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疫情即将达到高峰前,我和太太在她湖南老家过年。

为避免后续管制加剧、封村、封路,临时决定初三便赶回东莞家中,开启了第一个14天的居家自我隔离。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除去一切日常琐事,“亲密关系”、“生命”,还剩下什么?

人这一生,有多少机会,与你最亲的人,如此日夜相守,在家中不能出门,没有任何眩目、刺激的娱乐项目,仅仅面对着彼此?

这是上天强力安排的一次机缘。如此看待,将会转化心境,来面对这次的珍贵时光。

剝去所谓“生活”中一切外在杂事、工作、娱乐…,完全回归到纯粹、单纯的自己、伴侣、孩子,我们之间,可以做些什么?剩下些什么?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这是一个宝贵机会,让我们彻底摆脱「外在」琐事的干扰,试着回归「内在」,与我们生命中最亲、缘分最深的人—— 家人,开启深度心灵交流。

不管结果是更好、更亲密,或是更糟、吵架,甚至冷漠,可以试着以一个觉察的出离心,觉知这段亲密关系,此时此刻,带给你的生命意义。

如果除去这些外在事物,自己、夫妻关系,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感到焦虑、找不到彼此关系的著力点,这样的生命状态、关系,是危险,且可悲的。

能不能简简单单地、纯粹地和对方相守在一起,享受生命中,在一起的每一瞬间?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

如何「放下」?在应该丢弃的DVD前,我竟也不堪一击

宅在家里,是一个彻底清理家里,落实「断舍离」的好机会。

整理到书房时,让我一度陷入沉思。

早年未结婚前,我很喜欢买DVD。这些算不上“宝贝”的事物,在辗转搬家三、四次之后,竟也跟了我快十年!

是重感情吗?还是习惯使然?我不知道。

这些DVD早该淘汰,现在谁还看DVD呢?

近年投入蛮多时间静坐、灵修,特别容易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这些“不太重要”的身外之物,当我考虑要丢弃时,竟无法轻易割舍。

甚至头脑的里的「小我」,还在喋喋不休地主动“出主意”挽留:

或许以后可以带回老家看?

老家有些人还看DVD?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我不禁陷入更深层次的思索:

如何「放下」?

这么“不太重要”的事物,在试着放下的瞬间,竟都能在我内在激起一种「不平静」。

如果——

这是在我们离开人间的那一刻,世上有更多更多,我们割舍不下的外在事物:亲人、房子、车子、美食、享受…,又怎么可能轻松「放下」?

近年接触、学习不少佛教关于「解脱」的智慧:

对人间事物越「执着」,离开人世的瞬间,就越痛苦。

但全然放下,谈何容易!

想象中,自己应该可以做的到“豁达”,其实在DVD前,竟也不堪一击。

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机会。

现在,就要开始学习舍离、清理。

如同近日看到一段台湾美学大师蒋勋老师,在台湾池上的“陋室”新居纪录片。

那种「断舍离」、近乎全然的精神富有,是我们可以开启的终身灵性修炼。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蒋勋老师的"陋室"。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蒋勋老师在台湾"池上"近乎全然的精神富有。


——

2月10日之后,开启第二个14天隔离,也是这次疫情对我人生考验的「升级版」。

借由静坐、冥想、站桩等修行方式,修炼灵性、「超越」生死

首先,是与亲人的「生离」。

接获公司命令,必须「进厂隔离」。说是隔离14天,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谁知道会持续多久?

原本想和公司协商,可否「居家自我隔离」,但公司不允许,必须确保所有员工统一管制。

虽是「生离」,但不禁促使我开始思索「死别」的痛苦。

过去十年,我几乎没有过这样长期和妻、子分离,我正在觉知这样的痛苦,牵挂,不舍。

如果是生死永隔,该如何安顿灵魂?

这种程度的「生离」,伴随了疫情压抑的气氛、阴郁的天气,就已令人如此难以接受,但你还可以打电话、通视频啊!还可以听到孩子、太太可爱的声音啊!他们也知道,你在那里,她们的笑声,会给你带来宽慰。

如果,你到了“另一界”,他们将再也感知不到你。你也许能“看到”他们为你崩溃悲痛,你却无法用“微信”告诉他们,你很好。

这都让你加倍痛苦,无法平静解脱。

《西藏生死书》提到,人间的生活,也是「中阴」的一个阶段,称为「自然中阴」。

在「自然中阴」里经验到的一切,你的反应,其实和「临终中阴」是一样的——

你现在怎么想、怎么反应,到时候,也是差不多的模式。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试着跳脱「无意识」状态。

你可以借由静坐、冥想、站桩等专注于当下的修行方式,修炼你的灵性,试着「超越」生死。

学习在任何重大生命变故时,让自己、让所爱的人,内在都能回到平静、和谐的状态。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

隔离期间,恰好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空档,精进了我「静坐」与「站桩」的修炼。

我已养成了一年多的静坐习惯。近日在隔离宿舍,我开始难度更高的“双盘”静坐方式,并体会到能量集中的感受。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静坐。

在站桩方面,是前段日子受到梁冬老师节目的影响,才开始感兴趣而尝试。

这两天,我也慢慢摸索到如何顺畅地站20分钟以上的诀窍,感受到调理、掌握体内气息流转的奥妙。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站桩。


——

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不管是用的,甚至是吃的

其次,临时搬进隔离宿舍,迫使我思考:

过生活,究竟可以多简单?

