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時代使命,踐行醫者仁心——黨委書記陳敏生開講思政第一課

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特殊時刻,南方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陳敏生在網上開講思政第一課,寄語學子擔當時代使命,踐行醫者仁心。

疫情來襲,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以鳳凰涅槃的勇氣,以堅如磐石的意志,以艱苦卓絕的努力抗擊疫情,終於迎來勝利的曙光。

抗擊疫情,充分彰顯了黨的堅強領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在黨的堅強領導。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抗擊疫情,充分彰顯了我國制度優勢。面對疫情,我國迅速動員全國力量,彙集全國資源,形成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的強大合力,為戰勝疫情奠定了堅實基礎。

抗擊疫情,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偉力。千千萬萬人以勇氣與擔當,鑄成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精神偉力,是戰勝疫情,乃至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力量。

南方醫科大學有著光榮的紅色基因,在多次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前,南醫人都挺身而出,擔當作為。在抗擊SARS期間,我校承擔瞭解剖首例SARS遺體的任務,研製出世界首個SARS檢測試劑盒;在汶川地震救援期間,我校醫療隊是第一支克服重重困難挺進震中映秀的地方醫療隊……秉承“博學篤行、尚德濟世”校訓,踐行救死扶傷神聖職責,我們一直為守護人民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同樣,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學校廣大師生員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請戰前線,醫護人員逆行向前。疫情來襲,在人民生命健康遭受重大威脅的緊要關頭,學校醫護人員紛紛請纓,義無反顧奔赴疫情防控一線。除夕夜至今,學校已派出多批醫療隊共288人馳援湖北,其中,南方醫院127人、珠江醫院15人、三附院50人,五附院16人、順德醫院63人、皮膚病醫院7人、南海醫院12人。前線的白衣戰士們,用請戰書上鮮紅的指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熱血誓言,穿著防護服在病區忙碌的身影,為醫者仁心做了最生動的註解。

堅守防線,附屬醫院忠誠履責。面對疫情,學校各附屬醫院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南方醫院作為廣東省新冠肺炎省級定點救治醫院,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任務落實;珠江醫院加速推進疫情防控互聯網醫院建設,通過“珠江醫療專科聯盟”連線指導數十家醫院防疫工作;三附院迅速開通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及天河區孕產婦疑似新冠病例收治病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發揮中醫藥防控傳染病優勢,為易感人群提供“中藥防疫香囊”;五附院第一時間成立救治領導小組、專家救治小組,全面部署防控工作;順德醫院迅速對發熱門診進行升級,做好精準防控、重點施策;深圳醫院僅用36小時,開啟深圳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二病區”;南海醫院發揮醫共體在疫情防控管理方面的優勢,打造全覆蓋立體式新冠病毒肺炎聯防聯控體系;深圳坪山醫療健康集團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優化醫療與預防相結合的新機制。各附屬醫院堅定履行保障人民健康的職責,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屏障。

群防群治,助力公眾齊心抗疫。學校抽調各學院、附屬醫院相關領域專家,組成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指導小組和防控專家指導小組,指導疾病臨床救治和疫情預防控制工作。組建由26名學生組成的“擊冠”青年志願隊,與學校15位專家一起,參加省、市疫情防控流調工作。公共衛生學院與珠江醫院聯合撰寫了《醫務人員疫情心理防護手冊》、《高校應對疫情心理援助工作要點速查手冊》,為醫務人員和高校提供指引。中醫藥學院編創新冠肺炎康復健身操,指導公眾自我鍛鍊與防護。學校共7家附屬醫院開通線上義診,組建新冠肺炎諮詢團隊,數百位醫師紛紛報名參加,為市民答疑解惑。還有一大批學校科研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科技前沿。

師生攜手,築牢校園疫情防線。學校響應上級要求,嚴密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校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進入校區人員實行證照檢查、體溫篩查,設立2個校區醫學觀察區,對學生宿舍及公共區域每日消毒清潔。組建疫情防控校園巡查志願者隊伍,在校師生員工踴躍報名,為確保校園安全、守護師生健康奮戰。

為努力減少疫情帶來的影響,學校實行“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開啟線上教學。學校開設了500多門線上課程供校內學生學習,課程涉及近千位教師、1.2萬次教學任務。同時推出19門在線開放課程,包括3門省級精品和16門省級立項建設課程,保障學生線上教學、增強民眾醫學相關知識。

陳敏生寄語同學們,要增強定力,堅守科學精神。不信謠,不傳謠,不盲從,不附和。始終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用科學精神指引我們的判斷與行動。要堅定信念,踐行醫者天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你們的前輩、老師、師兄師姐如同戰場上的戰士,不畏安危、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守護著生命,踐行著“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希望大家能沿著他們用逆行背影照亮的醫學道路,堅定信念,勇敢前行。要從自身做起,實踐健康理念。希望同學們自覺遵守防疫期間的各項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工作;作為醫科院校的學生,還要宣傳正確的防疫知識,推廣健康的生活理念,把理性和信心傳播給更多的人,化解疫情帶來的心理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