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摔跤吧!爸爸》里教练为何一定要把爸爸关起来


解析《摔跤吧!爸爸》里教练为何一定要把爸爸关起来


相信很多观众都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我想很多观众都记得在最后的段落里面,女儿即将实现父亲的夙愿——世界大赛冠军时,面对女儿的宿敌,女儿没有把握赢下比赛,而父亲在出场的路上却被心胸狭隘的教练关起来的场景。

我相信很多观众一边为女儿提心吊胆,毕竟这是辉煌前最大的挑战,另一边因为父亲每次出场都能给女儿带来战术以及心理上的加成,父亲必不可缺,可是父亲却被万恶的教练派人监禁起来了,没有办法到现场为女儿加油打气。我也相信在女儿被对手狂虐的时候,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边诅咒着教练,一边期盼着父亲挣脱牢笼,神降现场拯救女儿。知道一些编剧技巧的观众也开始了放心,因为笃定父亲肯定会在女儿最艰难的时候突降现场,然后女儿信心倍增,来个逆天花式操作,吊打对手,获得世界冠军,然后父女在所有人的注目中,享受那一刻的喜悦。

但是,直到结束,直到国歌奏响,父亲也没能来到现场,聪明的观众尽然失算了,导演竟然不按套路出牌,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避免部分人抬杠,我先说一下我们在剧本创作的时候思路——所有的结果或者故事的走向都是创作者(导演和编剧)故意安排的,换句话说就是,爸爸不是被教练关起来的,是被导演关起来的,教练只是为了让父亲被关起来不能到场的这个事实更符合逻辑,简单来说,父亲走在半路上晕倒了不能来现场也是可以的,只是这样处理更巧妙更高级(这就是区分好的导演和一般的导演的地方)。

言归正传,如果父亲真的如观众预想的那样在女儿最艰难的时候来到现场,那么气氛可能会更激励,但是我个人认为导演的处理就low了,也就没有那么牛逼了。为啥呢?

我们在剧情设置的时候,会设定一个目标(这里边是拿到冠军) ,主角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挑战,当然这都是基本操作,不然没有阻力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不好看了。稍微高级一点的设置是,伴随着目标的实现,我们基本都会安排人物的成长或者是内心的救赎。当然在这个地方肯定不是救赎,是成长。

而成长,一般来说分为两个维度——技能成长和心理成长。在前面我们可以得知父亲已经将所有的技术都传授给了女儿,同时女儿也很好的掌握了父亲教授的技术,甚至有出于蓝的那个意思。前面两场比赛里边,父亲都能到场给女儿心理上的加成,但最后一场,为了完成女儿心理上的质变,父亲必须离场,由女儿独自一人战胜一切。就好像学骑自行车,最终必须要放手,让女儿自己一个人骑远去,才代表她真的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顶级摔角手,就好像徒弟要下山。



所以,不是教练要把爸爸关起来的,是导演把爸爸关起来的,而且必须关严实了,这是一个好的导演的设定。

我这个排版是真的丑,唉算了,将就看吧!

关注刘老师剧能扯,用我的方式同大家一起看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