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市场监管系统战“疫”期间消费维权工作纪实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疫情期间,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消费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督促好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成为广西市场监管人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点的退缩,更无需太多的语言,广西市场监管人旋即冲入战“疫”第一线,稳价格、保民生;查市场,稳民心;强维权,护民意。他们犹如天降勇士,全力守护着八桂儿女的药盒子、菜篮子、米袋子的安全,用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为消费者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遏制“乱涨价” 市场监管“硬核”保民生

1月24日,广西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广西全面打响!

而就在一天前,广西市场监管局刚刚组织召开疫情防治相关用品价格政策法规提醒告诫会,对33家药品和医用卫生耗材销售连锁企业、大型超市等进行价格政策法规提醒告诫,要求企业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切实保障疫情期间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然而,面对消费者对防护用品的高需求,依然有部分商家不惜铤而走险。平时售价0.3元/只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在南宁部分药店居然卖到2元/只,并带动其他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价格上涨。

“岂容价格乱民心!”广西市场监管局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紧紧抓住“稳价格”这一“牛鼻子”,及时印发《关于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强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强化价格执法检查,实行价格行政处罚案件日报告制度。并通过打好价格监管“组合拳”维护市场稳定。

广西市场监管局先是研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具体标准及依法简化相关执法程序的细化措施》,为基层执法提供依据。随后又成立四个分片督促指导组,指导广西14个市的价格监管、价格执法办案、价格投诉举报处理等工作。

在广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南宁市某药店哄抬口罩价格案、南宁市某超市哄抬大白菜价格案、河池市都安县某药房哄抬口罩价格案、柳州市柳城县某公司哄抬口罩价格案一一被查处。

广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何朝建、局长巫家世亲自带队对南宁市、崇左市保供稳价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显示了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对商家哄抬物价的“零容忍”态度。

随即,广西各地保供稳价行动展开。

柳州市场监管局发布广西首个市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间有关价格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的指导意见》;玉林市市场监管部门妥善处置了博白、容县、兴业、北流等地发生的抢购以及哄抬大米价格事件;钦州市快速处置某医院诊所内囤口罩不卖的行为;梧州市藤县8家药店哄抬口罩、消毒液、双黄连口服液等防疫用品价格被立案查处;北海市对18家药店销售的口罩、板蓝根涉嫌价格违法立案调查……

截止3月5日,广西先后立案查处疫情防护用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违法案件271件,已处罚91件。极大的震慑了不法商家。目前,广西主要监测商品价格基本平稳,各地鲜猪肉、蔬菜价格涨跌幅度均在5%以内。

“疫情期间,维护好消费市场的价格稳定是最大的民生”,为了这一庄重的承诺,广西市场监管人从鼠年除夕开始,放弃团圆时刻,辞别双亲、丢下儿女,甚至推迟婚期,毅然决然的迎着疫情而去,无论是城市的商场超市亦或是山乡村屯的百货店,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

南宁市场监管局干部刘国石针对消费者买不到口罩的现实,主动约谈口罩供应商,要求增设结算窗口减少排队时长,并积极组织药店与“爱南宁”APP合作,开通了线上预约购买口罩窗口。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市场监管所干部覃婉玲,是一位90后姑娘,面对疫情,她毅然推迟婚期,回到单位参加战“疫”。全镇15家药店,她几乎天天登门“报到”,提醒各药店以公益为重,保证质量、稳定价格,莫发“国难财”。

正是万千名的“他们”,在疫情中默默守护了消费终端价格稳定,用疲惫的身躯,让惴惴不安的消费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铁腕”查市场 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祸起“野味”!广西地处岭南,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查禁野生动物交易,摒弃野味消费“陋习”,阻断疫情传播,保障消费安全,实为打赢疫情狙击战中的重中之重。

时不我待!广西市场监管局于1月22日印发《关于强化市场监管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严禁竹鼠、獾等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进入市场销售。对其他未经检疫合格的野生动物,一律严禁进入市场。

2月13日,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强化与公安、农业农村、海关、林业等部门执法联动,形成执法合力;与农业、林业建立协作机制,公布《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供基层执法时鉴别野生动物,开展精准执法。

2月26日,印发《关于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强化市场监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疫情解除前,禁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要求一次比一次严格,目标直指各类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广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任务的明晰,广西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随即展开查禁野生动物交易行动。

线下,执法人员深入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企业,督促市场开办方和入场销售者依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禁止野生动物交易行为。

线上,利用全国网络交易系统、第三方大数据服务对辖区内网络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进行全网监测,及时发现线索和核实信息,一旦发现野生动物交易的,立即处理。

截止3月5日,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农贸市场76880家次,餐饮企业279780家次。

另外,广西市场监管系统监测电商平台(网站、网店)21712个次,并分批次将发现的506条问题线索移交各市进行核查处置,责令下架涉及网络销售野生动物及制品的商品链接349条。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积极响应,下架涉及野生动物及制品交易的商品链接856条。

在强化监管执法的同时,广西市场监管局还印制了禁止买卖、食用野生动物宣传画,在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公共场所张贴。

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落实2020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目标,发出“凝聚你我力量,抵制野味交易”的倡议,呼吁消费者摒弃“野味滋补”的伪健康观念,坚决抵制野生动物上餐桌,树立文明餐饮好风尚。

南宁市、柳州市、百色市市场监管部门则向电商经营者发出倡议,呼吁电商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杜绝野味经营行为,广西电子商务协会呼吁电子商务企业强化责任担当,保供给,优配送……

线上线下一个声音,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联手发力,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广西成功营造了“买卖食用野生动物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农贸市场和餐饮服务。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和农贸市场环境整治是阻断疫情的重要环节。

