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個清朝人發過《Nature》,造了中國第一艘軍艦,建了中國第一個科技學校,連你背過的化學元素週期表,都是他翻譯命名的。

此人姓徐,名壽,號雪村,1818年出生在江蘇無錫。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孩子自小聰穎,不僅喜歡工藝製作,還諸子百家啥都看,常常發表一些獨到見解,四鄰五舍見了就誇。

沒想到的是,這個所有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科考卻失利了,連個秀才都沒考上。

不過,如果像范進他們用一輩子去科考,那他也就不是晚清科技第一人了。

他是怎麼想的呢:

嘗一應童子試,以為無裨實用,棄去

翻譯:八股文有個鬼用,老子不學了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在那個科考作為唯一上升通道的時代,他居然就那麼硬生生放棄了科舉做官,轉而研究經世致用之學。

四書五經氾濫,也沒有很多可以看的書啊,同樣看《詩經》《春秋》《漢書》等,別人看"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看故事,他居然看山川、物產、地理變遷,還有數學、天文曆法、物理、音律、醫學等,只要他覺得有用,就無所不看。

為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他還根據書裡面的原理,自制指南針、象限儀、自鳴鐘等。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自鳴鐘,小鳥報時

這樣一個精巧的鐘放家裡,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吶。

真正帶他走上人生巔峰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他對樂器的研究,心靈手巧的他會做好多種古代樂器。

有一次,他在縣城幫人修理七絃琴,作為一個博覽群書之人,他手法美妙,談吐優雅。

人群中一雙眼睛掃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清代舉人華翼綸,他正在給兒子華蘅芳找玩伴,就是陪讀陪玩陪上廁所咯。

徐壽就跟著去了,他比華蘅芳大15歲,沒想到的是,二人一見面就覺相見恨晚,在茫茫大清朝終於有一個可以談論科學技術的人了。

二人立組CP攜手走天涯,尋找科學寶藏和同道中人。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到上海的時候,一本書出現在了二人眼前,二人當即像著了魔一樣路都走不動了,這本書叫《博物新編》。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是近代西方科技輸入中國的第一本著作,物理、化學、天文、生物無所不包。

對於科技水平落後西方几百年的大清朝,這感覺就像如今的我們開著宇宙飛船上班,穿越到了未來幾百年啊。

徐壽他們立馬把書買回家去翻來覆去地看,不僅看,他還照著書中原理做實物。

大清朝哪有那麼多工具呀,畢竟是能工巧匠,徐壽表示:沒有我就自己做咯。

驗證光的折射和分色要用到三稜鏡,沒有,他就拿一個水晶圖章磨出來;

看到蒸汽機的圖片要驗證原理,沒有,他就跑到洋人的輪船上看去。

別人都忙著種地讀書,徐壽卻整天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要知道那可是一個男耕女織的社會啊

大家眼裡的徐壽是這樣的:

這人有病,得治!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甚至連清朝大臣都知道了,然而徐壽卻完全不為所動,你們該種地種地該讀書讀書,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實驗實驗再實驗。

不做實驗的學霸不是好科學家,他就這麼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學者。

那時,正值鴉片戰爭失敗,閉關鎖國幾百年的大清慌了。

洋務派說:我們要師夷長技以制夷,要開工廠辦學堂。

要知道,官員們都是從八股文中脫穎而出的人,哪裡有人懂西洋技術。

這時大家一致想到了徐壽,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都極度賞識這小子,他們一致說:放著,讓徐壽來。

1861年,曾國藩開設了安慶內軍械所,次年3月,徐壽、華蘅芳、徐壽兒子徐建寅等進入軍械所工作。

當時外國輪船在中國內河橫衝直撞,十分囂張跋扈。眼看著別人在太歲頭上動土,大家卻毫無辦法,畢竟清軍水師用的還是帆槳動力船啊。

大家一致決定,先造蒸汽機。

說起來容易,一無圖紙、二無材料,簡直是異想天開。

沒想到的是,徐壽就憑著《博物新編》上的圖和簡介,然後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來就開造了。

沒有零件,我就自己一銼子一銼子做。

3個月後,作為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象徵的蒸汽機,居然被一個連秀才都沒考上的人造好了。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蒸汽機造好了,大家說,那咱還得有蒸汽輪船啊,外有洋人的堅船利炮,內有太平軍。

曾國藩立馬拍板:造!

