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孫少安是一個好後生,幹活勤快,為人又正直。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奮發上進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偉大理想。但是從辯證唯物主義來看,孫少安身上的一些侷限性也限制了他情感的發展。

時代的發展性與個人的侷限性相交融,造就了這樣一個可悲可喜的角色。他在個人情感上充滿了一定的軟弱性,他似乎在客觀現實面前退卻了,放棄了。這是他性格上面最大的不足之處。沒有勇氣去爭取自己的愛情,在婚姻上,他是弱小的,他隨了大流去相了親。卻不知道這將會給自己和另外兩個女人帶來怎樣的痛苦。

然而他又是奮發向上的,勇於犧牲的一個後生。他為了自己的家,傾盡心血。十三歲便輟學回家幫助父親一起養家,一起供弟弟妹妹們繼續讀書。他自認為他的弟弟妹妹們讀成了書,就是他讀成了書,一樣能夠光耀門楣。只是他忽略了不讀書對自己的感情未來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那麼我們便可從孫少安對待感情的侷限性,以及在時代的發展下的進取性來談談孫少安這個人情感的失敗,以及事業的成功。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01

孫少安和潤葉的愛情受孫少安個人侷限性影響而走向破滅

自小,孫少安便和潤葉一同長大,他們知根知底並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他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也滿載著最純真的情愫。一起讀小學的他們,惺惺相惜。少安為保護潤葉和皮膚潤葉的同學們打架。而當少安因為褲子後面破了洞之後遭到了群嘲的時候,潤葉偷偷的拿來針線準備為少安縫補。

潤葉對待少安,一直都是一片赤誠之心。但是少安的思想中十分明確自己與潤葉存在階級差別。

潤葉是父親是隊裡書記,二爸是縣裡的領導。但是少安只是一個貧窮的農民。他在情感上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而是終止在他輟學以後。他個人不能接受門不當戶不對的感情。

現實是讀書真的能夠改變人的思想,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在這一方面,弟弟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感情就很值得少安學習。他們能夠讀懂彼此的思想,堅守著共同的愛好。

能夠成為彼此思想上的依靠才是最堅固的情感。只在這一點上孫少安就失敗了。他敗就敗在自己不能夠在個人情感上勇於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

潤葉給少安寫了一封信:

少安哥:

我願意一輩子和你好。咱們慢慢再說這事。

——潤葉

這是潤葉第一次直接表明了心意,她是期待少安給一個確定回覆的。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這個依然保有落後思想的農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側面烘托出了少安個人思想的侷限性。他愛潤葉,卻沒有勇氣去愛。他那保守的思想,讓這段純真之戀走向了破滅的道路。美好愛情的成功,在於思想的統一與勇氣的堅決,缺一不可。

就像巖井俊二所說:

如果當初我勇敢,結局是不是不一樣。

但凡少安勇敢踏出一步,他和潤葉一定是有所結果的。現實卻是他的墨守成規,讓他錯過了生命裡曾經最美麗的一段感情。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02

孫少安發家致富的原因在於他敢於拼搏,面對苦難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尤其可嘉

多數平凡人的生活都是充滿坎坷的,一帆風順只能是美好的祝願。但是困難的天敵是勇於突破的毅力,少安正是擁有這股毅力的人。

①對於家庭的奉獻犧牲精神

但他能抱怨命運嗎?能後悔自己回來當個農民嗎?不,他不抱怨,不後悔,也不為此而悲傷。他要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而且要對少平和蘭香的前途負起責任來。

在家庭方面,少安充滿了強烈的個人犧牲色彩。他完全忽略了自己對於未來的想法,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建設上來。他甚至覺得能夠為家庭付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種偉大而平凡的付出,得到了命運的垂青。是的,生活給了他無盡的磨難和貧困,但他絕對不能夠像悲慘的生活俯首稱臣。他要反抗,他要拼搏,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家庭情況漸漸好了起來。

少平完成了高中學業,當了民辦教師,掙得工分和少安一樣多,甚至還有幾塊錢的補貼。這極大的改善了家中窘迫拮据的生活水平。而另一邊,蘭香考上了一所大學,徹底擺脫了這舊時代刻在他們身上的恥辱。他們再也不必過那種低人一等的生活了。他們奔向了幸福的道路。

可以說,沒有少安這種無私忘我的付出就沒有整個家庭的最終崛起。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渺小,但是為愛犧牲的力量卻是巨大的。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②身為隊長,對村民的無私付出

因為大家知道,用眼睛量過的地,只能多不會少。孫少安也清楚這一點。他正是想用這種辦法,給社員擴大一點自留地。

孫少安當隊長,就是千方百計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上面安排養豬任務,家家戶戶都感到很為難很頭疼。只有孫少安通過自己小小的能力給農民們多爭取了一些自留地。他突破了局限性,充滿了真正的革命精神。這種最樸實的心態,讓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偉大理想。

他在聽說安徽那邊已經有人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也決定通過這種手段來改善農民生活。雖然最終這項提議沒有被通過。但也側面反映出孫少安這個人,是個很有遠見的人。他能夠從一些細微的形式中發現歷史大潮流,在這方面,他的思想充滿了進步性。最能夠捕捉到歷史趨勢的人最能夠開創新世界。

孫少安就是那個有遠見卓識的人。

他是一個一心一意撲在農民身上最偉大的公僕。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成了村裡響噹噹的人物。期間,他也遭遇了田福堂的別有用心,恥辱讓他有心灰意冷的跡象,然而骨子裡的倔強和堅強有讓他重新抬起了頭,昂起了胸。

他甘願為人民服務,他甘願這一腔熱血撒在他熱愛的家鄉土地,哪怕為此付出勞累付出尊嚴,他也不會低頭認輸。

他代表了那一輩人中最樸實的奉獻精神,對於後來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03

自身的侷限性和時代賦予他的進取性讓孫少安這個形象更為飽滿和真實

愛而不得的潤葉是孫少安生命中永遠無法忘懷的痛處。現實的困境可以通過勤勞來改變,但是思想的守舊卻無法用雙手來扭轉

他是愛潤葉的,這段感情最毫無雜質的愛。但是他不能夠接受兩個家庭的經濟懸殊。這一方面又能看出孫少安身上的“大男子主義”,如果潤葉也是窮人家的女子,他一定會娶她回家。但是他骨子裡又不願意承認潤葉的優秀。一個人泥腿子農民,一個是公校的老師,這讓別人怎麼看待呢?一個西北大漢是萬萬做不到女強男弱的。

對啊,這才是他最大的侷限性。哪怕他是個為了家庭親人和百姓無私付出的英雄,也不能遮掩住他思想上的禁錮。那些新思潮,只是表面的認可,骨子裡依然是傳統的,懦弱的。

但他又終究在時代的持續前進之下,摸出了一條勤勞致富的路。他是個坦誠可靠的農民。身上具備了農民最本質的特質:踏實肯幹。他又衝破了一般農民的見識短,帶有一定的時代特色。他是一個成功的農民,一個被時代塑造出來的成功的農民。

他的進取性以及最終的成功是在社會的推動下實現的。沒有時代的好發展,也便沒有孫少安的好發展。

因此,孫少安的人物刻畫豐富而現實。每個人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過去的影子。不管是思想情感的侷限還是順應大潮流的進取,都是我們活生生的每個人的縮影。

若他能夠真的敢於突破自我設定的角色,不拘泥在迂腐的思想框架下。他將不只是一個成功的農民,還是一個擁有自由愛情的新新成功農民。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人物塑造:侷限性與進取性並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