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3歲寶寶讀書習慣,我家寶5分鐘開小差了?

早早起不早


首先培養寶寶讀書的習慣,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家長長時間和寶寶一起看書,會讓孩子安下心來。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這個時候,就是家長要堅持陪同,不要半途而廢哦。

可以給給寶寶買一些繪畫書,從小就培養孩子愛看書,也可以經常帶寶寶去逛逛書店,總之多帶孩子接觸這方面的東西,時間長了,孩子是不會排斥的。

當然要勞逸結合,可以買一些故事書,在孩子沒有興趣自己看書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故事,一邊講一邊讓孩子看書中的故事人物,讓他參與其中,每天都要講一篇。

堅持下來很重要,養成習慣,寶寶自然就會愛上讀書。


澤澤小屋


我家寶寶三週歲,去年給她買了些繪本,開始時,我給她講,她很喜歡聽,時間長她自己就會講了,看書也很認真。我覺得小一點的寶寶可以多看繪本,畫多字少,寶寶能看明白,她也樂意看,還有就是家長的“陪讀”很重要,在培養寶寶讀書好習慣中起重要作用,因為孩子太小,讓她看書,你在旁邊幹其他的事肯定不行,也會分散她的注意力,以上就是我的心得,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姓鹿滴


您好,我是一名寶媽,我有一個四歲的寶寶,很高興能根據自己得親身經驗對您的問題進行解答。

  • 關於如何培養寶寶讀書習慣問題,那麼您也提到寶寶5分鐘左右就開小差了,也就是說寶寶的專注力持續時間短。幼兒的注意力本身就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吸引,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儘量選擇睡前,在周圍環境安靜下來的情況下更有效果。
  • 同時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遊戲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培養專注力的遊戲很多,比如撿豆子,揉衛生紙球,搭積木等等,大部分活動都能鍛鍊幼兒的專注力。同時我們家長也要注意儘量不要突然打斷正在專注玩的寶寶,這樣是不利於專注力培養的。
  • 最後就是我們要學會改善讀繪本的方式方法,在正確選取適合寶寶年齡段的繪本的同時,我們要用繪聲繪色的口吻來讀繪本,而不是單純的像讀課文一樣把書面的文字讀出來,應該音調高低起伏,配合情景賦予飽滿的情緒甚至把圖案也講解給寶寶,相信寶寶一定會更加容易被吸引,同時也會慢慢喜歡上繪本故事。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我,我文章裡有推薦了一些我們家寶寶自讀的比較好的繪本故事,一樣對您有幫助!


0郡郡0


我家馬上三週歲,家裡的繪本大概200+,最愛看的永遠是汽車主題的,拼圖最愛的也是汽車主題的,有些很優秀的繪本,他也是看不了一本就走開了,可是遇到喜歡的一本書纏著讓你讀三遍還津津有味。三歲左右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在5-9分鐘左右。

三點建議:

1⃣孩子平時玩遊戲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很專注的話,不要打斷他,讓他自己去探索新玩法。

2⃣固定時間固定地方去培養閱讀習慣,比如每天午睡前,晚上睡覺前,都看一會書,但不要強迫孩子必須看完一本,如果孩子中途被別的事情吸引去,可以等一會再重新看剩下的內容。讀書的時候,語氣和動作可以誇張一些,可以語言和動作一起表演,更可以看完後陪孩子一起把繪本里的內容演出來。我家小孩很喜歡跟爸爸演,小兔子迷路在路邊哭,然後小汽車把小兔子送回家找媽媽的故事,他還會安排角色,這本繪本,我家演了不下十次了。記得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不喜歡看的時候,可以不看,不喜歡這本書,也可以不看。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就不好了,閱讀應該是件愉快的事情。

3⃣可以多選幾種風格和類型的繪本,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關注點都不同,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的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買書。


在公園散步才是正事


開始要給孩子讀書,主要是孩子喜歡的兒童故事。例如:三個小豬蓋新房、灰姑娘等等,同時穿插解讀,講解要生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要帶一些動作。慢慢孩子就感到讀書的樂趣,就會學著大人的樣子拿著書認真的讀。

3歲孩子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給孩子推薦的故事要短,字體要大,一定是正版書。希望寶寶能快速養成讀書的習慣,為寶寶點贊加油!


