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建立三级物流网络体系,规模农产品外销率达50%

恩阳区:建立三级物流网络体系,规模农产品外销率达50%

张泉(右)正在进行辣椒苗装框移栽

疫情期间,市民的“菜篮子”能否安全有效供应,备受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恩阳区石城乡清洲村、双胜镇天良村,了解当地农户蔬菜种植情况。

保供应:种蔬菜23个品种6389亩日均供应蔬菜43吨

2月25日,记者走进恩阳区石城乡清洲村看到,该村山水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朱国东正驾驶开沟机在地里忙碌;旁边几名工人正在为刚种下的辣椒幼苗灌溉定根水;不远处的地里,近几天种下的20亩西红柿苗一片绿意盎然。

在合作社辣椒大棚里,一排排去年10月种下的辣椒长势喜人。“这批辣椒预计3月底上市。”该合作社负责人张泉说,今年合作社共种植蔬菜200亩,预计为市场供应600——700吨新鲜蔬菜。

据了解,恩阳区现已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1496家,规模种植蔬菜23个品种6389亩、春季大棚蔬菜520亩,日均供应蔬菜43吨。为了保障蔬菜的及时供应,建成区级配送中心2个、乡镇物流场站27个、村级物流网点443个,形成“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配套建设冷链物流综合服务站,建成裕博食品批发城冷链仓储库、渔溪金山村冷藏保鲜库等6个冷藏窖储设施,库容量达5.2万方。目前,恩阳区规模农产品外销率达50%。

强支撑:培育“土专家”3423名帮助农户解难题

杨龙勇是双胜镇天良村一社队长,也是村里的芦笋种植大户。之前,由于管护不到位,试种的芦笋全都坏死了。在省农科院技术人员不定期的指导培训中,杨龙勇摸懂了一些芦笋种植的“门道”。去年,他在天良村流转土地20亩种植芦笋,目前芦笋长势良好。

从摸索入门到种植大户,杨龙勇也渐渐成了“土专家”,经常为天良村农户传授自己学到种植技术要点。

据了解,为扎实抓好蔬菜稳产保供工作,恩阳区与中国芦笋协会、北京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成恩阳芦笋研发中心、连栋薄膜实验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等,实行分片分组分区域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推广芦笋、藤椒、魔芋种植等新技术,培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90名、“土专家”3423名,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难题。(记者 彭敏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