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经营场所清洁消毒、从业人员防护和健康检查等制度。引导全社会不组织聚餐,乡村厨师队伍停办群体性聚餐宴席。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创新供餐方式,公众有供餐需求的,可通过打包和送餐方式解决。

加强活禽市场监管,督促市场开办方和入场销售者做好活禽销售独立分区,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制度,确保入市销售的活禽来源可追溯。

积极贯彻落实广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严控疫情在农贸市场里传播扩散。

督促市场开办方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制度。对生鲜农产品、水产销售区,电梯扶手、购物车(篮)、收银区域等顾客频繁接触滞留区域采取消毒。目前,广西农贸市场“三个一”制度落实率达100%。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换来了广西消费市场的安全规范有序。截止目前,全区未接到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报告,有效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紧盯”防疫商品质量,雷霆出击定民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西市场监管局“紧盯”商品质量安全,加强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确保防控药械医用物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

2月5日,广西药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各检查分局抓好疫情防控期间药品、医疗器械各类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梧州市查获一起无中文标签、无合格证、无说明书及注册证的“三无口罩”,数量达3.14万只。

桂林七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查扣口罩20万只。

柳州市柳城县查获一起通过微信销售假冒口罩案件,查扣涉案口罩21280个。

……

“休想利用疫情浑水摸鱼!”部分借助假冒伪劣防疫用品牟利的商家,纷纷被广西市场监管部门“挑落马下”,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截至3月5日,广西先后查处防控药械违法违规企业109家次,另外,广西市场监管局组织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开展消毒产品、非医用口罩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目前已对南宁市的44家企业进行抽样,其中抽到9家企业的12批次样品,相关抽样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

“以质量定民心,以严管稳质量!”始终是广西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的共识。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件不合格防疫用品流向市场,受到侵害的绝非是单一的使用者,而是更多的不特定消费群体。

为此,广西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强应急审批医疗器械和备案制剂医疗机构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对北仑河、纺源、柳州圣美康、南宁腾科宝迪、广西河池欣绿等疫情期间应急审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和应急抽检。对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成品及其灭菌前半成品进行了应急抽检。组织对获批简易备案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桂林市中医医院3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应急审批医疗器械和备案制剂质量持续稳定可靠。

除深入生产企业检查产品质量,广西市场监管卫士们还针对医院和各疫情联防联控点使用的医疗检测仪器提供校准服务,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准确的“温度”和“数据”。

“不拿消费者的健康当儿戏”,是广西市场监管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的集中体现。广西市场监管局针对采购、征收、海关没收、接收捐赠等方式列入储备的防控药械提供产品技术标准审核、样品快速检验检测和现场验收分类服务。对储备物资进行质量把关,开展储备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期间送检医用口罩9批次,合格8批,对1批不合格进口医用口罩不予通关。

另据了解,广西市场监管局还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消费量大、日常生活必需的大宗食品、米面、鲜蛋、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开展了重点抽查和风险监测,共抽检监测食品141批次。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不合格食品,切实保障各地疫情防控期间的食品安全。

“勇扛”责任 化解消费纠纷护民意

“我买的口罩比平时贵了好多”“我要举报一个地下消毒剂生产窝点”“我预定的婚宴要取消酒店不退还定金”“我预定的酒店不让住了”……

从大年三十起,因疫情导致的消费纠纷骤然增多,广西各级12315中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迅速就位,加班加点,第一时间倾听消费诉求,及时化解消费纠纷,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准确发布消费预警,为打赢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9年12月30日,南宁消费者黄女士向某酒店支付2万元定金预定了2月14日婚宴,因疫情爆发婚姻无法举行,黄女士要求退回定金,酒店拒绝回应。南宁12315中心多次调解,酒店以纠纷发生在疫情前为由拒绝退回定金。

“疫情面前,岂容如此任性!”南宁市场监管局向酒店下达《行政执法指导意见书》,并对其进行《消法》宣传,酒店终于认清形势,认识错误,于2月26日主动向黄女士道歉,并当场退还2万元定金。

1月22日,青海省西宁市消费者郑先生向北海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投诉称,其全家原计划到北海旅游过年,并预订了某酒店4间客房。由于疫情爆发,郑先生决定取消本次出行,遭到酒店拒绝退费。北海12315中心接到投诉后,马上与酒店联系,传达了北海市政府要做好为旅客免费取消订单要求。经调解,酒店为郑先生办理了全额退款手续。

疫情防控期间,12315不仅受理投诉调解纠纷,更是疫情防控指挥的“风向标”。1月22日,桂林12315中心陆续接到反映口罩涨价的投诉举报,他们意识到疫情已经对桂林消费市场产生影响,当即向领导汇报。当天,桂林市场监管局即组织了全市范围内的防疫用品价格巡查,各县区也相继对辖区内药店下发价格告诫书。

急消费者所急,想消费者所想。广西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亦是主动靠前及时受理投诉,做好消费引导,广西消委会发布《凝聚你我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囤积防疫物资,按需购买,让更多的人都能用上口罩等防护用品,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防控期间,广西市场监管人为消费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送去了维权工作者浓浓关爱和保护。

据统计,2020年1月24日至3月5日,接收群众投诉举报咨询40045件,办结38440件,办结率95.99%。其中涉及新型肺炎疫情的投诉举报总量为9200件,无超时办结的情况。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90.97万元。

今年的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天天“3·15”,我们一直在行动!随着疫情减缓,广西各地的复工复产正如火如荼进行,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书写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凝聚你我力量”,同心抗疫,为夺取战“疫”的全面胜利,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供稿:广西市场监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