家長的助手孩子的知音


三歲左右的幼兒注意力只能維持在3~5分鐘,太久了幼兒肯定坐不住。所以幼兒園裡的老師給寶貝們的一些活動都不超過幼兒的維持時間。

如何培養幼兒的讀書習慣?

一、寶貝自己選擇圖書

讓寶貝自己選擇圖書能加大幼兒的注意力與興趣。比如有的寶貝因為喜歡紅色而買了一本圖書。

二、父母陪著幼兒閱讀

1、父母生動形象的念一遍故事,本子是面向幼兒,父母的語言最好起起伏伏,有高潮。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給幼兒提問。

比如三隻小豬的故事中兩個小豬的房子被狼破壞了,你可以這麼問:哇,前面的兩個小豬寶貝的房子被狼弄壞了,那第三個小豬寶寶的房子會怎麼樣呢?

拋出問題讓寶貝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寶貝回答後,在接著講故事。一來二往,皆是如此。

三、複習故事

在生活中可以問一問故事的內容,比如問上次的故事小豬們最後怎麼樣了。孩子的記憶力超乎你的想象。


豆拾子


第一,我們要追著孩子讀書嗎?不,我們忙且傲嬌。

我們心繫家國日理萬機,讀書時間限量供應過期不候,一句話,愛來不來。

我從來不會對孩子說,該讀書了,快來讀書啊,怎麼還不來啊?

我只會說,媽媽正好現在有點時間,想聽故事就來,一會兒我就得忙別的去了。

數到三不過來,立馬走人。

小米米小時候很愛讀書嗎?似乎並不。但是一聽我數數,準會連滾帶爬地過來,估計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遇到她特別搗蛋嚴重違紀的時候,我也會發出警告,再犯就走人,不管她怎麼捶胸頓足痛哭流涕都絕不妥協。

這招只用了幾次就基本治好了她的間歇性暴動。


第二,有競爭環境要上,沒有競爭環境創造競爭環境也要上。

有時候我會問小米米,你來不來?不來我就給姐姐講故事去了。

其實姐姐早就不需要我講故事了,人也不稀得跟她搶。

但這貨一聽,一定會像閃電一樣撲進我懷裡,先佔住位置再說。

姐姐不在的時候怎麼辦?

我就隨便報一個玩具的名字,揚言要給它講故事去了,效果一毛一樣。

在人類幼崽的大腦還沒發育完全之前,老母親儘管可以智商碾壓,花式哄娃。


第三,不妨投其所好,哪怕不擇手段。

學語言最重要的是什麼?閱讀。閱讀最重要的是什麼?讀得進!

我為什麼讓大麥麥讀金庸全集?比起其它名著,武俠小說營養價值無疑要低很多。但是!能讓一個孩子讀得昏天黑地把書堆滿一床天天睡在書堆裡的,唯有金庸。

全集40本刷完三遍,中文水平用突飛猛進來形容毫不為過。

和大麥麥不同,小米米從小的閱讀趣味就一言難盡,不愛真善美,偏愛屎尿屁。

她最喜歡的繪本是《小象的大便》、《豬爸爸的屁》和《小貓的嗝》,此外還有一本看起來頗為嚴肅的學術專著《兒童百問百答之屎屁》。

沒關係,只要能認字,怎樣都行。粗俗的文化人總比粗俗的文盲好一點吧。

我見過太多朋友,家裡的童書都抽象又文藝,在怒贊他們好品位的同時總是會操碎了心,這樣的書孩子能讀得下去嗎?

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選書?先把字認全了咱再去講究趣味不好嗎?書讀多了還怕分不出雅俗嗎?


第四,加點戲,再加點特技。

給大麥麥讀書的時候我儼然是一名電臺主持人,十分端莊。

給小米米讀書的時候我發現一名電臺主持人遠遠不能hold住她。

她還需要一名相聲演員、一名小品演員和一名配音演員。

沒有點才華還真不敢生這種高需求寶寶呢!

