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蛙的事大家一起说

春是希望,春是忙碌,春是播种,春是繁育,春,是一年的开始,春,是憧憬的凝视……雪融化了,春天还会远吗?!

对于朴实勤劳的养蛙人来说,春天,意味着全年的规划,重要程度可以说占据的是这个行业的一半,春天的繁育管护如果做的好,才会有秋的收获,才会有越冬的准备。每年开春之前,是养蛙人“未雨绸缪”的时候,购买生产资料,储备饲料,修理调试设备、车辆,检查道路状况,检查蛙场设施,检查河道,一切显得那么忙碌, 而这忙碌却又是那样的满足,身体里充满了干劲儿,充满了要大干一场的蠢蠢欲动。当河流慢慢化开,略显浑浊的河水冲刷河床上的残冰,河边孵化池的冰盖也融化了一角,似乎冰也识趣的为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池水让出那么一角,让阳光透射池底,而我们的蛙儿们用尽力气从河里爬出来,就来到了这里,刚开始出河的是公蛙,或许他们也懂得“男人,难人”的道理,知道奉献和付出才能得到异性的青睐,这个时候,是我们养蛙人心扉打开,接受自然洗礼的开始,也是非常享受的时候,从零星的叫声,到万蛙齐名,那声音或许比世界上任何声音都美妙,那么的动人,那么的悦耳,它,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代表着对养蛙人勤奋的褒奖。

山里的生活虽然让很多都市人充满向往和想象,但其实对于养蛙人来说,这里的生活,充满了孤独,需要坚强的隐忍和勤奋才能抵消大半。春天林蛙出河,开始抱对产卵,养蛙人需要巡遍蛙场各处,找寻蛙卵,因为林蛙是不会放弃任何温暖的水泡儿的,他们只需要暖和,至于水会不会干涸掉,那是“激情”以后的事情了,我们只管生!所以,很无奈,只要有死水的地方就有蛙卵,哪怕是一个车辙里面的那点水,养蛙人也要巡视到,此时养蛙人是辛苦的,需要把大大小小的死水坑都要找遍,不然就是损失。每天把收集好的蛙卵分到不同的孵化池里,原因是不同产卵时间,孵化出蝌蚪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要把相邻3天的蛙卵放到一起,还要控制好密度,1立方米的水承载的蝌蚪数量是有限的。为了减少春寒的冻害,加快蝌蚪孵化的时间,还要做一些孵化床上面还罩上塑料薄膜,有的养蛙人会用保温箱孵化,孵化出蝌蚪以后倒入孵化池,总之,方法多样,但道理相通,就是创造最有利于蛙卵孵化的条件。

在蛙卵孵化期间,又是下一阶段的“未雨绸缪”!要根据今年蛙场里蛙卵的数量判断是否需要购买蛙卵和幼蛙进行补充,蛙场的面积,承载林蛙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保证了林蛙生存的状态和质量,保证了有充足的虫子供林蛙食用,同时也保证了有足够的林蛙被生态系统中其它食肉动物所食用。(其实,生态放养林蛙的回捕率不到放养量的3%,97%以上都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了贡献)。蝌蚪孵化以后,养蛙人会每天精心喂养,养蛙人还会购买开口虫或者人为在池边利用办法生虫来为上岸的幼蛙提供食物,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刚上岸的幼蛙分散到变态池或者养殖场其它水边去,降低幼蛙密度,防止集中上岸食物短缺,增加幼蛙成活率。就这样,整个春天,两个多月忙忙碌碌,充实而又充满希望。

每年的夏季,是养蛙人相对空闲的时间,养蛙人会利用这个时间清理孵化池,清理河道,挖一些小水坑放上捆好的草生虫,增加林蛙的食物来源,做一些秋季回捕的前期工作。秋季回捕是一年当中养蛙人最喜欢的事情,因为一年的收成,一年的希望都在这个时候体现,至于回捕的办法,那就五花八门了,越冬的办法更是五花八门,今天文章的题目是“养蛙的事大家一起说”,相信养蛙人一定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评论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