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在二戰歷史中,裝甲航母屬於比較典型的一種,因為飛行甲板裝甲的存在,抗打擊能力要比傳統設計的航空母艦要強得多,生存性也更好。通常來說這些裝甲航母的生存性很強,在戰場上即便遭到俯衝轟炸,也能更好地生存下來。而其中日本也曾建造優秀的裝甲航母,也就是大鳳號航空母艦。然而這艘大鳳號航空母艦服役不過三個月,就沉沒於海中,這是為什麼呢?

一、日本的新型航母

在1935年(昭和10年),日本海軍大學開始研究如何在敵軍艦載航空兵力續航距離外搶先發動攻擊的航空超地平線戰法。但在這同時,日本海軍也發覺到手上的航艦無論是改造空母或是專業正規空母都存在著同樣的技術缺失,那便是面對俯衝轟炸機攻擊時只要挨中1發炸彈就足夠癱瘓航艦失去戰力(這一點還真是挺對的,因為日本航母往往就是這麼沉的)。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擺在日本海軍面前的課題就是,如何改善這類設計上的先天缺陷,這種思維也成為建造大鳳號的原始理念。至於大鳳號的建造規劃於1939年(昭和14年)的第四次船艦補充計劃(丸四計劃)定案,當時決定增建一艘大型空母以維持對美軍的航空母艦數量優勢。早期的大鳳號設計概念稿編號“W102”,為一艘2萬7千噸的航艦。

在1938年日本海軍向大藏省提交的草案中,她是一艘以蒼龍級為基礎草案,搭載6門155毫米艦炮的航艦,使用方針則是作為航艦主要艦隊與敵方艦隊之間的中繼航艦,為了對應可能遭受的艦隊襲擾因此得配置裝甲。

這種概念與後來的裝甲航母沒多少關係;但很快的中繼航艦這套腹案也被放棄,大鳳號重新以正規航艦的理念設計,但重視防禦這項要素被保留。日本帝國海軍也將作戰想定及經驗等反饋於新航艦的建造意見中,最後成功的完成一艘海軍夢寐以求“具備裝甲甲板及優勢防護力的正規航艦”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雖說大鳳號是翔鶴級航空母艦的後繼艦型,但事實上艦體之間的差異相當大;另外,為了建造大鳳號原本因第四艦隊事件大量禁用的電焊造艦方式也重新啟用。(所謂“第四艦隊事件”是指1935年日本第四艦隊在惡劣海象下,出現艦體受損,事後認為是電焊造艦方式不可靠造成的)

1941年7月10日,在川崎造船廠的1號船臺完成“出雲丸”郵輪改裝成飛鷹號航空母艦的下水典禮的16天后,大鳳號在同一座船臺上開工建造。

二、大鳳號的參數

大鳳號航空母艦於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在海試完成後服役。長260.6米,寬27.7米,吃水深9.67米,標準排水量29300噸,滿載排水量37270噸。大鳳號的船體母型由翔鶴級放大修改而成,但因為在原本無裝甲的船體配置裝甲帶與裝甲飛行甲板,所以削減一層艦內甲板的方式維持重心穩定。

這使得大鳳號內部艙間配置甚至比翔鶴級還要來的狹窄,船員也因此只能睡隨時可以收納的吊床。

同時因為裝甲重量導致大鳳號的幹舷較低,滿載狀態時和飛龍號航空母艦一樣飛行甲板高度距離水面只有12米,為了保持操作性在艦首採用類似英國裝甲航艦光輝級的封閉式艦首,使得大鳳號的艙內配置偏向飛龍號的風格。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大鳳號的船體有著相當高標準的防護能力,裝甲總噸位達8940噸。儘管預定是讓其能抵抗800公斤的航彈攻擊,但是因為會造成排水量過高而放棄。但設計時仍維持其3萬噸量級,只有飛行甲板裡前後飛機升降機間的位置鋪設裝甲,防禦標準則是抵禦俯衝轟炸機自700米俯衝投下的500公斤炸彈直擊。

前後仍有一部分維持木製甲板的傳統配置,機庫側面仍為無裝甲設計。同時大鳳號的飛行甲板表面材質眾說紛紜,大部分認為是乳膠甲板,亦有人認為木質甲板。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而在動力上,大鳳的動力系統與翔鶴級航空母艦相同,為8具帶空氣預熱器、操作壓力30公斤/平方公分,運作蒸氣溫度350度的“ロ號艦本式重油水管鍋爐”,所有鍋爐都採單一獨立艙間設計強化生存性;搭配4臺蒸氣渦輪機輸出160000匹軸馬力,採用直徑4.3米的錳鋼3葉螺旋槳,最快轉速每分鐘300轉 。

但因為比翔鶴級重使得極速降為33節。船舵配置則採納與大和級戰艦相同設計,使用置於艦體中央,採前後分設的主、副舵配置、舵體採電動液壓驅動,但如果主舵機遭毀損時副舵可直連柴油發電機驅動使用。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大鳳號的煙囪與飛鷹級航空母艦相同,採取艦橋一體化設計,原設計為垂直型煙囪,但風洞測試結果發現這會導致氣流乾擾到艦載機作業。這個問題困擾了日本海軍十幾年,最終在大鳳號上得到了解決。為了不干擾飛機作業,艦政本部經風洞測試設計了外傾26度、高17米的一體化大型煙囪。