我怕了嗎?並沒有。

我只是淡定地往靈魂深處挖了挖,才華就滋滋往外冒了。

當親子閱讀配上舞臺劇,小米米開始嘎嘎大笑,手舞足蹈,欲罷不能。

她再也不會無故跑掉,而是一反常態,每次都在我頻頻謝幕後再三要求加演。

閱讀的時間開始翻倍,再翻倍。

這世上最長的路,就是老母親的套路。

從偶像派轉型為演技派,是每一個老母親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首先你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孩子的讀書習慣、注意力集中程度,對上學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齡前能夠通過閱讀大量識字,能夠進入自主閱讀。

最終博覽群書的孩子,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

不論是語文學習中的閱讀理解和作文,還是數學中的理解題意和邏輯思維。都能輕鬆解決。

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上課的效果是最佳的。

就拿我的小女兒來說,無論是幼兒園老師還是小學老師,認為她最大的優點就是上課非常專注。

所以她的成績一直非常好。現在上初中,還是名列前茅。

因為喜歡閱讀並且上課非常認真聽講。大量的閱讀為她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課認真聽講,高效利用課堂時間,老師講的幾乎就掌握了,所以作業很輕鬆。

基礎紮實,考試成績一直很穩定。

你的孩子才三歲,正好培養閱讀習慣和訓練注意力。

一、閱讀習慣的培養

1.首先家長要愛讀書

我喜歡讀書,家裡買了很多書,孩子從小接觸書籍的機會就多。

我也給她買了不少童書繪本,晚上睡覺前習慣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們都愛聽故事。

故事講熟以後,開始指讀故事,就是一邊指字一邊念,指讀的過程也就是識字的過程。

每個字看的次數多了,她就記住了,並且也記住了意思和用法。

然後讓孩子把幾乎背會的故事指著讀出來,孩子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也願意這樣講故事。

不知不覺就讀了很多書,也認識了很多字。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自己閱讀了。

這樣就能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踏入人類文明的殿堂。

不僅增長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2·常常領孩子去書店

家中的藏書是有限的,領孩子去書店能接觸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圖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並且因為書不是自己的,孩子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來看更多的書,這樣閱讀的速度也就練出來了。

二、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1.常和孩子玩遊戲

利用孩子對新鮮生動、富有變化的事物的興趣,也就是無意注意。

用無意注意去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需要人的意志力參與。

設計一些遊戲,鼓勵孩子完成。比如,穿色彩鮮豔的珠子、走迷宮、拼拼圖、玩積木,都能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2.營造良好的環境

家長在和孩子講故事或者陪伴孩子做遊戲的時候,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

周圍不要有響動或者擺放對孩子有誘惑力的東西。

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孩子非常專注的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

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儘量減少干預兒童的主動性”,即給孩子最大的自由,給他們以尊重,發展孩子潛能,讓他們學會獨立做事,獨立判斷。

給三歲的寶寶培養讀書習慣,或者做訓練記憶力遊戲,都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

獲得知識和能力是個積累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


清風徐來JY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認為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建議讓孩子儘早接觸書籍。儘管幾個月大的小朋友只會咿咿呀呀,也要為他們準備適度的書本,不要以為孩子看不懂,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的更聰明,只要讓他們隨手就能翻書“閱讀”,長此以往,與書本建立親切感就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基礎。

閱讀習慣是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閱讀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累積,儘早給孩子閱讀,越早開始,做起來越容易,效果越好。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該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家長要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挑選適合的書本

1.挑選要適齡

如何給孩子選書,可是一門大學問,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書是好書,瞭解哪些書本是符合孩子生長髮育階段的書本。那麼,0-3歲的寶寶應該選擇哪些書本呢?

0-3歲階段的寶寶對文字的處理能力弱於圖形,因此,要選擇一些能夠讓寶寶視覺產生刺激的書本。情節簡單,圖畫豐富的繪本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字少圖多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快速閱讀,這個階段的繪本書籍不需要挑選太多,可以為寶寶準備不同種類的繪本即可,如:翻翻書、立體書、布書、洞洞書等,不同的材質的書本能激發寶寶的探索欲,也是培養寶寶閱讀習慣的法寶。


2.要符合需求:

等孩子再大一點,要按照階段需要為孩子選擇書本,不同的孩子對閱讀的喜好和需求也不同,當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認知逐漸萌芽,文字淺顯卻寓意豐富的啟蒙類書本更能讓孩子產生學習欲。

書本的示範力量比家長的說教更有力,選擇有意義的啟蒙書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養成生活習慣的書籍(如:刷牙、洗臉、早睡);幫助孩子管理行為的書籍(如:問候、禮貌),幫助孩子產生認知的書籍(如瞭解:植物、動物、工具)等,只要能夠吸引孩子,讓他產生興趣,就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開端。

