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民國軍閥是指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治,但他們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勢力併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採用各種手段,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

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軍閥(又分為皖系軍閥、直係軍閥、奉系軍閥)和南方軍閥。後期則由桂系軍閥、直係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直係軍閥是民國軍閥中北洋軍閥派系之一,直係軍閥領袖大多出身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鳴,故稱為“直系”,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出以直隸(今河北)人馮國璋為首領的一派,政治上親英美,代表舊地主。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馮死後,曹錕、吳佩孚繼其首領之位。

皖系軍閥,北洋軍閥派系之一。皖是安徽的簡稱,因此所謂的皖系即指安徽一帶的軍閥。皖系的首領為段祺瑞,老家在安徽,而皖系的絕大多數將領也都來自於安徽,因此稱之為“皖系”。皖系佔領的省份有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這四個。

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奉系”的稱號是因為其領袖張作霖來自於奉天,故稱之為奉系。當時的東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皆屬於張作霖的地盤。他的兒子張學良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晉系軍閥是民國時期以山西為主要活動場所的軍閥的統稱,活動時間38年。

於其他軍閥類似,和當時的北洋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代表人物閻錫山就曾擁戴袁世凱稱帝。以閻錫山為首,以晉綏地緣為特徵的晉系軍閥集團,屢屢與其他政治力量逐鹿中原,一度佔有晉綏冀察四省和平津二市,其首領閻錫山甚至一度自立為“國家元首”。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晉系軍閥集團萌芽於辛亥革命,發軔於北洋時期,二三十年代逐步膨脹,至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前實力達到頂峰。縱觀中國近現代史,晉系軍閥集團是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為雄厚的派系。

西北軍閥以馮玉祥為首,有宋哲元、鹿仲麟、劉鬱芬、張之江、李鳴鐘、孫良誠等人。早先是指馮玉祥統率的“國民軍”,後楊虎城率領的17路軍也被稱為西北軍。西北軍閥算是北洋幾大軍閥中較弱的一個,尤其是馮玉祥,由於經常變換陣營,被戲稱為“倒戈將軍”。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先後以廣西為統治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主要代表的軍政集團。按代表人物來分,可以分為以陸榮廷為代表的“舊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新桂系”。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原清政府廣西提督陸榮廷,宣佈廣西獨立,投向革命,實際上卻逐步排斥同盟會人員而逐漸走向軍政集團統治。其勢力在史學界通常稱之為舊桂系。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滇系軍閥為西南軍閥派系之一。辛亥革命後,唐繼堯及其部下顧品珍等統治雲南,不斷派兵進佔貴州、四川等省,被稱為“滇系軍閥”。

滇系軍閥早期以唐繼堯為首,主要轄滇、黔兩省,後向四川擴張。1927年2月6日,滇系內部發生政變,雲南四鎮守使倒唐,龍雲成為滇系軍閥首領。

黔系軍閥以劉顯世為首,有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勢力範圍在貴州。由於貴州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原因,導致黔系軍閥的依附性和掠奪性都比較強。1935年2月,被長征的紅軍在遵義地區擊敗,此後被蔣介石直接收編,黔系軍閥作為獨立力量就此消失。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湘系軍閥以湯薌銘為首,有唐生智、譚延闓、何鍵、趙恆惕、程潛等人,勢力主要在湖南。在袁世凱死後,湯薌銘還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繼續當湖南都督,但此後護國湘軍逼向長沙,湯薌銘隨即逃出長沙,湘系軍閥就此消失,湯薌銘此後投靠了直係軍閥。

粵系軍閥早期以陳炯明為首,後以陳濟棠為首,是民國初期的軍閥之一,但存在時間較短,在北伐之前,廣東就已經被統一。

民國往事:軍閥割據時期各系實力情況詳情

川軍的勢力主要在四川,但卻一直都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戰時期,派系林立,有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鄧錫侯、潘文華、王陵基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