這設計首先在飛鷹級上測試,效果良好,因此後續的大型航艦,包括大鳳號與信濃號航空母艦都陸續採納。而大鳳號的自衛火力也較為充足,聯裝九八式10公分高射炮6座,左右舷各配置3座,接受兩舷各自的九四式高射裝置指揮。近距離對空防禦則配備22座三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加強防空火力。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即便大鳳號因鋪設裝甲帶縮減艦內船艙規模,但仍勉強維持了雙層機庫設計,但容積還是略小於翔鶴級;大鳳號機庫長150米、高5米,上機庫比下機庫寬1米,只設置兩座升降電梯。大鳳號的艦載機裝載方式是將戰鬥機放在上機庫靠近前後升降電梯處,攻擊機等則放置在下機庫及上機庫剩餘空間中。

機庫內部可使用防火百葉窗分隔,上機庫可分5個隔間,下機庫則是4個;機庫側面與頂端設有泡沫滅火器管線。大鳳號的航空燃油油庫設置在艦體前後各一座,約在靠近升降機的水面下艙間內,可搭載990噸空用燃油。雖然遠超過翔鶴級的496噸,但是原先設想的新型戰機並沒有上艦服役,因此據當時艦上人員回憶,在菲律賓海海戰期間,油庫並沒有真正滿載。

三、大鳳號短暫的生命

如果從設計上來看,大鳳號應該是十分出色的,其勝出能力也很有保障,然而不幸的是,大鳳號充滿了厄運,就和這一階段日本所有的軍艦一樣,在節節敗退之中,遭到了不幸。

作為當時日本所剩不多的航母,大鳳號服役後沒多久,就參加了菲律賓海海戰。這是一場獲勝幾率不大的海戰,剛剛服役不久的大鳳號,就成了這次海戰中,日本的絕對主力。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當時大鳳號被編入了海軍中將小澤治三郎的機動艦隊中,這也是當時日本最後的航母艦隊了。在1944年6月19日早上6點30分,能代號輕巡洋艦所配屬的偵察機發現美軍艦隊。

早上7點45分,機動艦隊等航艦派出第一波攻擊機隊共128架戰機,大鳳號此次作業共起飛42架艦載機,包括9架天山艦攻、19架彗星艦爆和16架零戰,於7點58分完成戰機升空作業。但是小澤治三郎的機動艦隊在忙於升空作業時,可能因此疏忽了反潛偵測,使美軍潛艦有了溜入艦隊群中的可乘之機。

試圖追蹤小澤艦隊的美軍潛艇大青花魚號對大鳳號發射了6枚魚雷,而小松幸男兵曹長所駕駛的彗星俯衝轟炸機發現大鳳號右舷5,000米處有1枚魚雷直衝而來,隨即駕機俯衝引爆一枚魚雷。而大鳳號上的瞭望員在發現魚雷航跡後,航艦立即加速至28節,並朝右滿舵的方向實施迴避航行,但右舷前部仍於早上8點10分遭一枚魚雷擊中。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按說對於艦體裝甲大幅強化的大鳳號來說,這枚魚雷不應該造成任何致命損害,而當時也確實沒有,僅僅是艦首浸水並略微下沉。但沒人注意到的是,部分輸油管受損,導致了油氣溢出。因為當時最明顯的損失是前升降機故障,在距離飛行甲板一米處卡死。因為要恢復升空作業,所有人都忙著處理升降機的問題,而忽略了油氣洩漏的問題。

但這件事最終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後果,由於當時大量的油氣從破裂的管線揮發至機庫,而封閉式機庫設計又讓油氣無法疏通,這就讓大鳳號當時陷入一種非常威脅的局面中。在中午12點,油氣已經蔓延進了機庫之中,因此艦船上下令不準出現任何可能產生火星的器具。

此時鍋爐室已經陸續出現油氣中毒的水手,而損管隊員也因為擔心引發火災而不能採取可能產生火星的損管處理行為。即便打開附近的艙門加快空氣流動也無濟於事。一度大鳳號的損管隊員也曾組織敢死隊,進入發電機室試圖處理問題,但最後全部因為油氣中毒而暈倒。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到了下午2點32分,油氣終於被引燃,並引發了大爆炸。關於爆炸原因眾說紛紜,一說為船內鑿擊通風口造成了火星引燃,一說是飛機降落時產生電火花,還有一說是電線走火引發爆炸。

但不管是哪一種,當時的大鳳號都面臨了一場災難。因為當時艦船內部充斥油氣,爆炸威力又不能突破裝甲機庫,所以說爆炸就成了悶炸,而且還是從艦身下方開始,這就讓動力部門從一開始就因為爆炸而團滅。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而更大的問題是,大鳳號在設計時,消防管線的閥門在動力部門那裡,而動力部門的人此時又已經全軍覆沒,所以消防管線也沒能發揮作用,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被啟動,這就加速了大鳳號的毀滅。

除了大鳳號的艦橋人員尚來得及撤離外,大部分的艦員皆命喪於此。

1944年6月19日下午4點28分,大鳳號的艦尾完全沉沒。

結語

這艘精心打造的航空母艦,在僅僅服役三個月後,就宣告沉沒。大鳳號的結局,就和第一機動艦隊一樣,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後的垂死掙扎,但又徒勞無功。或許它的設計是好的,但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無法發揮它的性能,無論是船員的素質下降,還是此時已經殘破的艦隊,都註定了大鳳號悲劇的結局。最終,它也只能成為海底裡扭曲的廢鐵,成為太平洋戰爭歷史的見證。

參考文獻:《日本の航空母艦》

《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8 マリアナ衝海戦》

《歷史群像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 大鳳 信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