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2010-2020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走过的第一个完整的十年,中国机器人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小批量应用,补缺补差,不断调整产品应用方向;同时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品牌的不断挤压。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成长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工业机器人与汽车制造缠绵的半个世纪

大部分的朋友,并不是非常了解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很多只是在各类新闻以及视频中见过,但是这并不妨碍工业机器人的火热。

自1959年第一台五轴液压驱动的工业机器人出现,如今工业机器人发展已经经历了整整60年。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第一台五轴液压驱动机械手

1974年,全球顶级工业机器人巨头FANUC成立,并与1976年将黄色的fanuc机器人推向市场,打开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开局。真正让fanuc一战成名的是其同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并开发应用于通用汽车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让全球工业市场看到自动化带来的高效率,高品质的优势特性。

彼时的汽车行业是利润率高,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何系统的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提高良品率是所有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信息革命的推动和发展,全球汽车销量呈现指数式上升。工业机器人进入汽车冲压,涂装,焊装,总装四大主要生产工艺环节。其中闻名于世的汽车焊装线到如今,仍然保持着最大密集的机器人密度以及最高的机器人协作化操作。应用于汽车焊装线的210kg负重/165kg负重的六轴工业机器人保持着单品类最高的销量,一直延续至今,支撑着全球9,479万辆汽车的产量(数据来自:LMC Automotive 2018年数据)。根据IFR统计,2018年点焊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1万台(彼时全球机器人总销量也仅有42.2万台)。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2013-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在2010年之前,全球市场的机器人格局一直是日系FANUC,安川,松下,川崎,那只不二越,爱普生,雅马哈等牢牢保持,与日系对垒的是欧系的大型自动化设备上ABB,KUKA。因此这一时期,形成了大众熟知的机器人四大家族:FANUC,YASKAWA,ABB,KUKA。

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的新一轮变迁

20世纪90年代,外资机器人品牌进入中国,受限于各类政策及区域市场拓展的便利。安川,FANUC,ABB,KUKA都以合资的方式在上海等地设点,主要做工艺方面的研发以及应用集成。机器人本体基本以零部件的方式出口到中国,时至今日上海仍然是中国机器人进口的主要口岸。

伴随20世纪末,全球产业转移,汽车、电子两大领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壮大。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第一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手机生产及消费第一大市场。在毫无悬念中,2013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来自:汽车工业协会)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2008-2019年预估,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在中国你可以找到全球最全的工业机器人品牌。因为这里有全球最全的工业门类,以及全球最全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设备来生产制造。

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力量开始涌向出来,包括新松,埃斯顿,埃夫特,新时达,广州数控都开始将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品牌推向市场。2010-2017年,涌现国内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品牌超过50家。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机器人产业链的全局建设

让中国企业率先认识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重要的,并不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反思,而是来机器人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的缺货以及高昂的价格。2010年前后的一台日系RV减速机的价格是1.2万人民币,如今这个价格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核心零部件面前,国产厂商围绕机器人控制器,减速机,伺服电机,核心工艺算法做了大量的研发。在新一轮的产业安全评估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自主化生产,并且国内已有多家工业机器人厂商在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方面全部使用国产设备,并且可以满足不少应用领域的需求。

时代发展是一个个脚印踩出来的,如今的国内机器人品牌,已经开始在国际舞台同欧系,日系工业机器人品牌全面PK。

与国内本体上一同出海的,还有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苏州绿的,力克精密都开始将产业向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拓展。

伴随着美的收购KUKA,埃斯顿收购德国百年焊接机器人企业CLOOS,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格局,在2020年之前终于初步描画出一个明朗的格局。

看向机器人行业的本质:市场细分的精细化,与市场教育的成效初显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国产工业机器人已经应用于44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中,涉及126个行业中类。基本覆盖工业大类领域的方方面面。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2019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分布,数据来自:中国工机器人产业联盟

如今,中国工业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已经突破了外资品牌思维定式,寻找到自己的道路,并且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工艺研发方面,以先发优势取得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及市场占有率。

新松作为国内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涉及本体制造,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呢,洁净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如今也开始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布局半导体行业。

埃斯顿机器人在钣金折弯,光伏排版,木工,铸造四大领域开拓出细分市场优势。埃斯顿折弯专用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50%以上。

启帆,广州数控等专用于冲压机床上下料机器人,在解放工业双手,提高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让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到高性价的国产工业机器人。

一棵树扎根在一片土壤中,越深入,方能汲取更多的养分成长为苍天之木。才有机会向更为遥远的地方散播种子。

那些传统的行业和那些不传统的机器人应用

有很多非常传统的领域,例如制鞋工厂给鞋底点胶,如今这种专门用于给鞋底点胶的机器人应用已经开始在多家工厂使用。曾经我们认为高深的3D视觉,已经不再是多么复杂的工艺技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现存最庞大的蓝领技术人员。

还有食品包装,陶瓷砖码垛,玻璃上下料,水龙头打磨,手机壳打磨,5G设备组装,与时代共进步是新一代智能化产品的主要特性。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ESTUN折弯机器人


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格局发展,智能化协作及精细化应用全面铺开

大规模协作化机器人产线

2020年,距离所有工厂实现机器人大规模协作化的道路还有一段距离要走,但我们不曾停下脚步,因为每一步都是有相对应的产出和收获。

结尾向所有2020年,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奋斗,在机器人集成,非标自动化行业奋斗的朋友送上一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