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农民”事件的思考


朱之文“农民”事件的思考


朱之文“农民”事件虽然已经 过去,但却仍在持续发酵中。小编曾在《今日条头》上发过一篇短文,讨论蒋大为谈朱之文是农民一事,引来网友热议。喜欢蒋大为的朋友,替他抱不平:“蒋老师说的是实话,怎么就错了”?还有网友留言:朱之文确实是农民,离“歌唱家、“艺木家””还有一小段距离。既不能称为“家”,又不能叫他“农民”,该怎么叫呢?是啊,说句实话怎么就惹祸了呢?其实问题不在于朱之文是不是“农民”,而在于蒋大为是公众人物,这句话不能由他口里说出来。为什么呢?正因你是公众人物,你的话有很大的发酵效应,所以你必须有一定的站位,就是官场中所说的“讲政治”、“顾大局”。你说不喜欢朱之文,没问题;你说朱之文的歌还算不上艺术,也没问题。但你说他是“农民”,问题就大了,就犯大忌,惹众怒了。“农民”和艺术有什么联系吗?“农民”就不配懂艺术和享受艺术吗?你把“农民”搬出来,不外乎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结果抬高的是别人,贬低的是自己。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一时糊涂,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

小编是听蒋大为那一代的歌唱家的歌长大的,于情于理都该称蒋大为一声老师。那么,面对媒体的提问,蒋大为老师该怎么回答,才不失身份,不犯众怒呢?咱们摹拟一下现场提问,看看换一种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媒体:很多人都说朱之文是艺术家,你对此怎么看?

蒋老师:朱之文出生农村,一路走来确实不易。他有一些唱歌的先天条件,歌也唱得不错,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希望他继续努力,朝着人生的目标迈进。至于他是不是艺术家,我没权力评判。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演唱,认为我是“艺木家”,那么这个“艺术家”的桂冠,是大众给我的,他是不是“艺术家”也应该由大众评判。

这样回答,既显得温文儒雅,对方听了也高兴,大众还会说:哇塞,蒋老师不愧是“艺术家”,说出来的话都那么艺术。

所以,说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门艺术。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的。遗憾的是蒋大为老师从艺几十年,居然会犯这种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