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用行動講故事

昨天看了馮小剛的新電影《只有芸知道》。如同青菜蘿蔔各有所愛,這樣一部電影對於人們的欣賞口味來說,我相信也會是因人而異。總的來說,這是一部節奏緩慢的電影,與很多人現實中的快節奏生活不符,與很多電影快節奏的情節推動也不一樣。但我覺得,在喧囂的世界裡突然發現一個安靜的角落,將鑼鼓喧天、震耳欲聾的嘈雜屏蔽掉,耐心地傾聽一個輕聲細語的訴說,也是一份難得的經歷。


每個人都在用行動講故事

《只有芸知道》講述的是一個根據真實經歷改編的愛情故事。每個人的愛情都容易帶上鮮明的個人情感。有時候,我們會厭煩別人絮叨他自己的瑣碎;有時候,我們也不願用自己的悲喜去騷擾別人。有時候,這是一種個人主義的獨立;有時候,這是一種舉目無親的孤獨。但是,如果我們願意認真傾聽,也許我們會發現一份自己缺乏的感動。《只有芸知道》這個故事,我相信是馮小剛認真傾聽了他的一位朋友的真實故事,被感動後,用他的理解和表現手法,向觀眾轉述了這個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不到歷史潮流、社會責任等宏大主題,只有一對男女之間非常個人化的關係。我們甚至可以完全忽略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把它放在任何一個時空裡體會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歷程。因此,這個故事既可以說非常個人化,也可以說很有共性。不同年齡的人都會遇到愛情,或者希望遇到。不管是濃烈的還是平淡的,這個故事會讓我們思考自己如何對待自己的私人感情。


每個人都在用行動講故事

很早以前,我曾經想把我年輕時的經歷寫下來。後來我發現,當我們過於關注自己時,會覺得自己的故事獨一無二。但是,當我們同樣關注別人時,會發現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特別。如同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生活總是相似,不幸的生活各有不同。於是,我們在一種歷史觀的時空裡,將自己和別人的幸福與不幸都簡單化地處理為一組組統計數據。這種方式似乎滿足了我們對社會、人類的總體把握,但似乎也失去了對於純粹私人活動的精細調節。而有些本身極為普通的個人故事,正是由於某些旁觀者的感受,才讓它被記錄和流傳。祥林嫂的故事可以說極為普通,但因為魯迅,它變成了歷史的縮影。但也有些故事,因為故意忽略,而失去了精彩表達的機會。大仲馬寫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大仲馬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統,他自己以及他父親、他祖父的故事並沒有被他寫下來。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某種程度上,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既是演員也是導演。每一天的具體言行實際上都在完成和講述自己的故事。也許聽的人多,也許聽的人少。也許只想自己收藏,不願與人分享。不管怎樣,《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排除了無數外界的紛擾,在一個被淨化的環境中,能讓人靜靜地想一想自己。


每個人都在用行動講故事

我之所以這麼說,也因為影片的男主人曾經是長笛演奏手。而我從小學就開始學竹笛,後來也改學長笛,在學校樂隊中擔任過首席。這個情節的確觸動了我,讓我想起很多自己的往事。看了這部電影,我在想,也許有一天,我會把自己的那些難忘故事寫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