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一歲"兒童?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唐代戶籍每三年一造,然而無論是各類出土書簡還是流傳文獻,這裡面竟沒有一例兒童年齡登記為一歲,這是為什麼呢?

想要探尋這一問題,首先必須要了解兩點:第一:官方計齡與民間計齡方式有哪些區別?第二:官方造籍的依據及目的。當回答了上述兩個問題後,關於唐代戶籍中為什麼遍尋不到一歲兒童這一問題就很好解釋了。

一:官方計齡和民間計齡有什麼區別?

1.官方計齡。

中國古代,官方會定期收集民間的戶籍信息,所以,官方就以官府造籍的時間為增年節點。什麼叫增年節點呢?年,指年紀,增年節點指的就是年紀增加的時間節點。所以官方計齡的方式為按照官方收集民間戶口信息,建立戶籍的時間點來增加年齡。

2.民間計齡。

最遲從漢武帝開始,最早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民間就形成了以新年第一天為增加年齡的時間節點的計齡方式。

詩經中有記載:"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這首詩描寫的是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華北黃河流域的百姓們因為十月份時農作物都已經收穫整理完畢了,所以把十月當做新的一年開始。"曰為改歲"說的就是在新年開始的這一天記下增加一歲。在這一天,他們會舉行盛大的儀式,在歡慶儀式上,大家互相敬著酒,祝著對方長命百歲。

3.小結。

計齡的方式有很多種,這裡我們主要談的是"歲盡增年"和"歲初增年"這兩種方式。

首先要明確一點,"歲盡增年"和"歲初增年"是針對同一年的開頭和結尾來說的,因為如果是今年過完最後一天加一歲和明年的第一天加一歲,那這兩者之間就沒有任何分別了。

"歲初增年"指的是在每一年的年初增加一歲。"歲盡增年"指的是那一年的末尾贈加一歲。

用官方計齡方式打個比方,秦漢時期八月造籍,而造籍是需要很多手續和時間的,大約要在九月中下旬才能造完,當時的十月為新年開始。於是,如果用"歲盡增年"的方式來算的話,你必須要等官方在九月份造好籍了,你才算增加了一歲。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看完這些能很明顯的發現,民間一直採取的是"歲初增年"的方式來計算年齡,而

官方卻因為造籍時間及造籍目的的不斷變更,從而在"歲初增年"和"歲盡增年"這兩種方式之間來回變化。

二:官方造籍的依據和目的

1.官方造籍依據。

官方造籍這裡說的籍就是戶籍。

在說官方造籍依據前必須要先說清楚三個名詞的含義:手實、計帳和戶籍。

手實,是指的民間百姓們自己記錄了戶口等信息的紙張。宋朝有記載:"按戶令手實者,令人戶具其丁口,田宅之實也。"意思是說,手實就是民戶記錄自家人口情況和佔地情況的東西。

計帳,是指官方將民間的手實收上去之後,經過審核勘定,將民間手實黏貼成冊,做統一處理後得到的東西。

《唐六典》·卷三 尚書戶部寫道:"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四家為鄰,五家為保。"

唐代時以四戶定為鄰居的基本單位,再增加一戶就成了保,每保有保長監督,五保是為一里,每裡設有里正,而五里又為一鄉,每鄉有鄉長,鄉長再往上就是縣級長官,州級長官。

按照唐朝的規定,先由里正去收取百姓手裡的手實,里正將手實初步核定粘貼成戶籍稿後交給鄉,鄉司將一鄉之內各里正交上來的戶籍稿黏貼在一起交給縣司,而縣司會對戶籍稿上的信息進行再一次的審核,審核完畢後按一定規定進行整理,再蓋上縣印,這個時候,縣司手裡的這份東西就叫做計帳。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最後說到戶籍,戶籍就是最後由尚書戶部根據收集上來的計帳進行勘核整理後的最終成品。還是拿唐朝制度舉例子,縣司將手裡的計帳上交給州,每州將本州內計帳整理成州計帳,最後州計帳被上交至尚書戶部,由戶部根據所有的州計帳編造戶籍。

手實、計帳和戶籍這三樣東西弄清楚後,官方造籍的依據就很明顯了,他們是根據在官員監督之下,民戶自己編寫的戶口等信息來進行造籍的。

2.官方造籍目的。

籠統來說,造籍是為徵收或減免賦稅、徭役,領取養老金,定罪量刑來提供依據的,因為在中國古代,根據年齡的不同,以上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的事項在實行時的措施也不同。但具體來說,時代不同,體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時,官方造籍目的的偏重點是不一樣的。

