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楊柳枝,為唐教坊曲,後來才被用作詞牌名。按郭茂倩《樂府詩集》中的說法,“《楊柳枝》,白居易洛中所制也”。這是認為此為白居易閒居洛陽時所制,後來才入了教坊。但實際上,我們讀白居易“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2曲之後,還能夠讀到他另有《楊柳枝》8首,第1首便提及“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因此,即便《楊柳枝》不是承原《折楊柳》而來,也必定在白居易有這些詩之前就出現了,白居易這是用舊瓶裝了新酒。

白居易《楊柳枝》都是歌詠本題,也就是說,今天介紹的7首詩實際上都是描繪的楊柳枝本身,眼下正是春色已至,就讓我們看一看白居易筆下春色裡的楊柳枝,到底是個怎樣的風情。之所以是7首,是將原有的第1首先行做了介紹,只是相當於白居易用以制下面7首的提前小序。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1、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裡百千條。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陶淵明家門口大概也就有四、五棵柳樹,至於周亞夫駐軍的細柳倉也不過數百上千柳樹罷了,哪裡有東都洛陽現在這般,正是二月裡,無數黃金般的柳條,將洛陽橋都映襯得如此美好,就像是都給它們鍍了一層金色。陶令,即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號“五柳先生”;亞夫營,漢代名將周亞夫治軍嚴明,抵禦匈奴,將軍營駐紮在細柳倉,“細柳倉在雍州咸陽縣西南二十里也。”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2、依依嫋嫋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萬千青色柳條嫋嫋娜娜,簡直讓人感覺春風只是為它而來,無數的柳絮如同白色雪花,四處飛舞,又有許多徑直撲向地面而去,在這亂絮漸欲迷人眼的春天,那纖細的柳絲條柔弱而不輕盈,彷彿都承受不住黃鶯的重量。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3、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白居易始終無法忘記曾經在蘇州做父母官時的日子,這個城市給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紅板江橋邊,酒旗迎風招展,夕陽西下的暖暖春日的館娃宮外,正是風兒剛剛停歇,春雨剛停的時候,那些柳樹正各自低頭,垂下它們婀娜的萬千柳條,讓人很是喜歡。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4、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雖然白居易到過江州,也到過忠州,說起來,真正到了晚年仍然讓他魂牽夢縈的依然是江南,因此他在《憶江南》3首中說,“江南好”,“最憶是杭州”,“其次憶吳宮”。吳宮上一首已經回憶過了,現在是回憶錢塘江邊更勝吳宮的萬千柳條。他在說,想要了解那一位名滿天下的蘇小小,就得到那綠柳深處去尋她的家。蘇小小,南朝齊時錢塘著名歌女,潔身自愛,家在錢塘西泠橋畔。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5、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這一首依舊承接上一首蘇小小而來,看來無論白居易如何的誇東都的金色柳條,終究還是杭州的柳條裡更有吸引他的故事。蘇小小雖是一名歌女,但很是驕傲,而且長得極為嬌美可人,因此,她站在楊柳樹下,恐怕比之那嫋娜柳枝更是風情萬種。想象一下,你站在絕色麗人蘇小小身旁,看著她折下柳條,盤起來,做成銀環的模樣戴在她的頭上,用一片柳葉捲起來放在唇邊,吹出比之玉笛還用動聽的聲音,又會是怎樣的感受。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6、葉含濃露如啼眼,枝嫋輕風似舞腰。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三月裡的清晨,柳葉上還沾著濃露,就像情人離別時哭泣的眼睛;柳條在春風中輕輕搖擺,就彷彿女子在風中輕輕搖動她的小蠻腰。這樣的柳樹,又有多少人會折下它的柳枝?詩人在說,還是請各位高抬貴手,不要折了太多樹上的枝條了,要不然又哪裡還有如此美的柳樹在?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7、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人們都說柳葉就像相思中的女子那難以舒展的愁眉,其實相思中的人啊,她的愁腸已百轉千回,早已像那盈盈柳絲一般,一碰彷彿就會寸寸斷裂。那柳絲若是被折斷,恐怕就像閨閣中沉浸於相思中的女子,已經肝腸寸斷,想要再次續接,恐怕是萬萬不能了。

春色已至,奉上白居易7首《楊柳枝》

這7首詩淺顯易懂,一如白居易的大部分詩作,讀上一遍腦中自然就有了詩人描繪的柳條的畫面,從東都洛陽的嫩的如同黃金色的柳條,再到三月裡江南的碧綠柳絲,處處都有柳條嫋娜的身影,雖然有著折了柳枝作銀盤,取了柳葉作玉笛的事情,最後仍然用2首詩來告訴人們,柳條雖好,還是讓它在樹上的好,折斷它,就再也看不到那麼美的柳絲了。

二月裡,春色漸濃,卸下所有防備,去看看如同情人的眼淚一般的柳葉,再看看如同舞者驚人小蠻腰一般的柳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