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股份:精準物流滿足客戶復工急需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汪險峰報道 3月3日,鞍鋼股份物流管理中心接到福建某集裝箱客戶求援函,因原料無法及時供應,箱東急需的訂單無法保證及時復產,請求鞍鋼在中旬前緊急組織生產並裝運。物流管理中心積極與市場營銷中心、製造管理部及生產廠協調,同時按照生產進度組織船舶,實現了船貨的無縫銜接。3月10日,4630噸原料及時到港裝運。

2月23日,隨著最後一批裝載鞍鋼建築用鋼的貨車如約到達浙江,客戶急需的600餘噸鞍鋼產品全數運抵客戶手中,保證了2022年亞運會重點項目——杭州蕭山機場三期工程的建設進度。該客戶對鞍鋼在疫情時期,採取汽運+替代碼頭的應急物流服務方式,十分認可和感激。

爭當“冶金行業優秀供應鏈管理者”一直是該中心秉持的工作理念。作為物流管理中心,交付效率是考驗其工作能力的“試金石”。“採用時間倒推、貨物壓船等方式,搶佔運力、搶佔碼頭資源,力爭第一時間把貨物運到客戶指定的交付地。”該中心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年初,他們提前與鞍鋼股份市場營銷中心及客戶溝通,精心策劃了市場節日期間船舶運輸組織方案,以此保證貨物的均衡輸出。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該中心內貿水運方案的節奏,提出一道難度極大的“必答題”。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各地碼頭延遲復工、倉庫爆倉;另一方面,部分重要客戶已然復工復產,急需鞍鋼產品如期到位。面對抗擊疫情、保證產品輸出的雙重考驗。該中心第一時間與鞍鋼股份市場營銷中心溝通,並與客戶協商,加快提貨速度,同時把在疫情期間保證物流輸出當作鍛鍊隊伍、提高應急反應能力的機會,全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物流服務。

鞍鋼在江陰的某長期合作客戶,受疫情影響,原料緊張,瀕臨停產。2月18日,該客戶給鞍鋼發來緊急發貨函請求支援,物流管理中心高度重視,立即調整將於2月19日到港的“寧隆海2”輪的配載方案,跨江陰和常熟兩港卸貨,並協調該船於2月20日靠泊裝貨,滿足了客戶需求。

一直以來,該中心將成本意識深植每名職工的內心深處,在物流成本的管控和物流方案的制訂方面精打細算、反覆推敲。從農曆大年初二開始,該中心每天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應對疫情影響,根據鞍鋼生產成品庫存、倉儲能力、碼頭作業情況及客戶復工復產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物流應急方案,在確保鞍鋼生產正常進行、鞍鋼鋼材正常輸出的前提下,降低物流費用、降低疫情帶來的損失。

該中心按照鞍鋼股份的要求部署,建立應急管理體系,深入研究落實如何把銷售物流變成鞍鋼股份的核心競爭力。多年來物流管理中心與承運商、碼頭等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區域海運市場的掌控能力不斷提高。3月7日“興寧1”輪準時抵達起運港錨地,但是鞍鋼華南某汽車鋼用戶急需的品種卻要在第二天才能集港,物流管理中心積極溝通承運商及碼頭,取得供應商的理解與支持,船舶在36個小時後靠泊。

由於疫情影響,2月初到2月中旬,內貿水運物流幾近停擺,造成近60萬噸貨物積壓在船舶上。 他們深入調研、反覆測算,啟用新中轉過駁碼頭及倉儲場地,並通過制定按航次、按流向、按直駁和落地駁等招標方式,積極協調承運商、碼頭等供應商,實施精準的物流方案,降低了物流費用,保證了疫情期間,鞍鋼產品輸出順暢,打贏了一場漂亮的海運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