1864年,軍械所從安慶搬到南京,在徐壽、華蘅芳這對CP的組織下,歷時兩年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蒸汽動力船——"黃鵠"號誕生了。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長55巿尺,排水量45噸,時速12.8公里,這對於科技落後數百年的大清可是歷史性的一幕啊。《字林西報》等媒體,報道了這一普天同慶的時刻。

曾國藩激動地說:

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

同治帝欽賜牌匾:

上書:天下第一巧匠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作為一個在現代世界走了一圈的人,徐壽卻面紅耳赤立馬把牌匾拆了下來,心裡想:你們這群笨蛋,人家都開輪船半個世紀了,也不怕人家笑掉大牙。

1866年底,李鴻章、曾國藩要在上海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蒸汽輪船一出,徐壽更是一戰成名,被拉到上海負責襄辦。

對於這一中國軍工業的新生兒,徐壽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為譯書

二為採煤鍊鐵

三為自造槍炮

四為操練輪船水師

曾國藩他們哪裡想得了這麼多,一言婉拒:

其輪船以外之事,勿遽推廣言之

翻譯:到底誰是老大,讓你造船就造船,瞎操啥心

徐壽想:造就造啊,有啥了不起。

在徐壽的帶領下,不久後,我國近代第一艘軍艦"惠吉號"誕生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惠吉號"兵輪示意圖

接著,"操江"、"測海"、"澄慶"、"馭遠"等接連誕生,成為我國海軍軍工業的鼻祖。

然而,徐壽這時心裡卻又打起了小算盤:四條建議一條都不過,不讓"譯書"就是不行,不學習你們還想進步?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既然曾國藩那條路走不通,那我就換條路走。

他找到江南製造局的馮駿光和沈寶靖,說:兄弟,咱先試試翻譯幾本,你們看看行不行再說,好不?

不久之後,三本書翻譯好了。

這一翻不打緊,曾國藩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激動地說道:給你建個譯館,專門搞這個吧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不久,江南製造總局翻譯館成立,徐壽任總管,他請來英國傳教士傅蘭雅、偉烈亞力,叫上鐵哥們華蘅芳和兒子徐建寅等懂西學的人,一起翻譯科技著作。

他這一翻譯就是17年,共翻譯作品13部,其中西方近代化學著作6部63卷,《化學鑑原》《化學考質》《化學求數》等,把西方近代化學引入中國,為近代中國帶來第一批化學教材。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最重要的是化學元素週期表。

那時的中國壓根沒有化學,化學元素、化學術語幾乎都沒有。

從羅馬音到漢字,徐壽花費了大量心血去翻譯,還造出了很多新字,一直沿用至今。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你是不是覺得很簡單?那麼請看看日語的翻譯: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再看看他們的整張元素週期表: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要把這樣一張元素週期表背下來,心疼他們3秒鐘,然後默默慶幸自己生在了大中華,能安全度過初高中,我真要一輩子對徐壽心生感激。

為了充分傳播近代科學知識,徐壽和傅蘭雅還去成立了個學校。

1874年上海格致書院成立,礦物、電務、測繪、工程、汽機、製造等專業相繼開設。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格致書院

他們完全拋棄科舉,自己出題考試,放在今天就相當於自己建了個學校拋棄高考啊。

為了讓學校維持下去,他自掏腰包1000銀元,作為當時被邊緣化的科技人員這可以購買100畝良田啊。

後來,他又發動各界共籌款7700銀元,讓這所學校得以繼續發展,流傳至今。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如今這所學校已更名上海格致中學,成為上海市的重點中學,2010年,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有51%進入清華北大等中國Top10大學。