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不管是用的,甚至是吃的。

我在公司,本来就有分配一间宿舍。由于长期住在自己家里,宿舍“从未”进去住过,有超过四年没人进去过了吧?

可想而知,那会有多脏。

临时被通知要住进去,日常生活用品与饮食,是一大挑战。

我几乎只有一次选择机会,装满我那个不大不小的中型行李箱。

里面就是我未来14天,真正“必须”用的、吃的,器具、与食物。

我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只有一天。

这是再一次「断舍离」的瞬间:

一个人,究竟可以活的多简单?

我再次进入“死亡冥想”:

当你离开人世,有“行李箱”给你带吗?你什么都带不走!甚至都不需要吃东西!再好吃的食物,有意义吗?

对美食的执着、欲望,只会加深自己的痛苦。

试着精明地觉察,这种欲望在内心的升起,只是个「大妄想」。

可否,连这个都「放下」?

换位思考:

在馈乏时,一点点的供应,都将会得到莫大的安慰。

给逝去的人,诚心供奉些祭品,或许在灵性上,也能给予逝者在空虚、孑然一身的片刻,灵魂得到一定程度的抚慰。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

蔡志忠:凌晨一点就起床、每天“只吃一颗馒头”,然后冲咖啡

或许是灵性和身体,已事先做好沟通、暗示,进入了一种「被催眠」的状态,我居然很少感到真的饥饿。

之前看到蔡志忠老师的访谈中,说他每天“凌晨一点就起床”、站在窗边看着星空冥想,每天“只吃一颗馒头”,然后就冲咖啡,抽根烟。

这令我感到十分震撼,也令我神往蔡老师那种近乎「开悟禅者」的境界。

所以一直想找机会试试:

一天只吃一个馒头,是什么感受?真的可以受得了吗?

这换作在平时,太太肯定会说我疯了。但现在,机会来了!

我神奇地发现,一天吃一个馒头,真的够了。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蔡志忠老师每天 "只吃一个馒头"。

蔡志忠老师每天"只吃一个馒头"。

进厂前一天,我便到家乐福买了:

18个手工馒头、一大包冷冻小馒头、6片家里快过期的吐司、3包泡面、一箱12盒「金典有机奶」、3罐八宝粥、两包起司。

还有最最重要的—— 3盒「挂耳式」手冲咖啡,共约20杯。

关于咖啡,一直是我十多年来,每天必备的“续命品”。

我喝咖啡,又挑剔又讲究:

必须是“原豆现磨”,喝多少磨多少。手冲器具齐全,我还纠结心爱的「分享壶」要不要带上?(最后没带)

出发前还在感叹,无聊乏味的隔离宿舍,器具只能“从简”,只好“委屈”自己买了「挂耳式」咖啡。

很庆幸超市有卖,品质还可以,就担心20杯不够撑过疫情。

对于「咖啡」如此执着,让我再次觉察:

若离开人世前一刻,还执着于「咖啡」的享受,该如何是好?可否放下?

结果,我竟然想多了。

开启「极简」饮食之后,我不知为何,几乎没有喝咖啡的半点欲望,一连四五天没碰过咖啡。

这并非「忍耐」来的,就是「不想了」,欲望消失了。

这让我明白了人的欲望层次,当你“半饱不饱”时,身体自然不会寻求更“高端”的奢侈品,身体也会主动让你知道,不是很饱足时,喝咖啡会伤胃的。

身体会保护你,自然进入一个更简的活法。

(所以蔡志忠老师还能喝咖啡,胃挺强的!)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

人,真的不需要这么多食物

如何一天只吃一个馒头、或三片吐司?

我试着一餐吃“半个”馒头,或“一片半”吐司,一天两餐。(瑜珈修行似乎也推崇一天两餐,上午十点,与晚上七点。)

怎么吃?一口口,仔细地咀嚼20到30次,慢慢的吃、慢慢的吞,真的,这样就饱了。

你或许会觉得,下午或晚上会有“一点点”饿的感觉,但那绝非是“难以忍受”的饿。

可见,几十年来的我、从出生以来的我,每天每天,吃进了多少“多余”、又未必是健康的食物。

从过年前,一直到进厂隔离前,近20天,我几乎每天是“吃撑”的状态。

可能我也做了「自我催眠」,告诉身体,过去20天,身体囤积了过多的“营养”,应该足以度过未来14天食物匮乏的状态。

事实比我想象的,“好熬”的多。

人,真的真的不需要这么多食物。

可以放下。

——

当你清扫自己的居室时,也是在清理自己的人生,与事业

生活条件可以多简单?

