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北京,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早在公元前1045年前的戰國時期,北京是當時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在將近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後成為遼、金、元、明、清五朝。這個密度估計,除了西安和洛陽以外,也算出類拔萃的。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大葆臺西漢墓是中國西漢晚期的大型木槨墓。位於北京市豐臺區黃土崗鄉。其中1號墓保存較好,是最早發現的結構清晰的黃腸題湊。大葆臺漢墓1號墓的主人可能是卒於元帝初元四年(前45)的廣陽頃王劉建,西側2號墓墓主為其妻。整個大墓的墳丘高8米,南北90米、東西50.7米;墓壙底部長23.2米,寬18米。墓道在南,與甬道相接的一段用木材構築。墓壙內用木材構築甬道、外迴廊、中迴廊、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棺房等。內迴廊和中迴廊之間的黃腸題湊槨牆用柏木條橫向壘築成。墓道內有彩繪朱輪馬車3輛和馬13匹。外迴廊內置豹、馬、雁等禽獸和陶器、鐵器、漆器等。內迴廊主要放陶器,前室放漆床、六博和陶器等。棺房內有五層木棺,出土大量玉器及玉衣殘片。墓中共出文物400餘件、五銖錢百餘枚。1983年,在1號墓上建成北京市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

老山漢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駕校環型公路東南段路北山坡上,是公安部門在1999年底破獲的一起盜掘古墓案中發現的。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00年2月24日正式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考古專家透露,這是一個西漢墓葬,而且,其周圍地區極有可能存在一個墓葬群。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於是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車廠村至龍門口一帶,修建了金朝皇陵。範圍達數十公里。始建於金海陵王時期(1149~1160),以後三代皇朝加以擴修。以九龍山為中心,主要遺存有清入關後重修的三合土寶頂一座及寶頂對面的享殿遺址、碑亭遺址、神道遺址。陵區到處可見散落的琉璃瓦件及殘碑斷碣等。此地有睿陵(葬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興陵(葬金世宗完顏雍)、景陵(葬金睿宗完顏宗輔)。金陵對研究金代歷史發展及其變遷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的石刻可以在南長河畔的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內。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北京著名的頤和園昆明湖東岸的北頭的一個小院中,有一座元朝大臣的墓,這便是輔佐成吉思汗、窩闊臺父子三十年的名臣耶律楚材。耶律楚材長期任中書令,死後諡文正,追封廣寧王。相傳翁仲夏夜流螢集其眼部,被人視為怪異,被推入水中,明代陵墓被覆蓋。清初修造清漪園時,於原地恢復了祠墓,並立碑記其始末,昭其功德。現存的祠墓是光緒年間按原狀重修的。墓在後院,墓罩於北房三間內;祠堂也是三間,筒瓦硬山箍頭脊,裡面供奉耶律楚材泥塑像。祠堂對面有高3.1米的石碑一座,碑陽為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製《耶律楚材墓碑記》,碑陰為大學士汪由敦撰《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記》,院內東側立有從湖中撈出的石翁仲一。

到了明朝,就不得不提明十三陵。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隨後共有十四個皇帝的陵寢放在了北京,13個皇帝都集中在了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也就是著名的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1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明朝在北京的另外一個皇上景泰皇帝則因為熟知的北京政變,並沒有在這裡。景泰皇帝為朱祁鈺,年號景泰(公元1450年至1457年),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復位,改元天順,朱祁鈺被廢軟禁。不久去世,死後因其兄明英宗朱祁鎮從中作梗,廢了他的帝號,以王禮葬於海淀玉泉山對面金山口,直至明憲宗朱見深繼位後始恢復其帝號,並以帝王禮葬之,終於平反了這一冤案。在嘉靖時期(1522-1566)又改建陵碑,並易綠瓦為黃瓦,使之符合帝陵規制。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北京城還有幾個跟明朝有關的名人墓地可供參觀:

