉大人格和善於觀察,善於研究的治學之風。

東齋房內楹聯:

面壁十年圖破壁

真知萬頃愈求知

這幅楹聯,上聯採用了1917年,周恩來19歲赴日留學前夕所作《無題》一詩。下聯由原遼寧省委宣傳部長、著名散文家王充閭對擬。原遼寧省副省長林聲書。

這裡有兩個典故:一是“面壁”,當年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參禪面壁、端坐靜養。周總理以此來比喻自己刻苦讀書、潛心專研;二是“破壁”,傳說張僧繇畫龍不點睛,為的是怕他飛去,人皆以為他荒誕,結果點睛之後,雷電破壁,蛟龍乘雲上天。

這幅楹聯的意思就是說人應奮發圖強,有所作為。“活到老、學到老”。治學不應鬆懈。

講堂門外楹聯:

雪海當堂,三百年炎黃文化傳一脈

群山聆教,九萬里華夏英才下百川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這幅楹聯是由鐵嶺市原文管辦主任孟祥忠撰,國家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佟偉書。

雪海,是銀岡書院創始人郝浴的字。這幅楹聯的意思是說,郝浴創建書院,到現在已有三百六十餘年。書院的建立使得鐵嶺教育出現一個新的起點,使中華傳統文化在鐵嶺更加發揚光大,一脈相傳到而今。書院自郝公以降,歷代名師登上講堂,焚膏繼晷,嘔心瀝血,培養了大批的文才武英人才,他們學成之後,奔赴祖國各地,建功立業。

講堂門內楹聯:

積學儲寶

酌理富才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這副楹聯由鐵嶺市原藝術研究所所長徐天欣撰,遼寧省書協主席聶成文書。意思是講用儲存珍寶的方式來積累學識,以明辨事理來豐富自己的才能。這也是銀岡書院的辦學宗旨。

郝公祠正門外楹聯:

鋤奸不敢欺君父

臥雪猶然志聖賢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此楹聯是康熙年間劉廷柯為銀岡書院創始人郝浴題寫的,當代鑑賞家楊仁愷書。意思是說郝浴雖身處逆境,卻傲骨挺立,藐視風霜,仍以報國為民為己任。

魁星亭楹聯:

宿度離明司造化

野分星斗煥文章


銀岡書院楹聯文化集萃

“魁星亭”是古代人們為供奉主宰文章興衰的魁星之神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

這副楹聯由清代彭熙臣所撰寫(節選),由中央美院教授王庸書寫。宿度,指天空中標誌星宿位置的度數;離明,指日光;分野,指古代人按天上星辰的位置,把地面劃分為十二個區域。此楹聯大意是說,魁星之神主宰著學子們的文運顯晦,決定他們能否順利步入理想的仕途。

垂花門楹聯:

三春淨露滋桃李

一院清風浴古今

這幅楹聯由鐵嶺書原藝術研究所所長徐天欣撰書。寓意銀岡書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仍挺立潮頭,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繼續發揚著其培育人才,教育後學的職責。


ps:銀岡書院,是東北地區唯一保存下來的古代書院,是清代著名的五大書院之一,是關東第一書院,在東北教育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開本邑教育之先",培養出大批英才。周恩來總理就是在銀岡書院入讀小學。銀岡書院現在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被列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國務院公佈銀岡書院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