秦漢時期,戶籍為每年一造,造籍的主要目的是徵收賦役,所以每年造一次,而至少從南朝時期開始,徵收賦役有了專門的賬簿,

戶籍只作為政府掌握戶口信息的基本臺賬,所以每三年才進行一次造籍。

三:為何唐代戶籍遍尋不得"一歲"兒童

1.官方計齡與民間計齡走向統一。

民間一直採取的是"歲初增年"的計齡方式,在這個基礎上,民間會把嬰兒出生時當做一歲,換句話說,當採用民間計齡方式時,你今年12月出生,那麼來年一月份,你就是二歲了。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這裡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三國時期,《三國志·卷二十九》有記載,"建平謂夏侯威曰:"君四十九為州牧,而當有厄,厄若得過,可年至七十,致位公輔。"……夏侯威為兗州刺史,年四十九,十二月上旬得疾,念建平之言,自分必死,豫作遺令及送喪之備,鹹使素辦。

至下旬轉差,垂以平復。三十日日昃,請紀綱大吏設酒,曰:"吾所苦漸平,明日雞鳴,年便五十,建平之戒,真必過矣。"威罷客之後,合瞑疾動,夜半遂卒。"

這段話說的是朱建平這個人的相術非常厲害,相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看臉。當時朱建平給夏侯威看相的時候說他在四十九歲的時候有一劫,如果這個劫過了,那他可以活到七十歲。後來,夏侯威四十九歲那年的十二月果然得了病,當時他想到了朱建平說的話,認為自己必死無疑,甚至連遺言都留好了。

但沒想到,到了十二月下旬,病竟然漸漸好了。

夏侯威非常開心,於是在十二月三十號那天請了紀綱大吏擺酒宴客,宴席上說我的愁苦漸漸平復了,明天雞鳴的時候我就到五十歲了,朱建平說的劫,我是肯定能過了。然而宴席過後,他竟然在半夜睡覺的時候發病了,當場死亡,於是夏侯威最後還是沒能扛過他這一劫。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民間計齡就是當新年第一天聽到雞打鳴的時候加一歲,即"歲初增年"。

再來看官方計齡方式,秦漢時期,從前面的例子能看到,採取的是"歲盡增年"的計齡方式。五胡十六國時期,朝代更迭頻繁,且每個地方的造籍時間各不一樣。前秦時期是三月造籍,西涼是正月造籍,而北涼又是十一月造籍。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再往後就到了隋朝的大一統時期,隋朝為了更好的瞭解國家戶口情況,先是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口調查,隨後,在每年正月五日由各地縣令統一收集整理當地的人口情況,並由此確立當年的賦稅繳納情況。隋朝的這一政策為後來唐朝完善戶籍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唐朝時期,有官方文件明文規定,戶籍每三年一造,計帳每年一造,由此可推,手實也是每年一造。這個時候的造籍時間從正月上旬縣司整理計帳開始一直到三月三十日個州計帳送到尚書戶部為止。也就是說,唐朝官方計齡方式為"歲初增年"。

歷經數個朝代後,官方計齡方式終於和民間計齡方式達成了統一。

2.官方造籍目的的演變。

秦漢時期,官方每月徵收一次賦稅,由此戶口(這裡主要指的是家中按官方規定需要交人頭稅的人)每月就要更新一次,到了魏晉時期,主要徵收的絹帛粟米一類都是在每年的特定時間徵收

,所以在這一時期,戶籍只需要在徵收之前整理好就可以了,當然,到了這個時候造籍的時間還是會根據各種農作物成熟的時間來確定,官方計齡和民間計齡並沒有得到統一。

3.到了唐朝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

至少在南朝以前,戶籍承擔著非常大的作用,算人頭稅要看它,徭役情況要看它,定罪量刑、領養老金等等,幾乎是所有法則都要根據戶籍來決定,而從南朝時期開始,這些事情統統都設了專門的賬簿來管理,戶籍僅僅只作為政府掌握的基礎臺賬,所以這個時候,戶籍更主要的作用就是能更加好的符合人們關於年齡等信息的真實情況。

唐朝戶籍每三年一造,為何內無

由此,唐朝時,官方直接採用"歲初增年"的計齡方式,跟民間計齡方式達成統一。

四:總結

唐代戶籍裡沒有"一歲"兒童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它採取的戶籍每三年一造的造籍方式以及官方計齡方式和民間計齡方式的高度統一。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計齡前一年出生的話,那麼第二年官方造籍時,記錄的你的年齡就是二歲,如果你在官方造籍的當年出生,那麼就必須要等到第二年官方再次造籍去統計你的年齡。也就是說,你記錄在戶籍上的最低年齡至少就是二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