袁崇煥墓和祠,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斜街,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是廣東義園舊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為袁崇煥平反昭雪,後人為紀念袁崇煥,先後修建了祠和墓。祠有正房五間,前廊兩端及室內牆壁上嵌有李濟深撰《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等石刻,屋簷下是葉恭綽敬題“明代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袁崇煥手書“聽雨”石刻保存完好,嵌於牆上。祠堂後為袁崇煥墓,葬著袁崇煥的頭顱。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墳側小丘為佘義士之墓。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田義墓又稱慈祥庵、石香爐庵,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腳下,模式口大街80號,北距法海寺約1華里,,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曆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墓主田義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太監,官階正四品。墓園區內現有5座太監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佔地面積最大,規制最高的,石刻最為精美的宦官墓。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利瑪竇墓在西城區車公莊大街路南。利瑪竇(1552-1610),意大利人。明萬曆十年來華,為天主教耶穌會著名傳教士。萬曆二十九年至北京,進呈自鳴鐘、萬國輿圖等物,並與士大夫交往,以傳授西方科學知識為佈道手段,同時把我國的科學文化成就介紹到歐洲。死後神宗“與以陪臣禮葬阜成門外二里溝嘉興觀之右”。墓為土丘形,前立螭首方座石碑一座,碑額十字架紋飾,碑身刻中西文合壁“耶穌會士利公之墓”。墓地以磚砌花牆圍繞,左右兩側分別有南懷仁、湯若望二外籍傳教士的墓和碑。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帝陵均在河北,沒有葬在北京。但是北京周邊遍佈著許多王爺的墳墓。比如建國門外的豫王墳,既豫親王多鐸的墓;八王墳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墳墓;城西五路居有鄭親王的墓等等。這其中的佼佼者包括:

七王墳(又稱醇親王墓),是清末第一代醇賢親王奕譞的陵墓,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十七歲被封為醇郡王,後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顯赫的家族之一,1891年,奕譞病死,死後大清按照皇帝典禮為其舉行喪葬,葬於妙峰山,其位於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餘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七王墳址早在唐代就是佛家聖地,“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墓地有四個寶頂:正中大的為七王奕譞之墳,左右三個比較小的是他的三個妻子之墓。


盤點北京周邊的古代帝王墓


孚郡王墓又稱九王墳,是道光帝第九子奕譓。孚敬郡王是光緒生父醇賢親王的唯一的同母弟弟,是光緒皇帝最嫡親的叔叔,地位尊崇。生前養尊處優,死後哀榮優隆,上諡號為孚敬郡王,墓地也格外漂亮。孚郡王墓位於海淀區蘇家坨鎮。墓坐西朝東,南北寬80米,存有石橋、碑亭、隆恩門、隆恩殿和寶城、寶頂等。碑亭坐西朝東,高8米,單層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門,上刻有纏枝蓮花紋。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園寢北側建有陽宅,為三進四合院佈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單層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頂為盤龍藻井,長方形青條石臺基。墓區有柏樹、白皮松147株。

另外,有一個清朝大臣的墓也極具特色,那就是協助康熙皇帝統籌平定“三藩之亂”和抵抗俄羅斯入侵的軍需(督造戰船)。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伊桑阿的墓。伊桑阿墓地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嶽各莊鎮皇后臺村,墓前有華表、墓碑、石獅、石枋等石刻。1對華表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須彌座呈八角形,須彌座的上、下枋和束腰部位,雕刻著仰覆蓮花和雲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頂蹲坐望天犼,昂首翹尾。華表後面是2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高4.8米、寬1.2米,螭首龜趺。額篆書“御製”。碑文為滿漢合璧,立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七月十八日。伊桑阿墓碑與大型雕刻石牌坊之間,有頭東尾西的石獅1對。石牌坊面東背西,面闊約二十米,五門六柱。石牌坊明間橫樑上楷書“崇祀賢良”,下側石墊板楷書:“大學士伊文端公之墓”。相關的墓地石刻存放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