3.書本選擇權交給孩子

不要去要求孩子應該讀什麼樣的書,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自主選擇權,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去判斷什麼樣的書是好書,是適合自己的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某些方面又困惑,可以讓孩子去挑選這方面解惑的書,藉助興趣和疑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本,你或許就會發現,其實孩子自己就很會選書哦。

家長的示範引導

孩子對閱讀的喜好,也來自於家庭的薰陶,如果家長是喜歡玩手機、玩電腦多過於閱讀的家長,就很難培養出喜歡閱讀的小朋友。

我們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我們的行為總會在不經意間去影響孩子,孩子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去模仿和複製家庭成員的習慣。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歡閱讀,家長要首先來反思下自己的行為。

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從自身開始,不要總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拿起書本,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和榜樣,多與孩子分享閱讀所得,營造家庭閱讀氛圍,享受親子閱讀帶來的愉悅,閱讀習慣則自然而來。

與孩子共讀書本

年齡較小的孩子大多需要和家長一起閱讀,每天跟孩子一起閱讀書本,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書本的內容。有研究表明,父母給孩子朗讀書本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家長在朗讀時,可以經常提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你認為應不應該呢”?以問答互動形式可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幫助孩子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另外,在閱讀時,家長要儘量陳述書本中所表述的內容,不要擅自去下結論,把書本當作教科書,避免對孩子進行教化和宣導,以引起負面的閱讀效果。

與孩子積極探討

和孩子共讀時,你會發現小傢伙簡直就是一本行動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一定不要煩躁,要耐心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讓孩子去思考和表達,當孩子想要討論時,家長的投入和配合,才能幫助孩子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閱讀結合活動

0-3歲階段的小朋友天生好動,長時間堅持安靜地閱讀對他們來說簡直太難了,家長不妨把閱讀和活動結合起來,將書本的故事、情節引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創作閱讀活動不僅能提高閱讀的樂趣,還能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哦。

如果他們被書本中的動物所吸引,為什麼不給孩子準備畫筆紙張讓他們動手來畫一畫喜歡的動物呢?如果他們想按照書本中的方法泡一壺茶,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實踐呢?如果你們在讀一本關於植物的書本,不妨帶著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讓他們感同身受才能更好的理解書本知識。

書本中的故事,總會讓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滿足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將閱讀和活動結合起來,讓他們自己去創作和領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鍛鍊和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也為後期寫作能力的培養打下夯實的基礎。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閱讀環境對閱讀習慣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簡潔且舒適的環境,特定的閱讀環境有助於培養習慣。

不要在意房間的大小,也要為孩子準備一個單獨的書架,有了書架,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整理自己的書本,在整理過程中,能發現更多的興趣點,也鍛鍊了孩子歸納和整理能力。

整齊有序的書籍,安靜的環境,都會讓孩子產生歸屬感,在閱讀時才能更具有專注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和強化,在固定時間和環境裡閱讀自然成為了一種習慣了。

所以,各位家長們千萬不要偷懶哦,努力給寶寶營造氛圍,每天多花一小時幫助寶寶養成習慣,一枚小小的學霸正在茁壯成長呢!


我是Elva,0-3歲蒙特梭利老師,邊工作,邊分享蒙氏育兒理念及方法,和家長、老師們一起解答育兒過程中的疑難困惑。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


成長中的Elva老師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孩子因為3歲,非常適合以繪本作為切入點,來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呢?咱們分三步。

第一步:佈置一個閱讀角。

這個閱讀角可以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佈置,如果家裡面積大一些,就佈置寬敞一些,如果家裡面比較小,就佈置小巧一些。沒有一定之規。只是時間上需要花費30min左右,購買一些小桌子,書架,貼畫之類的。

第二步:買繪本,這個可以週末陪孩子一起去書店。繪本選擇上,儘量以孩子喜歡的色彩為主,多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第三步就是關鍵點,伴讀。習慣培養需要兩個條件:

1、高頻次。2、固定時間。

我們要每天晚上固定一個時間跟孩子一起閱讀。3歲的孩子不要求認字,家長陪孩子一起看書。

這三步其實就是在家庭裡面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給孩子一個養成閱讀習慣的環境。

我們可以在沙發前面放一個書架,這樣就可以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版,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父母要樹立一個好榜樣,多點閱讀,少看手機、電腦和電視。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咱們。我的口頭禪就是:上樑正了,下樑肯定不會歪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