将宿舍的“惨况”拍照给太太看后,她回了句:「妈耶,这也太脏了吧?

脏是一回事,主要是简陋。总共约6到7个平方米。

一个衣柜、一张床(加床垫,铺满了厚厚的灰尘)、一个空纸箱(装洗衣机的,后来让我充当临时的“桌子”)、一张小方椅。

别无他物。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厕所,灯坏了。蹲式的马桶,冲水的也坏了。没有热水,地上一堆垃圾,灰尘满布。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住惯了180平米的现代化社区,这样的居住条件,确实令我震撼了一下下,即便事前已有心理准备。

值得抱怨吗?

这样的经历,令我内在泛起些许“不平静”,但我很快地觉察——

这是我的「业」。借由这次疫情,以一种强而力的方式,要求我进入这个近5年没有进去过的宿舍,让它示现在我的生命里。

我告诉自己「接受」、并且「感谢」净化业力的机会。

悉心觉察这样的生命经验,要告诉我什么?要我学习什么人生功课?

《当和尚遇到钻石》里面提到,当你清扫自己的居室时,同时观想你正在清理自己的人生,与事业。

这是一个绝佳的修行机缘。

充满灵性直觉的太太,过去也曾几次提醒我:

偶而去宿舍看看、清理,那也是你的一部分。不加以清理、爱护,也会影响你的事业。

而我总是以太脏、没时间为理由,就一直拖着。我甚至连钥匙都没有!(早就不见了,连房间号都忘了!)

现在,清理生命的机会来了,感恩上天的恩赐。

M5栋,350号房。我开始清理。

从进门那一刻起,我就先和房间对话,对他说《零极限》里教导我们的四句话:

谢谢你,请原谅我,对不起,我爱你。

我跪在地上,拿着宿舍里遗留的唯一一条破抹布,一块一块地,将地上的厚灰尘,细心地清理干净,并在心中一边和它对话,直到“进门可以脱鞋”的干净程度为止。

我耐心地,将铺满厚灰尘的床垫清理干净(肮脏程度令我讶异),再诚心地铺上我的床单。

窗台、厕所、衣柜,所有地方,我都感恩地清理,仿佛「内在」灵性,也同时被清理。

或许,这正是我「内在」长年不清净、严重藏污纳垢的某个角落,如今外显出来,示现在我生命中,给予我清理、净化的机会。

清理完毕后,我感觉整个人的内在,也经历了一次深层净化的洗礼。

我开始坐在床上静坐,用灵性,和房间的能量,进行调频与共振,试着达到一个频率和谐的状态。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

万事万物皆是「空性」,全人类的「共业」

这次的疫情,用佛家的智慧理解,是全体人类的一次「共业」。全球几乎无一人可置身事外。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检验过去灵性修行时学到的生命智慧,试着从灵性层面觉察,这场世纪瘟疫,带给每个众生的痛苦、传递了什么样的人生功课。

麦克.罗区揭示了《金刚经》的佛经智慧:

「万事万物皆是空性。」

“疫情”本身,是客观事件。是「中性」、「空性」的。

虽然全球每个人,都经历了「痛苦」的经验,这是全体人类的「共业」部分。

但每一个人经历到的“痛苦程度”、“痛苦内容”,必然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这会由于每个人的「心之铭印」、或「业」之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生命经历。

有人不幸离世、有人亲人离世、有人患病痊愈、有人困在疫区中心、有人在国外担心疫区的亲人、有人被迫与亲人分离…等等。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去觉察自己的「业」、全球人的「共业」。

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创造新的「正面铭印」,取代、净化「负面业力」,停止负面业力循环。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面对痛苦,我们可否学习试着「放松」,然后「放下」一切经历到的痛苦感受?

全然地「接受」,回到内在平静。

如同杨定一博士在《全部的你》书中所说:

试着回到「这里!现在!」的当下空档。

从执着于一切人生「前景」(如这场瘟疫)的「无意识」状态,找回永恒、无限的生命「背景」。

试着允许自己,向万物说「是」,相信宇宙不会出错、相信宇宙会做最好的安排。

全然「接受」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真的接受不了,就接受「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完全地「臣服」于生命。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这次的疫情,看到了人的脆弱。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灵性上的觉察修炼,可以帮助我们安顿自己,在疫情中受挫的身、心、灵。

祈愿所有正在经历病痛的人们,能接纳天地无限的疗愈能量、完全康复;

已逝去的人们,以及他们在世的亲人,也能全然接受上天充满爱的神圣能量,灵魂能真正得到安慰与净化。

感恩他们这一世,以奉献珍贵生命的殊胜形式,警醒世人更珍视生命、健康、与地球。

2020/02/15

疫情隔离中的宝贵自我修行,其实,一个人需要的,真的不用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