與此同時,徐壽還籌辦了我國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彙編》,他在期刊上發表了諸多文章。

1881年,他的一篇文章《考證律呂說》,糾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還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是我國第一篇發表在《Nature》的文章,震驚了整個《Nature》編輯部。

1884年,徐壽在他親手創建的學校病逝了。

但是他一手培養了自己的兒子徐建寅,替他完成未竟使命。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徐壽兒子徐建寅

他的兒子成功研製出了硫酸,結束了中國近代硫酸靠進口的歷史,親自去歐洲為北洋水師買下了定遠和鎮遠艦,成為甲午戰爭的主力艦,籌建了保安火藥局,結束了中國軍隊依賴外國火藥的歷程。

最後,他的兒子也因一次工廠意外事故去世。

在那個苦讀四書五經的時代裡,在那個通過科考光耀門楣的社會里,徐壽顯得格格不入。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他似乎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一肩扛起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撐起了中國近代軍工業的半邊。

他和兒子的發明支撐了中國近代多次戰爭,包括艱難的八年抗日戰爭。

而他的科技思想、他創辦的學校、他翻譯的化學元素週期表,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受益。

我知道,大清一百多年前就亡了,可這個人似乎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

我在想,如果他生在今天,他是不是會直接建一所沒有高考的學校?研究一下外星人和外太空?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許只是還差一個從未來世界穿越回來的人。


像徐名壽這樣如同穿越的諸多歷史傳奇人物,在接下來這套美國國家地理出版的《見證歷史》書裡都有詳細記載。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推薦大家讀讀《見證歷史》這本書,這套書描述了很多歷史偉人與凡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國王、詩人、探險家、科學家、農夫和書記官寫下的文字。每一章都有一篇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文檔詳解作為點睛之筆。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為了更好地幫助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套書中還搭配了上百張精美圖片,搭配一手原始素材——引文、書信、文件、詩歌、藝術品、地圖、歌曲等,令人愛不釋手。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書最大的特色是在縱向發展上以時間為序,在橫向發展上並行記述五大洲在帝國、階級與社會、軍事、衝突、宗教、藝術、哲學、科學、技術、領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具體發展狀況,並行介紹同一時期發生在世界各大洲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讀歷史。從史前到當今,從走出非洲到首批國家的建立,從漢穆拉比法典到論語,從成吉思汗到馬可·波羅……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每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人物、地點、文獻都囊括其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這套《見證歷史》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送給孩子作為禮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的歷史已經成為中學生學習重點。

以深圳為例,2021年中考的改革。最大的特點是文史稱王。

其中語文將提高到120分,歷史是加分最大的。從以前的30分加到70。綜合來看,理科加20分,文科加110分!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以後絕對是文科稱王,得文史者得天下。

語文跟歷史是不分家的,歷史好的人,語文不會差。學好歷史,那些歷史故事就是寫作的題材,那些歷史道理就是寫作的靈魂。你懂歷史,這道難關就不難!

而學歷史一定要中國歷史跟世界歷史一起來看,這樣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在漢唐能夠成為世界級強國,到了清末卻落後了。

所以給孩子準備這樣一套人類全史類的書很有必要。這本書還有年線表,可以清楚看到人類歷史的進程。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引進這本書的大百科出版社跟我關係很好,特地跟出版社爭取到了很優惠的價格,這套四百頁的精裝銅版書,原價是168,現在頭條的參團價只要76,4折多還包郵。

徐壽:晚清科技第一人,造軍艦辦學校,皇上稱他天下第一巧匠

因為這個書是尾單書,庫存不多,只有二千多,賣完就沒有了。這套書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送給孩子作為禮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點下方橫條即可參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