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中國人能吃會吃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別的國家動物野生動物會多到氾濫,而我們這則是直接吃成保護動物。明明家畜已經夠吃的了,總有一群人偏偏要吃一些稀奇古怪的野味。2002年吃出了非典,現在又吃出了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源頭都是吃野味,一些人還在做,你們說到底怪動物還是人呢?

“背鍋俠”蛇

蛇,被懷疑是這次病毒的源頭之一,北大最新研究論文稱:蛇最有可能攜帶病毒,研究人員從蛇的體內提取到了相似的冠狀病毒。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對於這篇論文,根據之前非典和埃博拉的經驗,兩種病毒的源頭都是由蝙蝠感染的,最後傳給人,這之間都經歷了中間宿主。也就是說蛇其實也就是“中間商”,蛇是會吃蝙蝠的,在紀錄片《未至之境》中就可以看到這一幕。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蝙蝠大多棲息在山洞或是石縫中,這些地方,蛇都可以攀爬上去。因此,北大把這次病毒的源頭也指向了蛇。沒錯,

銀環蛇和眼鏡蛇也是在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出售的動物之一,在那裡,許多患病的人都曾在那工作或逗留。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背鍋俠”果子狸

2002年,廣東某處山中的果子狸吃掉了一隻攜帶病毒的菊頭蝠,之後果子狸被當地

抓住吃掉。不久後,非典開始在我國肆虐。

2003年,科學家從果子狸體內分離出了冠狀病毒非典,隨後人們紛紛把源頭指上了廣東,因為這裡人有喜歡吃果子狸。此後,果子狸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果子狸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果子狸也只是個“中間商”,是病毒的載體,是個可憐的“背鍋俠”,它為此蒙冤了近10年。10年裡,果子狸被人類大量捕殺,從三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了二級保護動物。好在10年後,終於沉冤昭雪。

“罪魁禍首”蝙蝠

我們印象中蝙蝠大多是在電影或是紀錄片中見到,城市中很難見到,農村的夏天倒是很常見,蝙蝠是唯一一種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就是會喝奶還會飛的那種。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蝙蝠有著超高的新陳代謝率,它們的體溫會持續保持在 40℃,這要是擱人身上,早就燒懵了,極高的體溫,間接加強了它們對病毒的抵抗力。

極高的體溫和新陳代謝率會使蝙蝠的DNA受到損傷,但是頑強的蝙蝠通過長期的進化竟然有了超強的自愈力。同時,蝙蝠身上的病毒也在不斷的變異。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這些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病毒雖然能和蝙蝠和睦相處,但是如果人或動物吃掉蝙蝠,或是蝙蝠的糞便汙染到人和動物,那麼病毒就可能爆發。

最新的研究證明稱,這次的病毒(2019-nCoV)與此前在菊頭蝠身上檢測到的冠狀病毒RaTG13相比較具有96%的一致性。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有人說,既然蝙蝠是病毒的源頭,那乾脆把蝙蝠全部消滅掉不就可以了!

我們沒有權力把蝙蝠消滅掉,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它們和睦相處,而且不要頭鐵不怕死的去吃它們。從科學角度而言,蝙蝠的抗病毒能力和它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和DNA的自我修復,這些都很可能是生物上破解衰老的一個突破口。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事實上,每一個物種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蝙蝠棲息在洞穴中,健康的洞穴生態系統依賴於蝙蝠的排洩物,它們的糞便給洞穴提供了營養物質,從而支持複雜的無脊椎動物洞穴動物群。蝙蝠的糞便是這些洞穴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蝙蝠的消失將導致一個健康的洞穴生態系統奔潰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蝙蝠一般以果實、花蜜和昆蟲為食。蝙蝠吃下果實後,消化不掉的種子會從它們的糞便中發芽,這有效的幫助了森林補充樹木。食用花蜜時,花粉就會附著在它們的皮毛上從而使下一朵花授粉,林業局說,蝙蝠是300多種植物授粉者,所以說蝙蝠也是大自然的重要授粉者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身上沾滿花粉的蝙蝠

而且蝙蝠每晚都會捕食數以千計的蟲子,昆蟲學家估計,一大群蝙蝠每晚可以吃掉約45萬斤的昆蟲。它們對植物起到了天然的害蟲控制作用。

隨著發展越來越快,農村都很難見到蝙蝠了,所以說,我們與蝙蝠的交集並不多。不過野生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都生活在森林裡,總會不可避免的接觸到,接觸到的動物可能就會被感染到。

“罪魁禍首”是人也是蝙蝠,切記病從口入,不要亂吃野味,以免鑄成大錯。

圖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病毒的源頭是蝙蝠,“背鍋俠”是它們,吃野味的人是罪魁禍首

https://www.livescience.com/65273-bats-of-arizona-photos/2.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D%99%E8%9D%A0/1209?fr=aladd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