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老家许昌

文‖君山


(接上期,欲欣赏“王树汶顶凶案之135:瘟神”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蜘蛛网有八根纲线,从小圈到大圈,牵拉着十八圈目线,就像一张张开的网。小时候他站在水塘边,捡拾起一个砖块投向水面,静静的水塘水面立即就泛起了涟漪。涟漪初起时很小,后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一个放射性的圆圈,与蜘蛛网的形状极为相似。

有时,王树汶就呆呆地发愣,他羡慕蜘蛛,羡慕蜘蛛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己要是变成一只黑蜘蛛该多好啊!

王树汶低头看自己的脚,脚上的这个铁镣已经带了二年多,因为天天手摸脚碰,铁圈子已经又光又亮。脚踝处缠绕的布条早已磨损殆尽。盛夏季节,脚镣并不凉,只是走起路来有声响,哗哗啦啦地惹人烦。

大牢里有许多房间,里边关押着各式各样的犯人,这些人有小偷,有盗贼,有强奸的,有杀人的,有伤人致残的,有作奸犯科身负人命的。时间久了,犯人们彼此都有些熟识。因为王树汶是死刑犯人,他自己仍被单独关在一个囚室里,这让他没有机会与其他犯人厮混在大牢房里。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那些小偷们、强奸犯们关押在一起,相互打架是经常的事,小偷最是被人痛恨,扒墙豁、奸人妻女的强奸犯更是被人瞧不起。大牢里天天有人惹事儿搞摩擦,有打人的,也有人被打。

时间久了,王树汶渐渐摸出了他们的生活习性,那就是每次有新来的犯人被关进囚室,必被老犯人毒打一顿,待新犯人服帖了,才有资格去参与痛打新来的犯人,依此补偿自己曾经挨过的毒打。

如此循环,新旧交替,成为大牢里的规矩,谁不服气谁就会遭到一顿胖揍,打你个泰山不垒土,打你个鼻口窜血,打你个嘴唇外翻肛门外脱!

每有新犯人入住牢房时,王树汶便可以听到噼噼啪啪揍人的声响,随之是挨打人一声声的惨叫,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惨烈。

王树汶小时候看杀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鲜红的血液从猪的脖颈处喷涌而出,被宰杀的猪一声声挣扎嚎叫,那惨叫声凄厉无比。听到新犯人的惨叫声,王树汶就浑身颤抖,一阵阵心悸不已。

有时候,他甚至庆幸自己是个死囚犯,能够单独关在一间囚室内,从而不会受到狱霸们的欺凌和侮辱。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有一天,大牢里的犯人出外放风,一个络腮胡子、满脸凶相的汉子用眼睛死死盯住他。王树汶一看见那人的一双鹰眼,凶巴巴地,心里就发毛发憷。那人看人的眼神好似饿狼眼一般,恶狠狠地露出凶光,瞄一眼就让人不寒而栗。

每次出圈放风时,王树汶从来不敢用正眼看他,只是偷偷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他一眼,他惧怕那人凶巴巴的眼神,害怕他那一脸的凶相。

一天,牢房里犯人放风,王树汶准备去厕所“甩瓤子”。有个犯人走过来用胳臂肘轻轻碰他,悄声告诉他,那个一脸凶相的人姓杜,人称“杜老天”,是有名的狱霸。他霸占了人家的老婆,还把人家男人打伤致残,生生把对方的一个睾丸给掐了出来。

投进大牢那天,原来的狱霸见他一身肥肉,断定他不是个善茬儿,拱拱手揖礼相见。老杜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恶狠狠地喝令狱霸趴下。那人不服,号令其他犯人上去帮忙揍人。

那些犯人都是狱霸手下的锤垫子,是降服惯了的角色,不敢不去帮手。说话间,几个人一齐涌上来。不料老杜飞起一脚,踢在狱霸的胫骨上,狱霸扑通一声倒地。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老杜一脚踏在狱霸的脖颈上,一阵老拳打得老狱霸连声告饶。老杜厉声喝道:你叫我爷爷!狱霸不叫。

老杜挥手只一拳,打得老狱霸鲜血淋漓。那狱霸只好连声叫道:爷爷饶命!小的以后就听你的!

从此以后,老杜代替老狱霸成为新狱霸,凭着一双拳头横行于大牢之内,无人敢撼动其位。

那天,王树汶正低下头蹲茅坑“甩瓤子”,因饭菜少油水,就有些便秘,用力气刚把腹腔里的干巴屎拉出来,忽有人在他的脑袋上猛拍一下,扭头一看,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老杜!

王树汶吓得双腿打颤,只是直勾勾地看着老杜。老杜见王树汶住小号、带“狗连档”,断定他是一个“没头儿”的主儿。他用嗓音低声吼道:你小子有种啊!吃屎孩儿就敢犯人命大案!

王树汶大气也不敢出,腚眼里憋着屎,嘴里结结巴巴说不出话,全然一副呆傻相。老杜一手拍在王树汶的肩膀上,大咧咧地说:俺听说要砍你的头时,你小子喊了冤,才保住了这个狗头!

(未完,明日精彩继续)

“王树汶顶凶案”之136:有名的狱霸

【作者简介】君山,本名赵俊锋,河南鄢陵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戏曲学会会员,鄢陵文联原主席,鄢陵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多部著作。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